话说悲催的胤i, 自以为自己智珠在握,想要冒险行事, 哪里想的到,却是被康熙玩弄于鼓掌之中, 最后与自己的大哥一样,落得个削除宗籍,终身圈禁的结果来。胤i又被从太子之位上打落在地,这太子之位一下子又空了出来。悬空的太子之位就如同挂在猫儿头上的咸鱼一般,闻到了腥味的人们都将目光聚集在了这太子之位之上。
可怜的这些康熙的儿子们,一个个能力都也不弱,只可惜是康熙实在高。大家都以为做上了太子之位, 就离那皇位更进了一步, 所以都是拼命的想要争夺。只有胤g看的最清楚,那太子之位,就是一个明晃晃的靶子,谁坐在上面都不会安稳的。不但康熙会时刻注视着, 下面那些兄弟也都虎视眈眈的。
而那皇位, 说到底就是康熙爷一句话的事,捧你上太子之位是一回事,让不让你坐的安稳就是令一回事了。如果说太子事发之前,胤g执行“争就是不争”的指导思想,心中还有心不甘心的话,那么在见识到了太子谋反事件的整个过程之后,胤g是真的不想去争那虚无飘渺的太子之位了。
这倒不是胤g对于皇位的兴趣没了。太子之位只是太子之位而已, 而皇位却是皇位,俩者是不能混为一谈的。那太子之位坐的在久,也永远都是个太子罢了。就是到了最后,要是康熙爷发个神经,你就是当个几十年的太子,最后不将皇位传给你,那你也没办法。胤g这是看的透彻,也是借助了这几年专心研究佛法的缘故,心境的变化,有些大彻大悟的意思了。
可是胤g的其他的兄弟们却不是这样想的,如今大皇子早就被圈禁了,太子也被圈禁了。这原先的俩个对皇位争夺最有利的人,都先后落的了这个凄惨的下场,如今看来,势力最大的就是八阿哥了。只是康熙那里一直不松口,八阿哥这边光努力也没什么用。
因为竞争人手的减少,原本在胤i的强大压力下聚集在一起的几个兄弟们都有了心思。原本觉的自己的势力不够,这才都聚集在一起,想要团结一致,搏上一搏。如今大敌以去,这个兄弟联盟顿时就有些人心不稳了。
最明显的就是宫里有人照着的,如三阿哥、十阿哥还有十四阿哥了,大家都是康熙爷亲生的,又不是后娘养的,而且比出身,大家也比八阿哥高贵,比能力,那都是自认为能力强大的,谁也不会服谁的。如今没有了外在的压力,在宫里面额娘的鼓动之下,一个一个都起了单飞的心思了,都想要出来争上一争了。
大家跟八阿哥混在一起已经很久了,对于八阿哥这边的势力组成也是十分的了解的。这八阿哥的势力,不如说成是以八阿哥为首的一个势力联盟而已,其余的每个人都是有着自己的势力班底的。联盟在一起,才让八阿哥有了如此巨大的声势,其实仔细的拆分起来,谁也不比谁强上多少的。如此的情况,那还有什么办法,那皇位谁不想要?
当初大家聚在一起,都是因为利益联盟的,如今大敌已经除去了,这联盟也就没有了继续存在的凭借了。既然利益分配无法通过商谈解决,那么就只有一个办法了。大家只能摆出车马,斗上一斗了。
原本声势浩大的八阿哥的势力,瞬间就分崩离析,变成了四个小团体。分别为三阿哥,八阿哥,十阿哥和十四阿哥为首。这联盟的分崩离析,使的原本朝堂之中统一让八阿哥当太子的呼声也消失了。大家各展手段,对于谁当太子的人选更是吵来吵去的,使的每□□堂之上都是闹哄哄的。这种情况,康熙却是喜闻乐见的,为帝者,就要懂得手下的相互制衡,如今这种争吵的情形,那比之原来大家团结一致的情形可是好上太多了。
康熙不仅不制止,还在暗中推波助澜,这样不但更有利于康熙推行自己的政治纲领,也可以使康熙认清楚自己的这些个儿子的真材实料。以前,这些儿子在自己面前,都是表现的中规中矩的,可是只要有了利益的诱惑,大家的真实面目就都逐渐的展现了出来。
不过康熙的这些儿子之中,倒不是没有明眼人的。原本的十三阿哥,是一直跟在八阿哥的后面摇旗呐喊的,如今联盟势力分崩离析,原本的兄弟兵戎相见,也让十三阿哥看清楚了一些东西。十三阿哥并没有被太子之后的诱惑冲昏头脑,原本的十三阿哥就对那皇位没有什么想法的,之所以一直支持八阿哥,就是因为他觉的八阿哥的能力还是不错的,觉的八阿哥比之太子胤i更加的适合当皇帝,这才支持八阿哥的。
如今再看到兄弟们反目成仇,老十三有些心灰意冷的感觉。在见识到了自己的四哥胤g的悠闲生活以后,觉得自己原来真是愚蠢,活的太累。于是也表示不再掺和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了,反而想要学自己的四哥那样,过的悠闲一些。并且时常的就去拜访胤g,或者谈谈人生,或者聊聊佛经的见解,一来二去的,俩个人的关系也就越加的亲密了。
胤g每天呆在自己的府里,看着那些个兄弟们互相抹黑,都成一团,就心中冷笑。胤g就觉的好笑了,大家斗来斗去,到头来,也都只能听凭康熙的一句话,这样的争斗又有什么意义呢?不过胤g却没有那么好心的出来劝告大家,即使对于自己的一奶同胞十四阿哥,胤g也没有丝毫同情的意味。
就让大家继续的斗吧,斗的越激烈越好,胤g如今是越来越喜欢这种坐山观虎斗的感觉了,也逐渐的了解到了一丝康熙的心情。高高在上的坐在云端,看着下面的人费劲心力的争夺,就是为了自己的一句话,这种优越感如同□□一般,让胤g十分的痴迷,也让的胤g对于那皇位更是志在必得了。不过,胤g可不会与这帮小丑一般的兄弟们争来争去的,胤g已经抓住了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突破点,那就是康熙本人。
胤i为何能越过大哥当上太子,还一当就是几十年还不是凭借着康熙的宠爱。为何胤i又被从太子之位上废了下来?还不是因为胤i惹的康熙不高兴了。所以,要想在这场争夺之中取得最大的胜利果实,那就只有一个办法,去讨好康熙吧。只要将康熙哄高兴了,让康熙认可了自己的能力,那么,就有了最大的凭仗。
除非发生意外情况,或者康熙突然之间挂掉,或者直接大兵围城直接从康熙手里□□。否则的话,胤g的这种想法,就是那通向罗马的最平坦的一条大路了。
而胤g也就是这么做的,只要康熙有任务安排下来,胤g都会兢兢业业的将事情处理妥当,争取博得康熙的赏识。没事的时候,或者自己呆在家里享受一下天伦之乐,教导教导儿子;或者就进宫去康熙或者太后那里尽尽孝道,表示一下自己的孝心。反正胤g对于太子之位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兴趣,而这些情况,更是被康熙看在眼中。不仅办事能力得到了康熙的肯定,其他的行为也更符合康熙的心意。
因为这样,胤g如今反而没有像以前那样的忙了。如今胤g被封为雍亲王,早就不用像当初在户部那样每天都得去上工了。除了康熙有任务安排下来,否则的话,胤g每天的时间都多的有些用不完的感觉。这让胤g还有些不适应,每年都得找些事情来干,这样可就苦了府里的孩子们了。感触最深的就是弘时了,当时的弘时可是胤g的一根独苗,所以胤g早早的就给弘时请了启蒙的老师了,在弘时刚刚出生一岁以后,弘时的启蒙老师就已经进府了。
胤g为弘时请来的启蒙老师就是胤g镶白旗下的何清,再清明的人也总有被小人蒙蔽的时候,胤g对于何清的了解就被蒙蔽了,并没有了解清楚这何清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这何清,能入了胤g的耳,说起来也是小有名气的,本身也算是有着真才实料的。
胤g要为自己的儿子选启蒙老师,当然要亲自考校一番的,而何清能通过胤g的考校可见其学识还是不错的,只不过胤g只是知晓了他的学识,却是忽略了这个人的品行。这何清之所以能入得了胤g的府里,争取到给弘时当启蒙老师的职位,可以说是散尽家财,费劲了心机的。
再当了弘时的启蒙老师之后,这何清对于弘时的课业并不如何在乎,反而是一门心思的想着如何钻营。为了博取胤g的赏识,这何清将经历都花费在了如何能让弘时在胤g考察课业的时候顺利通关上了,反而对于弘时是否真的掌握并不关心。有老师如此作为,身为学生的弘时,怎么可能会学好呢?这弘时受到了何清的言传身教,于学识上并没有多少的长进,反而在其他邪门歪道上,却是越走越远。也幸而这弘时继承了其母那堪称经典的演技,在何清的帮助下,每次胤g的考察都能顺利的通过,反而让胤g觉的这弘时跟何清的表现都是不错的。
如今弘时已经六岁多了,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进宫中阿哥所里读书的了。以前因为胤g将精力都放在了朝中之上,对于弘时的教育就疏忽了许多,将弘时彻底的教给何清教导。如今胤g闲暇了下来,每天都要考校弘时一番,这让弘时是苦不堪言。
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这弘时可不是个真金,以前胤g考察弘时的次数并不频繁,弘时靠着各种手段还能应付。如今这每天一次的,尽管何清手段繁多,也渐渐招架不住,逐渐的露出了马脚来。
胤g也察觉到了弘时的不对劲,当胤g将注意力放到了弘时的身上的时候,弘时那稚嫩的掩饰就不可避免的暴露了。在经过了一番调查之后,胤g大怒,将何清赶出了雍亲王府,发配到了一个边远的小县城,当上了一个小小的知县。
为了亡羊补牢,胤g每天更是抽出时间亲自来教导弘时,只可惜幼教的影响实在是太过巨大,尽管有着胤g的强迫,弘时的一些陋习仍然难改,这让胤g十分的恼火。
如今的弘历也已经快三岁了,本来胤g早就想给弘时请一位启蒙老师的。不过文娴就是不同意,文娴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小小年纪就吃那么多的苦,以自己可以教导为由,屡次将胤g提议推了回来。如今眼看着弘历已经三岁了,每天除了按照惯例在文娴身边听一阵文娴的读书声之外,就知道到处乱跑。这让胤g忍无可忍了,找到了文娴,强烈的表示必须马上给弘时找一个老师,来好好的教导他。
鉴于胤g的强硬态度,而且文娴也感觉到了自己对于这些个古文啥的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这才答应了胤g的要求。不过在人选的问题上,文娴表示,不但学识要好,人品也要硬,而且必须得等文娴考察过后,才可以进府。对此,胤g表示无奈,也只能答应了,别看文娴平常笑呵呵的,在强硬起来的时候,胤g也无法太过逼迫的。
于是胤g开始给弘历物色起了老师来。胤g一开始给弘历请了几个当朝之中很有名望的大学士来,不过或许是习惯了文娴的教育方式,弘历对于这些个大学士的古板的教书模式十分的不喜欢,更是十分的抵触。为了表示自己的不喜欢,弘时更是想尽办法,来捉弄这些个饱读的古板学士。请来的几个大学士在适用了一段时间之后,都纷纷向胤g请辞,表示无德无能,无法教育这个精灵古怪的小阿哥。
对此胤g十分的无奈,只能一方面自己教导,一方面继续物色人选,只可惜,经过了前面几个人的宣传,弘历这个“小魔王”的名号竟然不胫而走了,使得他人也不敢轻易的接受胤g的邀请。有那些不信邪的,想要来试试,可惜坚持的时间有长有短,最后都被弘历折腾的落荒而逃了。胤g是十分的无奈,对于弘历更是打不得又骂不得,否则的话文娴还不得跟胤g拼命啊。不过文娴对此却表示很不在意,说时候,文娴也不喜欢那些个老学士的教育方式,对于弘历的表现反而十分的夸奖,这让胤g无可奈何。
这件事情不知怎么的就传到了康熙的耳朵里,在得知自己喜爱的这个小皇孙如此的调皮之后,也很是好奇。不过康熙可是历来十分重视这些皇子皇孙的教育问题的,更知道只是启蒙的重要性,所以再一次朝会之上,竟然当场将弘历的这件事情提了出来,让大家群策群力,想要给弘历找个好的老师。
弘历的大名,大家可是如雷贯耳了,一时之间也没有什么好的人选推荐。若是推荐了却是无法胜任,那不是得罪人,出力不讨好的事情了吗不过最后,还是有人提出了一个人选。有人提出了一个人,这个人叫做潘仕权。潘仕权是何许人也?此人字三英,号龙庵,生于康熙四十六年,自幼聪明过人,读书过目不忘,尤精象、数、音律、八卦,著有《学庸一得》、《大乐元音》、《洪范补注》等书。此时正在钦天监之中当官,是钦天监博士。
此人的名声并不显赫,不过在钦天监之中可是鼎鼎大名,是真正的饱学之士,而且此人涉猎之光,知识面之宽,是无人可比的。在详细的了解了一番之后,康熙就定下了此人。不过请人家当老师,康熙也无法凭着自己的权力逼迫人家,而且像这样真正的有真本事的人,难免有些怪异的脾气。
为了表示诚意,胤g在散朝之后,就待了礼物亲自前去拜访了潘仕权。如今胤g的名声,在这些学士之中还是不错的,在苦等了一番之后,胤g才得以见到了这位潘仕权。费了胤g的许多口水,这才最终说服了此人,答应可以给弘历当启蒙老师。这还是看在胤g这几年来的淡泊名利的表现之上,否则的话,潘仕权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答应的。
几天之后,潘仕权就来到了胤g的府上,见过了弘历。在了解了一番之后,潘仕权已经心中有数,有了具体的教育计划。这潘仕权果然不是常人,并不像其他人那般,手里捧着书本,一字一句的教弘历念。反而是陪着弘历到处的玩耍,在玩耍的过程当中,自然而然的将知识教给了弘历知道。
在这师生两人磨合了一个月之后,弘历对于潘仕权并不讨厌,反而十分的喜欢。这样,胤g就算是彻底的放了心,而胤g也是见识过了潘仕权的才学的,并不担心弘历如同弘时那样被耽误。当然最重要的是,文娴对于潘仕权十分的佩服,在文娴看来,这潘仕权是真正的教育大家,懂得因材施教的真谛。
就这样,在挑选了一个良辰吉日之后,弘历郑重的行了拜师礼,彻底的坐实了二人之间的师生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