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男生就是丁亦轩,在初二时候转到苏夏班上。丁亦轩家境优渥,人也长得俊美,一转来就获得了全校女生的青睐,堪称校园王子,风云人物。那时候正是班里男女生互生好感,偷偷谈恋爱的年纪,丁亦轩的到来使得全班的女生都对他好感倍增,恨不得立刻成为他的女朋友。但是他学习不怎么样,甚至可以说是有点差,班上好多女生一到下课放学,就借着要帮他讲题的名头,挤在他身边,问他各式各样的问题。
日子短还好说,时间长了,班主任张巧芝也看出来了不对。身为班主任,又教的是初中,她对谈恋爱这一现象是十分反感的。于是在某次课上,张巧芝斥责了这种班里女生乱凑热闹的现象,并且安排了苏夏为丁亦轩补课,这样,就可以避免大多女生借着这个名头接近丁亦轩了。
张巧芝的打算是很好的,苏夏是她手下的得力干将,学习好又诚实,将什么事情交给她都放心,更重要的是,她长得胖胖的,一看就知道丁亦轩不可能喜欢上这种女生,让苏夏为丁亦轩补课,她很放心。但是,张巧芝千算万算,忘记算了苏夏也是十几岁的小女生,也有喜欢人的时候。
苏夏是喜欢上了丁亦轩,而且还是暗恋。她在班里为丁亦轩补课的时候,总是一本正经的样子,从不和他聊其他的话题,但是有时候趁着他不注意,苏夏又会偷偷的打量丁亦轩的脸,然后暗自欢喜。
后来,范晓琪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提出了要来帮助苏夏,苏夏不好意思拒绝,就答应了,两人每天放学后帮丁亦轩补课一小时。然后,她就觉得丁亦轩对自己越来越冷淡,越来越冷淡,以前两人一起还能说说话,聊聊作业,到后来丁亦轩都懒得搭理她,总是跟范晓琪一起说话聊天。
苏夏伤心极了,心理难受的很,就辞了张巧芝给的任务,拜托范晓琪帮她为丁亦轩补课,范晓琪不冷不热的答应了。再后来,范晓琪也跟自己疏远了,苏夏搞不明白为什么丁亦轩不理自己,范晓琪也不理自己了,就有点伤心,饭也不好好吃。后来班里渐渐开始传范晓琪和丁亦轩开始谈恋爱了,那时候,她的身高开始猛涨,人也瘦了下来,班里渐渐有男生开始对她表示出好感,她也交上了新的朋友。
懵懵懂懂的过完了初中,到上高中的时候,苏夏和以前市一初中其他班的几个女孩子分到了一个班里。几个人玩的熟了以后,那几个女生突然告诉苏夏,以前年级里面流传了许多关于她的不好的传闻,都是从她自己班里流传出来的。而且有人听六班的人说,丁亦轩刚转学过来没多久的时候,曾经亲口告诉一些男生,他觉得苏夏人很可爱。但是到后来,他突然改变了这种看法,谈起苏夏就一脸的不自在。
这些听来的传闻,让苏夏渐渐的开始怀疑范晓琪。再后来,她主动的去接触母校来上高中的其他同学,知道了更多的真相。原来那个时候范晓琪对丁亦轩很有好感,接近她是故意的,利用她来接近丁亦轩也是故意的,甚至,她还亲口对别人说,苏夏为人特别恶劣,喜欢两面三刀,而且不喜欢干净,脏兮兮的……苏夏本想找到范晓琪问个清楚,可是她那时候已经和丁亦轩两人去了省城z市读书,根本联系不到。
朋友的背叛,曾经喜欢的人的误会,让当时心灵脆弱的苏夏度过了痛苦难熬的几个月,并且在她心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虽然后来这些事情都逐渐淡忘了,但是,这两个人的形象,却始终鲜明如初。
这也是,为什么苏夏从开学时候见到范晓琪,就丝毫没有一点好感的原因了。
放学过后,张巧芝很罕见的,让苏夏去办公室一趟。
王海燕问道:“我不是我看的课外书被老师发现了?老师要你去办公室谈话?”她握着《少男少女》,一脸的担心害怕。
苏夏想了想,安慰她道:“肯定没你什么事儿,大概是我上课时候听课不专心的缘故吧。”
王海燕将书还给苏夏,“以后你再有书借给我,我还是回家再看吧,上课看课外书还真是够担惊受怕的。”
苏夏将书塞进书包,对王海燕说:“你出去见到田蕊帮我跟她说下,我中午不和她一起回去了,让她先走吧。”
王海燕应了,苏夏背起书包,向着办公室走去。张巧芝下午还有课,家里距离学校也远,中午是不回去的,苏夏一边往办公室走一边寻思着自己最近时间在课堂上的表现,发现自己也没犯下多少错误,于是心里安定了点,觉得应该不会受到多少训话,估计还可以赶回家去吃午饭。
走到初一教师办公室前,苏夏敲了敲门,听到张巧芝在里面应了一声让她推门进去,她才轻轻拉开了门,走了进去。张巧芝正坐在办公桌前看着什么,见到苏夏进来,露出了个微笑,道:“快过来。”
苏夏看见一向不苟言笑的班主任居然笑的这么灿烂,心底有些惊讶,眼睛不由自主的就睁大了。张巧芝看她这副模样,更是笑道:“期中考试的成绩已经下来了,你考了全年级第一名。上课前我才看到成绩册,觉得这是个好消息,就让你放学过来,提前给你知道。”
苏夏接过张巧芝递过来的成绩册,看到自己的成绩,初一上学期一共有七门课,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地理、生物、历史。她英语数学生物地理都是一百分,历史政治是99,语文是98.七门成绩的总分加起来比第二名足足高了三十多分,苏夏看了看班里第二名,是范晓琪。
苏夏看看成绩册,又看看张巧芝,有些无措。张巧芝看她表现的不太自在,安抚的一笑,说:“这次期中考试语文卷子的作文题,出卷老师自己出的题目和大纲有些偏了,所以大家写的作文基本上全都有点跑题。不过我看了你的卷子,你的作文居然写的最好!而且没跑题,这可稀罕了,你看你的作文分,是38,这是年纪最高分了。要不是看着你的字写的不太漂亮,改你卷子是三班刘老师都想给你个满分。”
苏夏脸色发红,微微低下了头。她那手字,在前世今生都算是出名的了。括弧:出名的潦草。
张巧芝从办公桌上那叠作业从抽出最上面的一本,打开后给苏夏看:“看看你的字,有点太不工整了,以后得多写写,把字体改过来。知道刘老师怎么说你么?”
苏夏摇摇头。张巧芝道:“刘老师说你这字再潇洒一点,可以去写草书了,一定成大家!”
苏夏一个没忍住,喷笑了出来。张巧芝瞪了她一眼:“还笑呢!”
苏夏憋住笑,尽量板着脸,说:“老师,我已经买了好多本钢笔字帖在临了。都说人不能一口气吃成个胖子,这总得给我个缓冲阶段吧。”
张巧芝面色和缓了点:“在临字帖了,那还好。”她接着说:“你进班的时候成绩是第十几名,第一次期中考试却一下子考了全年级第一,这个成绩非常好,要继续保持。不过,考一次第一名并不算什么,如果你能次次都考第一,那才了不起。我听有的同学说,你上课时候并不那么认真听讲,还喜欢做些小动作,这是不是真的?”
果然,重点是这里。苏夏提了提神,装做不懂的样子,问道:“有些同学?”
张巧芝没想到苏夏会直接问出来,显然她并没有准备这个问题的答案,面色显得有些尴尬。苏夏心理有了几分明白,也不再追问,只是说:“我喜欢课前预习课文,老师讲的东西很多我都知道了。上课时候我也没有做过小动作。”
张巧芝皱眉道:“包括看课外书?来学校上课就是要认真听讲的,不注意精神不行,如果在上课时间看些杂七杂八的东西,那就更不行了。”
苏夏将书包放下来,打开书包,从里面掏出牛津字典,面带无辜地问:“课外书?老师说的是这个么?”
张巧芝吃惊的看着苏夏手里的书,问她:“你能看得懂这么厚的字典?”
“我买了几本原文书,想通过看书的方法学习英语,所以才买了这本字典。至于老师所说的上课看课外书,大概是我当时没搞懂哪些单词,所以上课在查单词吧。”苏夏从书包里又拿出来了《傲慢与偏见》。“就是这本书了。”
张巧芝翻看了几页《傲慢与偏见》,发现确实是全外文的,面上的神色和缓了许多。又吃惊于书上密密麻麻的注解,细看了一下,发现是苏夏写的。她问苏夏:“你现在已经能看懂这些书了?”
“嗯,这本书已经看的差不多了。现在在看其他的名著。”虽然不清楚到底是谁像老师告的密,不过,不妨碍苏夏利用这个机会洗白自己,并且倒打一耙。“兴许是班里同学看到了这些书的封面,所以以为我上课无所事事不认真听讲吧。”苏夏露出了几分委屈的神色:“张老师,我上课出了翻翻字典,没做过其他的。”
“怪不得你英语那么好,我听李老师说,上课他提问,你从没出过错的。”张巧芝不自然的撇过了告密这个话题,想了想,道:“你的英语水平确实是比同龄人高很多,让你上英语课跟其他同学一起学单词是有点为难了。这样吧,我跟李老师说说,允许你上课看原文书,查字典,不过,你的课本内容一定要复习好,作业也不能落下。”
苏夏点点头:“谢谢张老师。”
“还有,上英语课你可以自习英语,但是上其他课的时候,这些书也别看了。你现在还是打基础的时候,光好高骛远是不对的,只有把基础打好了,以后再学习高深一点的内容,也不会吃力了。”
张巧芝的话让苏夏心中颇感温暖。她现在已经可以断定,向她告密的同学肯定在班里非常有地位了,在张巧芝的心理应该也有些地位,不是班里学习好的那几个人,就是那几个班干部。而其中最有可能的,就是跟自己是同桌,能看到自己的一举一动,同时又跟自己关系冷冰冰的范晓琪。不过没人证物证断定高密人百分之百就是她,苏夏也不好说什么。
班里其实多的是家庭条件非常好的同学,不乏那些有权有势的。张巧芝能够做到不受太大影响,尽量公平的处理每一件事。在苏夏被告密的情况下,也没有对她先呵斥一番,而是循序善诱,态度非常友好的跟她讨论事情,虽然其中不乏苏夏学习好,她本来就对苏夏有好感的原因,但是根本的,还是因为张巧芝这位老师在心底并没不是那么的爱慕权势。
加上两辈子都在张巧芝手下当学生,这种熟悉感和好感无法抹去。苏夏听到张巧芝安慰的话语,一个激动,道:“张老师请放心,我肯定不会把成绩拉下来的,我肯定会次次都考第一名的!”话刚说出口她就觉得有些糗,自己这不是夸海口呢么?万一以后考试有个失误,那不丢死人了。
好在张巧芝只把这个当做是她的愿望,也没真的当真。不过,听到学生保证会好好学习,她的心情也是非常不错,从椅子上站起身,张巧芝对苏夏笑道:“那我以后就拭目以待了。好了,现在也不早了,你快点走吧,一会儿回家该赶不上吃午饭了。”
啊,午饭!苏夏刚刚意识到这个事情,肚子就很配合的发出“咕”的一声。窘迫的捂着肚子,苏夏干笑两声,对张巧芝道:“老师再见!”然后一溜儿烟的就从办公室消失了。
张巧芝望着瞬间空了的办公室,怔愣了一下,然后失笑出声。不过当她的目光瞥到桌子上的成绩册的时候,脸色微微有些沉,她拿起成绩册细看了一会儿,又打开抽屉,拿出班里的座次表,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