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洛城去往南地是要过江的。
青沙江是整个大泰国土上流域最长的水系。
它如同一条银带,从西北明山发源,往东南方向横流,斜着横切两分大泰王朝国土的南北两方,中间支流数十,在中原地区与偏南地一代纵横成网。
秦家的主宅,就在青沙江最大的支流,沂水的上游。
坐了三天两夜的马车,在第三天的下午傍晚时分,叶若虞被赵梓衍带着,在秦书正的安排下,登上了秦家停靠在沂水下游码头旁的秦家画舫。
“接下来还有两夜一天的路程,咱们是逆流而上,顺利的话,明天夜里就能到南地的码头,再晚也不会超过后天下午。你们的房间我一会儿让常叔安排,让琴心姑娘与棋落姑娘跟着过去就成。”刚在船上站稳,秦书正便叫来了一年级五十多岁的半百老人,指着他说道。
赵梓衍则轻描淡写的点点头,“一切全听四舅安排,那我先带若虞下去逛逛!”
他的后半句说的十分随意,叶若虞却觉得有些不妥。
他们这一路赶得急忙,哪里能下船去玩耍?!
然而她还没来得及说什么,秦书正便应了一声:“嗯,我就是这么个意思。你自小经常往这边跑,该知道的你都知道,而外甥媳妇儿是正宗北方人,你带她下去玩玩儿,也算提前了解下南地的风俗习惯——不要担心时间,咱们等天黑才走。”
叶若虞目瞪口呆。
赵梓衍又与秦书正交代了几句,便搂了她的肩膀,带着她往下走。
“别多想了,这些方面,四舅没你想的那么古板拘谨。”
待下了画舫,赵梓衍稍远的甩开了秦家跟着下来的佣人,对着还没回过神儿来的叶若虞解释道。
“……”
叶若虞回神,却依旧是无话可说的。
于是,夫妻二人便这么晃悠着,慢慢的离开了码头,往内部的街市方向走。
*
秦书正说的很对,叶若虞是正宗的北方人。
正宗到,她生命的总共十七年零六个月,全部都是在北方度过的。
她的记忆中,自己出的最远的一次远门,便是去了洛城旁边的越城——可那里也是北方的城市。
所以,对于南地乃至于整个南方,叶若虞的理解,都是来自于书上。
大泰的南北差异,在风俗文化上,是非常大的。
北方一带,居民大多性情豪爽,擅长骑射,腿脚快而大多有些功夫在上面,就连女子也都不例外。
而南方一带,居民则大多性情细腻保守,因为天时地利人和,所以又大多从商,并多出文人俊才。
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连带着产生的各自的风俗习惯,自然是会有很大的差异的。
“南北两方,最大的差异,其实还是在饮食上。”行走在街市上,赵梓衍眉眼含笑的说道。
而他说这话的时候,两人刚好正走到一处小吃摊处。
摊主是个年轻小伙子,穿着一身粗布短打,面容俊秀。他面前的摊子上,正摆着一些瓷器小碗,碗中有着晶莹剔透的半凝固糊状物。
“嘿,公子小姐可要尝尝这薄荷冻?两文钱一份,清凉爽口,保证新鲜!”那小伙子见赵梓衍带着叶若虞在自己摊前停下,便挂着一张笑脸,开口迎客。
薄荷冻?
听到这个名字,叶若虞一愣。
薄荷她是知道的,可这薄荷冻又是个什么东西?
她下意识的偏头去看赵梓衍,眸光里带了明显的疑惑。
被她盯着的男人却并不看她,而是自袖子里掏出一小枚银锭子,直接放在了那摊子上。接着,他十分爽快的对着那年轻小伙子道:“来两份,剩下的钱不用找了。”
年轻的摊主原本在看到那银锭子时有些为难的脸色顿时散去,他收了那银子,动作殷勤的自靠内侧的摊子上收了选了两碗,用干净的竹签子分别串了才递过来,“公子小姐拿好!”
赵梓衍看了一眼脸色更加疑惑的叶若虞,伸手接过那两只薄荷冻,而后动作十分自然的直接将其中的一只递到了叶若虞的唇边,开口道:“来,尝一口。”
叶若虞一下子没反应过来,乖乖的张口咬了一下。
这一小口下来,叶若虞当即变了脸色。
甜的。
这是她的第一反应。
甜中却带着清凉,入口即化,半点不腻口。
这是她的第二反应。
而待她仔细去看时,却发现那薄荷冻从表皮上看上去是半凝固的,可当被咬开后,内里却是十分软绵的可以直接拉出丝来。
于是,本来只是疑惑的叶若虞,现下又生出了几分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