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古言小说 > 穿越做回单亲妈妈 > 128、回避全文阅读

张歆确已是两个孩子的娘, 却只生过一个, 还是直接进入怀孕二个月,没有董氏以为的那么多经验,倒也确实知道自己的身体变化, 有意隐瞒不报。

她不想像大熊猫一样被圈起来,重点保护。上一次怀孕的经历, 印象犹深。那时,她初到贵境, 对局面完全没有控制权, 环境不良,也需要“儿子”帮忙改善处境,没有办法。这一次, 她有很多事要做, 不想因为一个意外,就失去“自由”。

福寿阁产权明晰, 不但她精神振奋, 员工们的面貌也有微妙变化。张歆想要趁热打铁,在人事和组织上做些调整,要挑选招募人手,要筹备新的生意。阿玉的婚期定在秋末,她作为唯一住在本城的长辈, 不少事情需要关心过问。分家之后,程启的财产账目交到她手上,还没时间细看理顺。田庄的管理, 孩子的教育,……一旦被发现怀孕,这些都得放下。

黄氏怀孕,被要求专心养胎,家不要她管了,小女儿不让她带了,针线女红都得少做。黄氏整日无所事事,大把时间花在胡思乱想吓自己,外加来寻她诉苦。

假如她也被圈在家中养胎,无聊颓废不说,时时与黄氏相对,听她翻来覆去地念叨这个可能那个不好,肯定神经衰弱,心情烦闷,孕中忧郁,对孩子不好。还不如以不养胎为养胎。

程启没有这根筋。丫环婆子不能贴身,就抓不到破绽。张歆原料想能多瞒个一两月,不成想憨老公浪漫任性一回,就把她的秘密捅破了。

董氏很生气,又是骂又是吓,唠叨了一堆注意事项,还总觉得忘了什么关键,走回屋里才想起来。儿子久旷之身,刚尝到甜头不多时间,缠媳妇缠得紧,弄不好要出大问题。忙把程启叫去训话:“先前那么些年都忍过来了,这几个月你可给我忍住了。我孙子要紧,你媳妇身子也要紧。”

“儿子省得。”程启口中答应,心里叫苦: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呐!

董氏本意要儿子和媳妇彻底分房,安排丫环婆子入室值夜,照顾媳妇。

程启据理力争,说张歆不喜欢旁人近身,体谅下人,夜间不爱唤人,离得远了,他不放心,争取到在外间睡觉的权利,担负起夜间照顾孕妇的光荣任务。

程启这些日子,习惯抱着老婆睡觉,怀中空空,身边空空,便睡不着。

张歆一开始嫌他热,被抱的习惯了,就觉得还是窝在他怀里,睡得踏实。

于是,不过半夜,程启就把他值夜的地方搬回夫妻两个的婚床上,当然,他很克制,只是抱着说说话,最多亲两口。

张歆想到黄氏,就觉得不忍:“把二弟叫回来吧。弟妹从没与他分开过,又怀着孩子。晚一年再弄生意,也少不了几个钱。”

程启摇头:“我试试。单是钱,都好说。阿放这是卯上了,要争一口气。他面上随和,其实是个要强的,从前是没机会。要么生意快快顺利起起来,要么到了时候,他才肯回来。勉强把他叫回来,弟妹再唠叨几回,怕是有架要吵,反而不美,不如让他去。弟妹就那样性子,想到点什么都说出来,心里倒不存事。”

“那,你想法子帮帮二弟,早些把生意起起来。有得力的人手,给他派过去啊。”

“我要有法子有人手,会被江南那几家拿捏住?你不也说了,我不行,才要让二弟去试试。”

张歆沉思着,想到一个人:“李元川兴许能帮上点忙。我听他的意思,与李家并不和睦。他在那边应该有些人脉根基,限于身份,不好直接出头,手下又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人才。”

“可他毕竟是倭人。”

“他是李家远亲,很多人都知道。我们和他都在海上来去,交道也容易。就算他是半个倭人,也是个不想为寇,拘着一群倭寇的倭人。我们该帮他。虽不能保证倭人能够买到就不会去抢,至少给那些愿意买的一条路,别让他们有借口非抢不可。”

程启觉得有理,过两天跑了一趟熊本岛,找李元川深谈一番,顺便告知自己已娶妻即将生子的消息。

两个儿媳同时怀孕,前后不过差了一个月。这是多大的喜事!董氏盘算着,自家运气没那么不好,这两胎再怎么也该有一个孙子,心情大好,步履轻松。

刘氏闻讯上门,告诉她不可让两儿媳对上面。据说,有这么个说法,两个孕妇相见,很可能一边胎儿会冲撞到另一边胎儿。这妯娌两个差不多时候怀上,两边胎儿力量差不多,一旦冲撞,弄不好就是两败俱伤。听说,之前不知张歆怀孕,黄氏经常去找她说话,刘氏一付惋惜的样子,叫董氏多加小心。

她说是好意提醒,可那口气似乎吃定了两个孕妇必有一个保不住孩子,甚至可能两个都保不住。

董氏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冷静下来,淡淡谢过,打发了刘氏,就开始安排让张歆和黄氏回避。

董氏一向对禁忌之类,宁信其有,不信其无,能无事最好。所谓的冲撞,有没有是一回事,被刘氏提了出来,就是大家心里一个堵。大媳妇也许能一笑了之,不放在心上。小媳妇肯定要被吓着,不知又要添多少烦恼。

这宅子不大,只有三个像样的院子。都住这里,又要不打照面,只能各自拘在屋里,不方便。程放不在,黄氏必须董氏亲自照看。只好让老大夫妻搬出去住。

程启和张歆都情愿搬出去,只是搬去哪里又是个问题。搬去张歆原来的房子本可很好,可一来是张歆陪嫁,董氏不喜欢,二来房子小,已经住了五个年长的孩子,张歆不愿折腾他们。搬去老宅,要同苏氏母子相处,还要不时被刘氏荼毒,夫妻两个都不考虑。不想租房借房,就只有南郊董氏的陪嫁庄子可以去。

不但董氏陪嫁的田产,后来添置的田地也多在那一带,他家在那一带拥有的田地很多,可那个庄院实在简陋,富裕点的农民住的都比那强。董氏每年只有收获得差不多时,过去看一两趟,也不住,就不愿花钱修建。管事尽心,该打扫该修葺,一点不含糊,随时可以住人。

程启嫌那庄院简陋,怕张歆住不惯。张歆担心出去租房子借房子,会让黄氏和阿松他们心里过意不去,弄不好又被刘氏等人掰出什么话,宁愿去住庄子。

程启一向搞不懂女人的想法爱好,却很明白怎么让自家老婆高兴,见事情定下,第二天就过去指挥管事和庄户忙碌一通。

等张歆带着孩子走进庄院,首先看见深浅不一的青翠中各色花朵迎风摇曳,很多是刚刚移植过来,泥土都还新鲜。循声而去,看见后门外新围起一圈篱笆,出生不久的小猪小羊小牛犊和鸡鸭鹅,在两条狗的监督下齐声合唱。程启指给他们看后院杨桃树枇杷树上未熟的果子。

房舍简陋,用品尚不齐全,母子三个和穗娘小红小绿,欢欢喜喜地住下来。

得知她怀孕,董氏果然不许她再做费心思的事务。张歆有错在前,不敢不遵守,又不甘心刚刚动作起来就半途而废,就支使程启跑腿,想要远程遥控。一来一去,传回来的话总是不对,鸡同鸭讲。

程启惶恐,越发用心,升级为猫狗沟不通。张歆只得先罢手,只隔一段把账本拿来看看。

有关阿玉的婚事,程启出面倒是办得比她利落。

程启带着小强下田学农。张歆发现她老公庄稼活也干得像模像样。

晚上,程启坦白说十二岁时,不肯好好读书,在学堂惹是生非。董氏听了别人的建议,把他送到庄子上做小厮,本指望他吃不住辛苦,会想着做人上人,用功起来。不成想程启到了庄子如鱼得水,十分自在,差不多的农活都学会了,还交了一帮子泥腿子朋友。董氏至此方想明白,爹就不是块读书的料,还能指望儿子读书出头?不再逼他读书了。

张歆好笑:“之乎者也,四书五经的,不学也没关系。你现在不也好好的?”

程启大为感动。还从来没人对他说过这话,果然老婆最知心。

不过,摸着老婆还没鼓起来的肚子,他还是说:“这孩子要像你才好,不要像我。”

“像你有什么不好?”

“像我,笨,该会的不会,被人笑话。”

“什么是该会的?什么是不该会的?我觉得你会的都有用,比背诗拽文强。”

“真的?”程启脸上放光,还从没人给过他这么正面的评价。

某日程启从城内回来,一脸兴奋。他把张歆陪嫁房子边上的地买下来了。

当日卖地给张歆的乡绅死了,到死也没把他计划中的别院盖起来。身后,几个儿子分家,那块地的价值引起了争议。

那块地在他家手上几十年了,当初买的时候,附近还没有住家,是按坡地荒地成交。这些年,不少中等中上人家嫌城里拥挤,房子老又贵,跑到交通便利,风景也好的西门外建屋居住。先前卖给张歆的一块就赚了钱。

想要那块地的,要按低价算。不要地的,要算高价。吵来吵去,最后决定把地卖了,大家分钱。

程启听说老乡绅病重,快不行了,就料定他们分家可能要卖地,暗暗命人留意着,得到消息,就去接洽。

程启是第一个买主。那家人期待值高,漫天要价。

经济费了许多口舌,也没能把价钱降下来多少,劝程启再等等,晾他们一晾。出得起那个价钱,又对那块地感兴趣的,大概只有程启一个。

程启志在必得,心里着急,等了三天,就催经济再去。对方让了点价,程启就拍板买了,已交了定金。

张歆一听价钱,就说贵了,宁愿定金不要,要等他们把价钱真正降下来。

程启生怕有人同他抢,护着说:“不贵,那块地很大,地方又好。只有那么一块,不贵!”

张歆听得翻白眼:“你到底是买家,还是卖家?”这人平时不浪费小钱,浪费起大钱还真是眼都不眨。做生意也只能挣个辛苦钱。

程启把自己手中的现款拢到一块儿,还不够买地的钱。盖房子的料钱工钱,更加没有。

张歆嫌地买得太贵,不肯沾手,说道:“买地的钱,你去想办法。盖房子的钱,我来出。”

程启跳起来:“都不要你管。一分一厘也不要你出。我自有办法。”

隔了两天,喜气洋洋地拿了地契回来,交给她收好,揣着银票出门买材料,请工匠去了。

张歆猜想他是向婆婆借的钱。程启那番招来打的乱说话后,母子两个对于“招婿入赘”十分敏感。董氏坚决不许程启住到张歆的房子去。程启要保证新房百分百是他出钱置下,整地盖房,到后来的家具花木,处处询问张歆意见,就不跟她提半个钱字。

婆婆的面子,男人的志气,张歆想明白了,也不问,等着住现成的。

地里的稻子熟了,赶上台风天,要抢收。

田庄的抢收工作,自有管事带领庄户们进行。程启却要去帮附近一家农户收割。

那家两个儿子是他少年时的朋友。程启第一次出海,哥哥陪着去,为了救他,死在外面。弟弟前几年摔断了腿。家中缺劳动力。

因为儿子的缘故,董氏一直很关照他家。他家父母很有骨气,除了当初说好的抚恤金,一分钱也不肯多收。

董氏只好嘱咐管事,农忙时派些人手过去帮忙,平日照拂着些,别让他家给人欺负了。这时节,程启若在泉州,就会亲自去他家帮忙收割。

虽然程启做活,未必比得上熟练的庄户,他亲自去的意义,对于双方都是不同的。

虽然自己也有田庄,这还是张歆第一次参与抢收,看见庄里留守的妇人忙碌一团,要给地里劳作的人们送饭,心血来潮,指挥穗娘小红小绿炒饭煮汤,又做了几款简单好吃的点心,烧了凉茶。

车都被征用了,只找到一只瘦小的老驴,还好看着很温顺。

张歆一手提着个点心篮子,一手拉着小强。小强手里牵着驴子。驴子身上驮着饭,汤,和茶。晃晃悠悠,出门给程启送饭。

穗娘不放心地看着她隆起的肚子:“奶奶,还是叫个人跟着吧。”

张歆不在意地摆摆手:“不用。不远,散散步。你们在家守着,把可能用得着的,都预备着,做好后勤。”

小强挺着小胸脯:“我能干,保护妈妈。”

母子俩慢慢走着,一边指点田间地里,一问一答,好不逍遥。

田间路窄,前方突然出现一辆马车。张歆左看右看,不知怎么避过。

马车突然停住,车夫吃惊地叫:“大奶奶。”

张歆放开小强,手搭凉棚,努力想要看清来的是谁。

马车上传来暴喝:“你这是要去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