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王灵均这么轻佻的语气, 终于有人回过神来, 知道戚博翰已经离开了,但也不敢反驳王灵均的话。他们刚才惹得皇帝雷霆震怒,此时还在紫宸殿内, 一举一动都在戚博翰的掌控之中,还是不要再做什么讨人嫌的事情比较好。
没有人回嘴, 王灵均无趣地怒了努嘴,又自言自语道:“哎呀, 朝中的闲人还是太多了, 看来本官得好好查查,到底是谁在玩忽职守,整日不干正事。”
王灵均怼完人, 身心愉悦地离开了, 陶?然则悄悄来到了御书房。
刚才还发了好大一通脾气的戚博翰,此时正闲适地在写大字。
陶?然凑过去一看, 发现上书“行知中学”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 字主人肆意的姿态从这四个字中汹涌而出,比起当年“贤亲王府”四个字,又多了几分厚重。
“陛下这是要亲自给行知中学题字啊?”陶?然凑到戚博翰旁边,一只手搂住了戚博翰的腰。
戚博翰的腰特别细,穿着宽大的龙袍不显, 但陶?然一只手可以搂大半圈。想到龙袍底下那劲瘦又有力道的腰,陶?然没忍住,又伸手进里面摸了两把, 结果被戚博翰抓了个正着。
“怎么?陶爱卿是来给朕泻火了?”戚博翰脸上带笑,根本不像朝臣想的那样雷霆震怒,一把将陶?然抱起来就往偏殿里走。
“喂喂喂,别闹了。”陶?然挣扎着想跳下来,但是戚博翰怎么会放过送上门的小肥羊,直接抗到偏殿吃干抹净之后,才开始处理一天的国事。
陶?然被狠狠地折腾了一番,在床上躺到中午才缓过劲来。用目光谴责了那个生龙活虎的衣冠禽兽之后,就忿忿地离开皇宫了。现在牛成弘还在北部奋斗,修路的事情还得他来亲自监督。而且水泥的使用,还有道路的标准,也得给承包商统一培训才行。
陶?然花了五天时间,参考前世国道的宽度,还有工部提供的道路准则,重新弄了一份国道的验收标准,包括了路面宽度、平整度和两边的绿化等。分发给各个承包商。到时候如果道路验收不合格,那承诺的东西就不会给了,相信没有哪个商人会蠢得在这方面偷工减料。
随后又根据众人的承包里数,给划分了路段。陶?然又代表凌州的水泥厂,跟商人们签订了订购契书。水泥的价格并不高,比平常用来修路的材料还要便宜几分。不过如果加上运费,其实也差不多。现在既然陶?然有明确要求了,而且价钱也不贵,没有人会因为这个跟他作对。
官道的修建很快就如火如荼地展开了,正巧如今是农闲季节,商人们开始就近招收附近村落的短工来修路。
当年匈奴的军队就是沿着官道一路入侵的,周围的村落大部分都被糟蹋过。再加上去年的大旱和蝗灾,官道附近的百姓日子并不好过,不少老人为了给家里省点口粮,都悄悄地跑到荒无人烟的山里等死了。而去年大旱开始,整整一年时间,附近村落没有一个新生儿降生,死亡的阴影笼罩在每个人头上。
如今田里种的庄稼虽然颗粒饱满,但农民们家中早已没有了存粮,每日只能吃些野草度日,也不知道有几个人熬到秋收的那天。
突然,寂静的村落传来了吵吵嚷嚷的声音,打破了村里的一片死寂。
一间破矮的茅屋的门被缓缓打开,一个挺着大肚子,身上却已经瘦到皮包骨的女人捧着一盆洗好的衣服走进来,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红晕,对自己的丈夫道:“年哥,外头有人来招短工了。”
“什么?俺去看看!”男人噌地一下站起来,立即往屋外跑去。
果然,村口围了三四层的人,里面隐隐能听到有人在大声道:“不要急一个一个排队,所有人都有。俺们东家要招一百名短工,所有人都有份啊,不要挤!”
男人闻言,顿时激动得也围了上去。等待了小半天后,终于报名成功,领到了自己预支的口粮:两个馒头,带回家中。
男人一进门,就看到自己的妻子为了节省体力,早早地躺到了床上。男人激动地捧着两个馒头到床边,小心翼翼道:“翠花,俺找到短工了,明天就上工。每天能有十个馒头,干一个月还有五文钱,俺们的孩子不会饿死了。翠花,快,你快吃了它。”说着,就把两个馒头塞到女人怀中。
女人看着久违的食物,干瘦的脸上流下了两行浊泪,狼吞虎咽地将一个馒头往自己口里塞,一边道:“年哥,你也吃,你明天还要上工。”
两人不知是哭还是笑地分吃完两个馒头,此时外头的天已经完全暗了下来,但他们知道,最黑暗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陶?然为这官道的事情忙得天昏地暗,翁元基则已经将北部三个州的土地重新规划完毕,便立马班师回朝,准备下一步行动。如今距离一年的期限仅剩半年不到的时间,但是光靠五千多人,绝对不可能恢复到大旱之前的程度,接下来还需要更多的百姓迁入。
当天下了早朝,翁元基便跟着戚博翰来到了御书房,看到御书房内多出来的那张小书桌时,翁元基的视线一顿。那小书桌上还有几封奏折,可这看起来不像是戚博翰自己用的啊……
戚博翰注意到翁元基的视线,但并没有开口解释,而是直接道:“翁爱卿这半年辛苦你了。”
“为陛下效命,臣在所不辞。”翁元基反应迅速地答道。
戚博翰看着翁元基还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跟以往没有任何变化。但他们两个都知道,自从戚博翰坐上这个皇位之后,有些东西跟以前就再也不一样了。
御书房内陷入了一片诡异的寂静,突然,陶?然直接推门而入。
陶?然并没有察觉两人之间异常的气氛,笑道:“翁元基也在啊。”
戚博翰看到陶?然,脸上的露出了几分真心的笑容。不管将来会变成怎么样,至少还有这个人陪在自己身边。
翁元基看到陶?然这么自然地出现在这里,立即意识到那张小书桌的主人是谁的,心中多了几番计较,面上却不显,跟陶?然打招呼道:“陶大人。”
“听到你叫我大人,感觉有点怪怪的。”陶?然挠了挠头,径直坐到自己的位置上,问道,“你们刚刚在说什么呀?”
戚博翰看向翁元基,翁元基意会,答道:“如今北部土地已经平整完毕,但还需大量人手开垦,臣请求陛下颁布移民令。”
所谓的移民令,古来便有。一般是皇帝建造陵寝的时候,会在陵寝周围建一个聚居地,然后颁布移民令,让百姓们迁居过来,替皇帝守陵。不过此举太过劳民伤财,因为百姓们都安土重迁,要百姓迁离故土,许多人都不太愿意,所以难免会发生一些冲突,有一些在位期间国力衰弱的皇帝,甚至都没能力把百姓迁移过来。
戚博翰眉头微皱,并不答话。陶?然跟翁元基了解完这移民令之后,满脸不同意:“这样太折腾了,而且说不定会激发民怨,得不偿失啊。”
“想要尽快恢复北部的生机,只有此法。而且如今军队装备精良,就算暴民造反,也可直接镇压。”翁元基自然知道这些坏处,但对于北部来说,此举明显利大于弊。
陶?然闻言,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不行不行,人家不愿意走的,你逼人家干啥。瑞朝那么大,有那么多没有田地的乞丐流浪汉,你让各地县衙把这些人聚集起来送到北部,再给他们分点地,人家肯定给你老老实实地干啊!”
陶?然话还没说完,翁元基立即眼睛一亮。他只顾着权衡利弊,全然忘记了还有另外一条两全其美的办法!想到这,翁元基看陶?然的眼神又变得不一样了。他自诩自己也是心怀天下之士,但很显然,天下百姓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远远不如陶?然心中百姓的地位。否则这么简单的一个方法,自己早该想出来的。
“就这么办吧。”戚博翰不管翁元基内心纠结,直接一锤定音,“如今牛爱卿还在北部,到时让工部派一些人过去,教他们屯田耕地。”
“臣遵旨!”翁元基领旨退下。
不过几日,这道政令就被快马加鞭,送到了瑞朝二十四个州府,各级县衙都开始忙碌起来。
各个县镇的乞丐窝仿佛遭到了洗劫一般,一阵兵荒马乱过后,这群衣衫褴褛的乞丐,跟被卖的猪仔一样,坐上了简陋的牛车,心惊胆战地去往那个即将改变他们一生命运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