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你听到了啊?”夏箐箐收起那些关于包包的奇思妙想。
陶氏嗔怪的看了她一眼,“能不听见吗?你弟弟叫得那么欢。”
夏箐箐笑了笑道:“是啊!我早就打算送弟弟去读书了。只不过开始去问的时候,魏家人说那春晖书院的先生过年回家探亲,结果有事给耽搁了,还没有回来。再加上当时家里也忙。”
主要是当时家里也没有那么多钱,忙不过来那么多。
“前两天我听说那先生回来了,现在书院已经恢复正常上课了。所以我想着要不趁今天下雨,把这事办了。”
“送你弟弟去读书娘没什么说的,但你舅舅家孩子是怎么回事?”陶氏道。
“这不看春表弟想去,弟弟现在跟他玩的也不错,两人一起去读书也有个伴嘛。”
“可是……”陶氏叹了口气道:“娘知道你是好心,想着帮你舅舅们一把,可是现成你大舅妈就对我们有成见,觉得当时修房子,你不肯借钱,才害得你轩表哥离家出走,至今没有音讯。你现在却又花钱送你春表弟去上学……”
“你大舅妈知道了,不说你偏心?你本来是个好心,娘啊!就怕这好心最好反倒变成了祸患。”
夏箐箐也叹了口气,道:“娘,我们家里人口单薄……在说,我看春表弟他自己也想读书。”
陶氏也明白她的意思,“那你算过没有,这一年的束脩可是不便宜,要一两多银子呢。这一年两年还好,要是十年八年,以后你自己还有孩子。娘就是怕你现在是好心,结果以后有什么原因,不再送他读书了,那不明白的,反倒对你有怨言。”
关键是家里才买了地和下人,存款早花没了。现在又送两孩子去读书,节省惯了的陶氏,心有点痛。
“娘,你放心吧!我觉得我最多付一年,等明年的时候,舅舅们肯定可以自己给付束脩的。”两个舅舅都是勤快的,她时不时还拉扯一把,怎么可能一直那么穷,富裕不起来。
“你觉得你小舅舅和艳丽真的做的出来刷子来?”陶氏想到上午腌肉时,闺女说的那些话,不免问道。
“娘,那街上卖的刷子还不是人做的,舅舅们怎么就做不出来?”
“那要是做出来就好了。”也省得她那个弟媳一天到晚眼红她家。
两人又说了会儿话,陶氏的豆种挑好了。但陶大山还没有回来。说送陶立春去读书这样的大事,自然要先跟陶大山说。
夏箐箐便回了房里,打算先画两个书包的样式出来。也好一个人安安静静的想想,做包包来卖的可行性。
想着当日在“玲珑阁”里看见那些夫人小姐的打扮,夏箐箐越想越觉得可行。
只是要开一个专门卖包包的铺子,应该需要不少钱吧!虽然傅子蘅给了她不少的银两,但是在他没有清楚的回答她的问题之前。
她是不准备用她的银两的。
……
雨淅淅沥沥的下了一天,到天黑的时候总算是停了。看到雨停了,张氏忙张罗着,要把儿子往城里送。
夏志繁黑着脸道:“到城里的医馆去看病?你莫是疯了?哪里来钱?”莫说去城里,就是在马家集的医馆看病也是没钱的。那钱还是他跟二弟三弟说尽了好话,才给借了一点。
说到钱,张氏脸都成了苦瓜。她把空空荡荡的竹屋来回打量了个遍,可是一件值钱的东西也没有找到。
她哭道:“可是我不甘心。那李大胡子是那死丫头的师父。她肯定是故意不给我们承明治好的。我儿子好好的,怎么可能成了哑巴?呜呜呜……我的儿啊……这可怎么办啊……”
小黄在夏箐箐的教导之下,咬人还是很有分寸的。只是咬断了夏承明的腿,让他再不能跑了。但是并没有咬他其他地方。
按理说只要把骨头接好了之后,养一养就好了。可是不知怎么的,却是不会说话了。
听了张氏的话,夏志繁不但没有安慰她,反倒埋怨道:“都怪你个破嘴巴,你说你好好的,你骂人家李大夫做啥?现在好了?就是拿钱人家李大夫也不给看诊了。”
现在这附近唯一的大夫不给看诊,他们又没钱去城里,这腿要是不能好,吃饭拉屎拉尿的都要人伺候,他这岂不是要养个老儿子?
本来家里已经够乱了,偏偏周家还吹吹打打的抬了花轿拿了婚书过来,当晚就要迎夏丹过门。
张氏上午已经和周婆子大骂三百回合,双方谁也没有占到便宜。现在已经没有心情再骂了,只是黑着脸道:“周婆子,你不要太过分。你非要这样的话,那我明儿就请了轿夫抬你闺女去。”
“你有钱请轿夫吗?”周婆子瘪瘪嘴道:“你要是有钱请,你抬去啊!你现在去抬都行。”
“周婆子,你莫门缝里看人,把人瞧瘪了。别的钱我没有,请轿夫那几个钱老婆子我还是拿的出来的。”
“那你就请轿夫去抬啊!”周婆子强硬道:“把新娘子给我送上轿。”
当下,便有人要蛮狠的拉夏丹上轿。
夏丹跪在地上,死死的抱着张氏的腿哭道:“娘,我不嫁。求你了,不要让我嫁给周大郎。”
张氏看到跪在地上哭的闺女,再看看连话都说不出来的儿子,只觉得两眼发黑,整个人都摇摇欲坠。
“婚书上面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你不嫁也得嫁。你还敢悔婚不成?”周婆子黑着脸,蛮横的把夏丹拉上了花轿。
有婚书在,夏家人确实不敢悔婚。只能眼睁睁看着夏丹穿着一身普通的麻布衣服,就这样哭着被扯上了花轿。然后轿子一颠一跛的出了毛竹村。
下雨天,即便是下地里去检查水田,挖沟渠什么的,这个时候也回家了,有的妇人更是就在家里缝缝补补,根本没有出门。
所以周夏两家这事,基本村里大半的村名都看见了。见夏丹哭的那么厉害,又是在旁晚,不免有那消息还不太灵通的问,“这夏家是为了给儿子治病,把闺女卖了给人当妾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