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古言小说 > 深宫缱绻惊华梦 > 第101章 所谓补偿全文阅读

天气不热,可皇帝脑壳上偏偏冒了几粒水珠,这边还没擦去,那边又已然添了几粒。

一旁观察细致入微的赵婕妤适时地从袖中拽出一张桃红色的绢子,在皇帝的额上点了点,作愁眉苦脸状柔声道:“皇上苦夏,这般可如何是好?”

皇帝回应似得拍了拍赵婕妤的手背,宠溺之色尽现。

再看向下方的众人时,脑壳又生生作痛,皇帝很是为难,他有时候想知道旁人家的孩子是怎么样相处的,是不是像他这两个儿子一样,尽给他出难题!

杜挽秋离赵婕妤较近,打她从袖中掏出帕子的那一刻,杜挽秋的余光就没有从她身上移开过。

旁人不知道不代表她不知道,那张帕子上的气味绝非寻常香料,而是一种虎狼之药残留的香味,少量的使用对男子的身体伤害不大,不但有助兴的功效,还能使人心境平和,而一旦用过头了,那这个皇帝只怕性命堪忧。

杜挽秋在心里思量着,看向赵婕妤的目光又添了几分探究。

这可不是一个身在深宫中的女人可以轻易弄到的东西。要么就是这女人不简单,要么就是她身后的人不简单,总而言之这都是个危险的人物。

杜挽秋决定晚些提点君九言几句,不好用的棋子,还是早日丢掉的好。杜挽秋完全忘了她能想到的,君九言一样能想到,她如今便是一个心心念念着夫君的小姑娘。

杜挽秋将余光收回,继续摆在上位的皇帝身上。皇帝两边谁也偏袒不得,毕竟悠悠众口可是堵不住的。

而太子呢,脸上的胜券在握早就已经变成了惶恐,眼睛不带眨地看着皇帝,生怕他降他个什么罪。对他来说降罪都是小事,万一为此太子之位保不住,那可实在是得不偿失啊。

皇帝自然看见了这个不争气的儿子脸上的求救之意,不动声色地哼了声,却也不能真的不管他。

于是皇帝一边搭着赵婕妤的手,一边略作思索。决定抛皮球似得又将难题抛回给女主,一抬手道:“不知请王妃怎么说?此事是前儿缺乏考虑,以至于造成现在这个结果。”

皇帝微微一顿,继续道:“补偿自然是少不得,清王,你的王妃喜欢些什么你可知啊?金银首饰这些小姑娘家都喜欢哈哈。”

前儿,清王。这个活回去的老皇帝,心真是偏到嗓子眼去了。

杜挽秋面上微笑,心里忍不住地吐槽,半分没有发觉她在为君九言打抱不平。

君九言不吃他这套,微微一笑,拱手上前,在杜挽秋身侧掀衣摆跪下,温声开口:“儿臣和挽秋成亲至今日,儿臣深知挽秋对珠宝首饰向来提不起兴致,父皇还是免了吧,毕竟是恩赏,拿回去积灰尘可就不大好了。”

皇帝脸色黑了黑。在座的都是人精,谁没有听出皇帝的意思?无非是想随意打发些玩意儿,让杜挽秋就此打住,莫要再提。

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君九言在给他父亲添堵这上面还真是跟君前不分上下。

杜挽秋在心里打趣道,对身边这个陪自己跪着的男人又添了几分好感。

这幅伉俪情深的模样落在旁人眼里,纷纷羡煞,而皇帝旁边的赵婕妤看着,却慢慢眯起了眼睛,尖锐的指甲扣入手心,痛感蔓延,赵婕妤才豁然惊醒。

依然一副旁若无人,大方高雅的模样,即便只是片刻,却被下方的某人收入眼底。

皇帝干咳一声:“听闻清王妃前些日子身体不适,一会让人将那两根百年人参带给你。”

杜挽秋倾身磕头,起身时眼里凝起一抹慎重,声音不大,却让人无法忽略。

“皇上,挽秋是王爷的妃,也就是皇上的儿媳,是太子殿下的弟媳,因此挽秋并不想要任何所谓的补偿。”

杜挽秋说完看向如丧家之犬一般的何逸飞,轻声道:“世人皆知,何表哥温润雅致,是个谦谦公子,即便是未嫁入皇家之前,对我亦是如同亲妹妹,挽秋不知兄妹二字什么时候变得这么龌龊不堪入耳了!”

杜挽秋的语气加重,可以清楚听出不浅的怒气,左相不甘落寞,嘿嘿一声:“旁人家的兄妹亲和,可你们家的……可不一定。”

“那大概是因为左相的思想龌龊,所以目光所及之处都是龌龊事吧。”

杜挽秋毫不犹豫地反驳。左相讪讪,而眼里的恶毒尽数折射在杜挽秋和君九言身上。

“皇上,挽秋说过,不需要任何的补偿,如果皇上实在过意不去,不如先实行鞭尸吧。”

杜挽秋不欲多做纠缠,毫不犹豫开口。

君前先是一愣,继而咬牙切齿:“清王妃。你敢!”

杜挽秋轻笑地摇了摇头:“妾身不敢,但是这是之前皇上决定的事,后因太子殿下所谓的真相而耽搁,我说的不错吧,太子殿下?”

君前气的浑身哆嗦,他好不容易才将众人的注意力转移,不惜拿出大手笔,废掉一个有用的棋子,没想到杜挽秋的只言片语,又将众人的目光移到这件事上来。

此女不除,后患无穷。

“请王妃很在意此事?”

皇帝虽然用的是用的是问句,却是肯定的口吻。老谋深算的眼里流露出些许若有所思。

杜挽秋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面露坦然之色,直言道:“之前国师大人出言想要鞭尸来祛除邪气,不料被太子殿下再三阻拦,敢问太子殿下为何再三阻拦?那是您的母妃,生您育您的娘亲,而您却不愿将她鞭尸,让她死后还饱受邪灵的摧残。太子殿下,您好恶毒的心!”

从杜挽秋说话开始,皇帝那双浑浊的眼睛就没有从她的脸上移开,一张小小的杏脸上满是义愤填膺之色。

亦有大臣附议,说鞭尸不但能还皇宫一片清宁,还能让死去的妃子脱离苦海。

大臣你一句我一句,甚至有人暗言太子殿下反常的言行举止也是因为受了邪气的侵染,在看皇帝的神情,分明是信了七八分。

君前看着众人一张张丑陋的嘴脸,这些人之所以可以这么义愤填膺,不过是因为要被鞭尸的不是他们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