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现言小说 > 微风会替我想你 > 第67章全文阅读

上辈子陆千璃好像没有听说过这些声音,至少她能够确定,《听海》中的主演没有谁跟赵景畅真的有过合作的。当然,这辈子的《听海》,跟上辈子也有了不一样的变化。

不仅是她的变化,还有颜宇、张晓云等人的变化,甚至连剪辑方式都有了不同。这些不同,毫不夸张地说,是可以彻底地改变一部电影的。她就像是一只煽动了翅膀的蝴蝶,有了这些改变,未来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已经不知道了。

所以要说赵景畅真的喜欢这部电影,好像也不是什么让人不可理解的事情。

至于那些带着各种含义地说陆千璃的运气很好的声音,选择无视就好了。

过了几天,也没有人真的来联系陆千璃说跟赵景畅合作的事情,陆千璃激荡的心情终于平静下来了,或许这只是赵天王随口说的一句话,不可能真的因为一部电影真的复出,所以还是少抱一些不切实际的期待比较好。希望越大,往往失望越大。

第二天,《听海》的单日票房为六千两百万,但是这不是结束,只是一个开始,毕竟赵景畅说话的消息发酵出来都已经到下午了,大家根本来不及买票。第三天,《听海》的单日票房过亿,不知道惊掉了多少人的眼镜。

从不被看好到大逆袭,恐怕也只能这样了吧?

真正的商业片,票房也不过如此了,不是所有的商业电影都能成功的,尤其是国内的特效做不到国外的程度,拍出来的爆米花电影让人大失所望。而大部分的文艺片,要是有《听海》这三天的票房,就可以算是回本了。

“年度票房黑马出现!”

“从不被期待,可能受人诟病的电影,一跃成为高口碑高票房之作,陈修海经历了怎样的转折?据悉,已经有不少投资人已经联系到了陈修海导演,想要投资他下一部作品,显然,现在陈导已经成为了华人新人导演中最不缺钱的存在。”

“陆千璃身上是否带着幸运光环?”

“《第五个爱情故事》的销量跌破众人的眼球,现在电影《听海》也已经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成绩,而它的最终票房会是多少,谁都无法准确地预估。陆千璃出道至今,代表作品还很少,但是已经给人一种金手指女孩的感觉,她还能创造多少奇迹?让我们拭目以待。”

种种吸引人的标题的出现,将这场狂欢引到了最高峰。这里面固然有赵景畅和阿瑶等人的粉丝活动在里面,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有很多人单纯地因为这部电影的质量给出了好评。就算对阿瑶和赵景畅不熟悉的路人,因为觉得最近这部电影太火了,抱着好奇的心态走进去看了看,最后是被虐哭了走出来的。

不只是知道阿瑶他们的感情的人才能理解这部电影,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因为看到这部电影,才理解了阿瑶的感情。

由此也引起了一系列的争议,那就是《听海》是不是一部合格的文艺片。有些所谓的“前辈”站出来指责,“从来就没有见过这么糟糕的文艺片,为了向票房媚俗,把自己的身段都放下了,这是在拍偶像剧还是在拍文艺片?所有人都觉得自己被感动了,所以就是皆大欢喜了?可是艺术的境界可从来没有这么低。”

跟《听海》同期,且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的电影都笑了,赶紧为这样的言论点个赞,终于有人愿意为他们的失败正名了,这哪里是他们的作品不够好呢?只是他们没有跟《听海》一样不择手段而已。

反正话可不是他们说的,是出自“专家”之口,权威认证。普通人吹得这么神,就是这部电影最low的地方。

当然很快也有人反驳了,“厉害了我的专家!敢情普通人还不能欣赏艺术了是吧?你这么厉害,怎么不上天呢?自己玩自己的就好,你说的话太高端了,完全听不懂你在说什么呀。”

“我就笑笑不说话,只有晦涩难懂的才能叫做文艺片?只有这种类型的才叫做高大上的艺术?难怪几年来国产电影的票房都这么难看的,你们制作团队的自己欣赏去就可以了嘛,为什么还要让我们这些普通人看?觉得干脆不上映,就是最好的选择!”

争议越多,证明《听海》越火,而且无论所谓的“艺术家”怎么指责《听海》的媚俗,都无法阻止它的票房走势越来越好。

从电影的一般规律来讲,首映是电影单日票房最高的时候,尤其是对一些大制作而言,名声在外,后面市场饱和,慢慢降下来,而如果影片的质量没有跟上的话,可能会出现跳水式下降的情况。

而首映的成绩一般,后面几天票房却逆增长的情况比较少,但是还是有的。因为有的电影成本有限,又因为导演、主演是新人之类的,宣传跟不上,宣传效果也不怎么好,所以一开始去看电影的人比较少,但是在这之后,证明电影的质量不错,在“不看就无法了解某种情怀”的营销手段下,电影火起来了,这就是所谓的口碑带动票房。

有时候可能大家也不是很理解电影中的艺术,不过既然那些“专家”都说好的话,大概是真的挺不错的吧,好不容易有一部不错的国产电影,必须要支持一下,不能让“国产良心”给没落了,不然以后就真的看不到好看的电影了。

可是在票房逆增长的电影中,《听海》也已经闯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因为就算是对于那种口碑爆棚的好莱坞大片来说,单日票房过亿都是比较难做到的,可是《听海》做到了,并且还是连着三天做到了。

只要它后面不再出现跳水式票房下跌,说不定都有机会争一争今年的国内票房冠军。

一些一开始预测《听海》票房的人已经闭嘴了,还是选择安安静静地看着它的变化比较好,因为胆子再大的人,都没想到过它会取得现在的成绩,更别说那些一直唱衰的人了。

你可以说电影是在向票房媚俗,但是投资商才不会在意你媚不媚俗呢,那些实实在在地落进他们兜里的钞票,才是最为真实的。觉得不屑?可以啊,你有本事也可以拍出这么一部讨好票房的电影,做不到?那就闭嘴好了。

因为《听海》的热度不减,渠道商们也很机智,不需要宣发方面多说,就主动给《听海》增加了排片率,关系是其次的,主要是有钱不赚,那可就成为王八蛋了,那些人都那么精明,怎么可能会做那样的亏本买卖呢?

这边排片上去了,成绩自然就更加好看了,把其他电影压得喘不过气来。

在第三天的时候,《听海》就已经成为了单日票房冠军,并且跟别人拉开了很大的差距。

一方面是因为一个电影院一天能排的电影是有限的,如果将大部分肉都分给了《听海》的话,那么剩下的电影就不得不瓜分剩下的汤了,另一方面就是观众的钱是有限的,除非是那种电影发烧友,不然一周看一次电影也算是不错了,如果去看了《听海》,可能就不会考虑其他电影了。

有些电影的发行方就生气了,气势汹汹地找到了渠道商,“之前答应的排片率都不能保证,大家怎么赚钱?兄弟你这也太不够意思了吧?”

可是渠道商这个时候也是不跟他们讲面子的,“自己的电影不如别人,还怪排片不好?就算是这么低的排片率,上座率也不怎么高嘛,我这是为你们节约成本。”

发行商也是气的说不出话来,他们当然希望自己发行的电影是票房大爆的类型,甚至如果没有《听海》的出现的话,的确有那么几部作品,成绩还算不错。可是在《听海》出现之后,就把其他电影的生存空间压榨了不少。

电影质量不行,他们也没有办法不是?他们又不是制作电影的那部分人,关系到自己的利益,也不能说电影的质量不行了,只能尽可能地把锅甩到别人身上去。

发行方和渠道商之间的矛盾,还一度闹到了网上,双方谁都不服谁,某电影的导演甚至声泪俱下地描述了他的电影现在的悲惨处境,“一针见血”的指出,“国产电影的没落,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支付足够的贿赂渠道商的钱,所以好电影排不上片。”

这话引来了不少文艺青年的同情,他们都抱着支持国产电影的拳拳之心,可惜世道险恶,那些渠道商一个个都钻进了钱眼里,根本就不知道为华夏的电影事业做一份贡献。

会耍嘴皮子的也不只是发行方的人,渠道商那边也是怼得毫不留情,“我就是不愿意排你的片子你能怎么样?有本事让你的电影火起来啊,那样观众们挥舞着钞票想要进来看你的电影,我不愿意排也得排。别把自己的无能说的这么理直气壮,想想看,压你们一筹的就是国产电影,国产电影的没落不是因为渠道商不给排片,而是导演不把自己的能耐加成在导演能力上,而是加在了耍嘴皮子上。”

这段话一时之间成为了金句。要是输给了那些所谓的“大制作”和“名导作品”,大家可能愿意为你喊喊冤,觉得还是应该给有成长空间的作品一点儿机会的。可是他们输给的是一部货真价实的国产电影,也不是名导作品,也不是所谓的大制作,主演的名气可以说是比较多一般……

种种因素考虑下来,大家的眼神就有些奇怪了:好作品已经出头了,你现在被压着,难道不是自己的实力问题吗?

一时之间,那个说自己太惨的导演都是被奇奇怪怪的眼神包裹着。大家不是同情他的境遇,只是心疼他的能力和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