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明不过数月的光阴,她却好像已经全然忘记了前世的样貌,忘记了身为太师府嫡长女时的骄纵跋扈、艳光四射。
画上的模样,是多久之前的呢?
楚漫贞真的已经毫无印象。
从画上她的神情模样来看,那时应该是她前世最无忧欢乐的时光。
那时,母亲健在,父亲依然慈爱,她时不时便与蒋思云等一众闺女相约出游,偶尔也会与轩辕逸岚碰面诉请。
无忧无虑,少年时。
“哒”的一声,一颗泪珠落到了扇面上。
楚漫贞急忙将身体向后倒去,匆匆用帕子去擦拭那颗泪珠。
只是扇面的画纸太过陈旧,眼泪瞬间就留了上去。
望着扇面,好半晌,楚漫贞才沉沉叹出一口气。手指摩挲着扇面,久久不愿意将扇子收起。
没想到,轩辕逸岚的扇子里面竟然是这样的秘密。难怪他从来不在人前将扇子打开。
这样时时刻刻将她的画带在身边,他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忽然的,楚漫贞对轩辕逸岚的半分恼火都没有了。
她给他送信本想是试探他的态度,现在看来,真是大错特错。
他若是真的能对她狠下心来,又何必拿着一把破扇子睹物思人,修修补补,不舍得更换。
她真正应该试探的,或许是要向他好好地解释清楚她与他之间……错过的因由。
轻轻合上扇子,将扇子重新放回小抽屉里,如同将轩辕逸岚的秘密重新送入他的心房一般。
楚漫贞靠在软垫上,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
她不应该惧怕他的冷漠,也不应该畏惧臆想的后果。她应该试着告诉他,她所有的怒与怨,还有她所有的悔和等待。
马车急速地出了阊阖城。哪怕常一将马车驱赶得飞快,也还是跟不上主子的飞驰。
楚漫贞陆陆续续醒来过两三回,感受到马车开始有了非常剧烈的颠簸,她不解地再次敲响车门,问常一:“怎么这么久了还没有到,你到底是要把我带去哪里?”
常一连声呼唤:“到了到了!”
有那么一瞬间,楚漫贞甚至都怀疑是不是轩辕逸岚发现了昌国那群亡徒,所以气得抓她来私刑处决。
直到天色已黑时,马车才终于缓缓停下。
然后常一并没有立即将车门打开,放楚漫贞出去,反而是用极低的声音说:“郡主稍安勿躁,稍等片息。”
楚漫贞掀开小窗帘,惊讶地发现她此时好像是处于某座山上?
外面天色漆黑,皎洁的月光倾洒而下,让楚漫贞能够隐约看到远处有高大的顶天柱,以及更远方的巍峨建造。
远处有闪烁的火把,像是近在咫尺的星星。
楚漫贞能闻到泥土草木的味道,以及无法忽视的香火气息。
怎么,轩辕逸岚将她带到寺里了吗?
可任楚漫贞无论去想,也想不到究竟是什么寺庙会距离阊阖城这般遥远。
“现在是什么时辰了?”楚漫贞问。
常一很为难:“属下不知,看月亮,子时将至了吧。”
竟然已经这么晚了。坐了小半天的马车,楚漫贞浑身不适:“这里是哪里?有多重要的事情,不能放我下马车?”
常一正要说话,从远处大步走来一人。
“带郡主下车吧。”
听出是常二的声音,常一一边快快给车门开锁,一边问道:“主子这到底是要做什么,深更半夜来这种地方,不吓人吗?”
常二冷漠地说:“主子未说,我怎么知道。话说这种地方怎么了,你是不是平日里亏心事做得多了,所以怵得慌?”
常一奇怪地问:“你的话怎么这么多,你是不是害怕了?”
常二沉默。
在常一的搀扶下跳下马车,楚漫贞不顾有些疲惫的头昏,连忙向常二问:“这是哪里,你家主子要做什么?”
常二只说了一句“郡主请”,然后就与常一一前一后护着楚漫贞,领着楚漫贞向那边灯火闪烁处走去。
随着距离越来越近,楚漫贞渐渐看清了在黑色中显得高大顶天的石柱是什么模样。
她忽然心头一跳,浑身泛起鸡皮疙瘩。
“这、这是皇陵?!”声音因为惊吓而变得诡异,楚漫贞浑身发僵。
常二没有回应。
跟在身后的常一很不自在地道了句:“是……是,不过郡主不用害怕,小人和常二就在您身边护着呢。但凡有个妖魔鬼怪的,小人……”
常二冷不丁来了句:“闭嘴。”
这种地方,这种天色,害怕什么大家心知肚明,用不着特意将“妖魔鬼怪”说出来!
常一与常二的斗嘴并不能让楚漫贞感到轻松。她万分惊疑轩辕逸岚将她带到这里的原因!
若是发现了她的身份,与她说明白不就行了,带她来皇陵是做什么!
“翼王呢?”她问。
常二说:“到了。”
楚漫贞转头,赫然看见眼前出现的是一片油灯光亮。这众多明灯的正后方,就是巨大的陵寝。
陵寝的模样被夜色笼罩着,犹如一头远古巨兽,蛰伏而威严。
楚漫贞左右看看,抬高声音问:“我问翼王在哪里?!轩辕逸岚!”语气中是掩盖不住的惊慌。
她的高声呼唤在皇陵中飘荡起浅浅的回音,如同是远处高山传来的飘渺钟声。
闻言,常二转身,忽而急速在楚漫贞的穴道上重重一击。
楚漫贞眼睁睁地腿软下去,瘫坐在地,神情惊愕。
“你、你做什么?”
音落,从远处漆黑的夜色中缓缓走出一行人。楚漫贞看着他们越来越近,直到他们的身影走入众多明灯的光亮中,她才看到都是何人。
这行人全是身着僧袍的僧人。
其中一位僧人,楚漫贞还算是熟悉,青玄大师。
她艰难地用手肘撑地,才保证自己不会躺在地上。但也无异了。
“青玄大师,您这是要做什么?”
轩辕逸岚把她强行带来皇陵,还请来高僧?
“大师您不记得小女了吗?小女曾抽中过神签!”
青玄大师在楚漫贞身前两丈处站定,道了声阿弥陀佛:“贫僧自然记得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