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也不恼,他继续开口说道:“你的虚伪,自私,蛮横,疑心,都让我厌恶,如果不是你,我娘怎么可能会死,如果不是你,我不会变成现在这样,你知道你的一个举动,给所有人带来了多大的伤害吗!”
皇帝的下巴被禹城死死地捏住,禹城眼中的红血丝分外瘆人。
皇帝恍惚间,想起了那个女子,禹城的生母。
一开始的时候,皇帝确实是喜欢禹城的生母的,她温柔体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这世间的,所有一切美好的词汇都可以用在她的身上。
但渐渐的,皇帝厌倦了,他去寻求更深的刺激,寻求更有力,更有利用价值的女人,禹
城的生母就这样被无情地抛弃。
皇帝忙着玩权衡之道,忙着巩固势力。
禹城的生母日复一日地等待,她渴望皇帝能够回头,能够看她一眼。
然而,皇帝的后宫中美人越来越多,禹城的生母容貌上乘,要不然也不会被皇帝发现并宠爱。
但跟那些新进宫的,娇艳美人比起来,每天以泪洗面,自怨自艾的禹城生母,就显得逊色了几分。
怨气和不甘将最初那个美好的女子吞噬,她开始变得偏执,变得敏感多疑。
而禹城,就成为了她的发泄,禹城总是想着,即便是这样,他也甘之如饴,只要他的娘还陪在他身边就好。
所有人都说她疯了,皇帝听说之后,也来看了看,他眼底的厌恶和嫌弃毫不掩饰。
皇帝以禹城的生母为耻,但也不至于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下手,所以他选择了一种更为凌迟的方式,一刀一刀地将她的信念毁灭。
终于,那个美丽的女子选择在一个冬夜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直到生命消亡之前,她都是不甘的,幽怨的。
禹城也是从那一刻起,厌恶别人的触碰,他觉得所有的人都对自己抱有最大的恶意,都是带有目的性地接近。
那几年的放逐,虽然生活清苦,但却是禹城这一生中最为快活的一段日子,因为那段时光里,有着络令妃。
她就像是萤火虫一般,用她看似微弱的希望之光,照亮了他原本漆黑一片的生活。
等到被皇帝接回宫以后,皇帝突如其来的宠爱,令禹城有短暂的无所适从,但与宠爱伴随而来的,是暗杀与各种陷阱。
禹城明白了过来,原来,他不过是皇帝竖起来的一个靶子,用来分散众人的注意力。
禹城不甘心,他要报仇,要皇帝付出代价,所以他开始沉淀自己,开始变得喜怒不形于色,为的就是能够有朝一日,让皇帝自作自受,血债血偿。
“早知道……早知道我当初就应该就把你给活活掐死!你这个孽障!孽障!”皇帝仍旧不知悔改,他从来都不觉得自己做错过什么。
禹城一把抓住皇帝指着他鼻子的手,用力道:“可惜啊!我活了下来,在你的监视,你的下毒,你的栽赃中,就这么活了下来。不过呢,叛军我还是会去平乱的,只不过,是要等把你的权利架空以后才可以。”
皇帝大笑,带上了癫狂的意味,“你休想!来人呐!来人呐!把太子拿下!人呢?”
闻骞见皇帝阵脚大乱,贴心地补充道:“陛下别喊了,宫里基本上都是殿下的人了,无济于事的,因为我把皇上的暗卫,也交给了殿下,我相信,殿下能够把这个国家治理得很好,您就安心吧!”
皇帝的气血翻涌,喉头的腥甜再也忍不住,被气晕了过去。
见皇帝晕倒,禹城气定神闲地喝完一盏茶后,这才打开门,让小太监进来,把皇帝扶到床榻上。
“宣太医,父皇因为叛军的事怒火攻心,晕倒了。”禹城轻描淡写地说道,就好像这个晕倒的人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一般。
小太监一个人把皇帝扶到床上后又连滚带爬地出去找太医。
等到太医诊治完,先是看了一眼禹城,然后才说道:“陛下这是怒火攻心,没什么大事,只是,醒来后,可能会中风偏瘫。”
“中风?”禹城饶有兴致地咀嚼着这两个字,“传令下去,任何人不准来打扰父皇休息,否则一律问罪,有什么事,就等到父皇醒过来再说吧。”
禹城又待了片刻,便踱步走到了偏殿,方才为皇帝诊治的太医早已在等候。
“情况究竟如何?”禹城摸着扳指,问道。
太医回答道:“醒来后,很有可能会偏瘫,不能下床。”
禹城转过头,笑意薄凉,“万一有可能不中风呢?”
太医却是坚定地摇头,保证道:“绝对不可能,陛下年事已高,又受到了刺激,身体必然吃不消,再加上之前服用丹药过量,内里早就被掏空了。”
禹城挥了挥手,示意太医先下去,而后又派人去给桃姬传信,让她来侍疾。
桃姬在收到禹城的吩咐后,还有些不乐意,但经过王二牛的添油加醋的解说,桃姐顿时就来了精神。
“那个老不死的,真的快不行了?”桃姬的桃花眼中闪着亮光,万分期待地问道。
王二牛微微一笑,打破了桃姬的幻想,“那是不可能的,不过,离进棺材也差不多了,你可以再骗着皇帝吃丹药,说这个能够恢复精气神,然后给他营造假象,先让皇帝乖乖配合。”
“哦?那皇帝病倒,太子殿下是不是要监国了呢?”桃姬立马举一反三,问道。
王二牛给了桃姬一个你懂得的眼神,“等到殿下大权在握,你就能够随心所欲地搞皇帝了,到时候,也就能自由了。”
“好!我现在就去!”桃姬为了不落人话柄,难得的换上了素净的衣衫,显得更加我见犹怜。
皇帝这一晕倒,就昏睡了三天,在皇帝昏睡期间,禹城作为太子监国。
众位大臣也都不是傻子,只看禹城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国事,并且少有人反对,就知道自己到了该站队的时候了。
先前因为边塞出征的事情,有的大臣们心里早就有了意见,认为皇帝昏庸,只凭意气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