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无言青山依旧
百年轮回浮生若梦
-----------------
言富爸爸比言数爸爸大了几岁,但也才68岁。
退休后不愿意来青市和儿子媳妇同住,老两口一直在单位的小区住着,平时带带孙子,日子也算是清闲,言伯父去年查出来有点心梗,做了支架手术一直养病,却没有想到上楼回家走到家门口突然倒下。
他两个儿子在言数公司,大儿子言宏在青市仓库帮言数管理仓库发货,二儿子言富在上海分部做人事管理,现在都已经赶回家奔丧,言数家一直和他们走的近,出了这样大的事情是一定得回去帮忙操办的。
言数开车载着娀子和两个孩子,娟子开车载着婈子和言父,婈子本来想和言数一台车,被娟子一把拉了回来,“你坐我这台照顾爸妈。”
婈子假装委屈问:“爸妈好好的,用我照顾什么啊?”
“人家两口子要聊天,你凑什么热闹?别捣乱了!”
“好吧,都这样熟悉了,他们还有什么秘密要聊吗?”
言母说:“不知道他俩是不是还和从前一样,分开的几年有没有隔心?”
“隔心?不会吧!”婈子有点吃惊。
言母担心的说:“他俩昨晚没有同房住,听娀子的意思在南方也是各住各的。”
“啊!”
“也很正常,都老夫老妻了。”娟子不以为然。
言父拿拐杖敲了敲车子,“你们别掺和他们的私事了,他们爱怎么就怎么!”
母女三人互相看了看,只好闭嘴。
言数车里,两个孩子在后座安全椅上坐着睡觉,娀子坐在副驾驶,娀子很纳闷,爸爸腿脚明明很利索,为什么拐杖不离手呢?
于是问言数:“爸爸的腿脚还不舒服吗?我看他走路挺快的。”
“你是想说他为什么还拄着拐杖?”
“恩。”
“他习惯了,以前主拐杖是真的需要,现在那个拐杖变成权杖了,是一家之主大权在握的象征。”
“哈哈!”娀子大笑,“不过大伯去世,咱爸肯定会胡思乱想。”
“恩,他是那么多愁善感的人。”言数很了解父亲的性格,他一直觉得父亲最喜欢杞人忧天。
“人年纪大了,更加多愁善感,大伯去世时三个儿子都不在身边,就伯母在傍边,想想也是挺悲惨,真让人难受。”
“有什么办法,他不和儿子住一起,本来想着安享晚年,谁知道这么快,就过去那边享清福去了。”
“如果咱爸妈同意,不如把他们接去南方吧?那边环境好些,他们只你一个儿子,总不能每次回家像走亲戚一样。”
“可以啊,得问下他们的意见,老人家有自己的想法。”
回到村子,已经是上午了,言父带着言数、娟子、婈子到大伯家拜祭,娀子和言母在家收拾打扫屋子,太久没有回来,屋子到处都是灰尘,还好是个大晴天,被褥还可以晾晒一下。
收拾了半天,言母把从青岛带回来的吃食拿出来,加工一下大家凑合着吃了一餐,言父从大伯家回来闷闷不乐,吃了几口便放下了。
早晨为了赶回来起太早,一路辛苦,毅、然很早就开始瞌睡,娀子带两个孩子上楼休息。
言母问言父:“这么匆忙大哥明天能入殡吗?”
“应该可以,现在什么东西都可以现买,今天把该买的都差不多买齐了。”
“真是太突然了!病发前也没有不舒服吗?”娟子问。
“他可能觉得不舒服,所以就急忙上楼回家,结果倒在家门口了,还是邻居路过看到通知你伯母的。”
“真够惨的!”言母感叹。
“家里没有儿女,即使发病时你伯母在身边,她也是看着,又不会施救。”
言父不停摇头,“就这样没有了,太快了,不过人老了呆在儿女身边也会招人嫌弃啊!”
“他家的房子是老房子,每天上下爬楼梯,他那个病,是不安全。”娟子说。
“还好咱爸妈在青岛住的房子是电梯的。”婈子说。
言数看大家刚好聊起这个话题,便说:“你们以后不如跟我去南方吧,我南方的房子够大,不用走楼梯,也不用上电梯,家里24个小时有人看着。我工作重心在那边,现在小孩也在那边读书,以后生活重心也在那边多一些。”
言父问:“娀子同意吗?”
“她凭什么不愿意,房子又不是她买的。”婈子说,娟子拉一下婈子衣服“你小声点。”。
“她当然愿意,毅、然去上学,她一个人在家也闷,爸妈过去陪着,她高兴还来不及呢。”
言父想了想,犹豫着说:“青岛其实也很好,小区的人认识,就是你们平时太忙,一周回来家里一次,我和你妈在屋里大眼瞪小眼的,天天盼着周末你们来,言数就指望不上了,一年回家的次数还没有住酒店的时间多。”
“你们去吧,先去那里住一段时间,不适应再回来,这有什么不好决定的。”娟子说。
言母说:“行啊,我们过去也能帮着带孩子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