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古言小说 > 重生明朝地主婆 > 第三百六十六章 圣旨来临2全文阅读

话说张月为什么不跟张大柱解释为什么要这么煮酒?

怎么解释?

说酒精比水的沸点低以及酒精更容易挥发?

这样的事情能跟张大柱解释的清楚吗?要是再来多问一句她怎么知道的她怎么说?再者,就算是解释的清楚,张月也不想浪费那个口舌啊,那可是得好好地普及一下科学知识啊,还得是基础的知识,可惜她一个文科生,自己都是一知半解好不。

所以,大家都不用很理解,知道运作也就可以了。

“这个蒸馏的东西呢,玄机就在里面了,不过这东西的作用就是收集那些蒸汽。这一大锅的原液也就是蒸煮一炷香然后就要熄火收集那些凝结了的蒸汽。瞧瞧这些蒸汽就存在这凹槽里,咱然后这里倒出来的就是那提纯了一次的酒了,那锅子里剩下的就会澹的几乎只剩下水的味道了。”

张大柱的解释很是详尽。

“第二次提纯就是用这些已经提纯了一次的继续这个步骤,不过也只有七次之后才得到了这种能点燃的酒。”

可见这时代因为种种条件限制,这能得出的酒精度达到了能点燃程度的,可是很少呢,而这么层层提纯下来,也可见那得出的一小罐子的七蒸酒是多么难得了。

所以啊,说到这里,什么酒该定位什么价钱李商人心里是已经有数了。

临到了道别的时候,三人脸上的笑意那都是满满的了,当然了,这之后还有个酒坊的事情又得要提上日程了,不过这可不着急。

“这个酒的事情啊,不要这么的着急,这可是好东西,你这一时半会的不着急这个,咱们现在要着急的那应该是圣旨,这么长时间了,估摸着那圣旨也应该到了呢。”

郭举人和李商人就这么宽慰张大柱,张大柱当然心急圣旨的事情了,但是,这心急却也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心急。

为啥这么说,想想吧,虽然之前确实是没想到自己家里这些东西会得到朝廷的赏识,但是这会子既然得到了,那也就是不用很担心了。

而且就和张月说的这不是还有郭举人家和李商人老陆大夫帮衬了吗。所以对于结果,大家可都是知道是有好结果的,既然都是好结果,那就不用担心了,激动是自然的,只是肯定就没有必要怎么焦急的睡不着就是了。

咳咳,至于郭举人和李商人为什么还要这么的开解一下张大柱呢,一来也确实是不想张大柱等的太久等的伤心,还有一点那就是他们这两位那是知道这京城到这边来的时间的。

算算时间,这一来一回的,也差不多了,可是这会子却晚了点,张大柱没表现出着急,其实他们却是先着急了。

这所谓宽慰啊,更多的是说给自己听得吧。

只能说啊有时候呢不知道那么多,也还是不错的,就好像这会子,张大柱不用做那么些莫名其妙的担心就是了。

这说道了圣旨,当这个孙户部尚书将张月家里的事情往京城里传的时候,那朝堂上可是当即炸开了锅了。

谁能相信有这么厉害的主食呢。

“亩产千斤,这莫不是开玩笑?”

朝堂上,听到了这个消息的人,大多是这么个反应,毕竟这个数量,对于那些现在就停留在亩产两三百斤的作物,那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啊。

“普通的作物那就是想要每亩地提高个几十斤的产量那可都是难如登天的事情,这居然说有什么作物能做到亩产千斤,这莫不是开整个朝廷的玩笑?”

皇帝这是想着将这个自己发现的有利于江山社稷的事情拿出来显摆一下的,可是呢,这显摆还没有显摆多久呢,这朝堂上的那些个元老啊重臣啊,这会子就都站出来说话了。

反正说的那就是不相信云云,觉得这个话就是有人说了来骗皇上的,这肯定不是真的,是有人哗众取宠。要皇上三思不要随意听信谗言云云。

得,一帮子重臣这么一说,皇上这还成了不辨是非的昏君了,听个话都不知道真假了。

一帮子朝廷大臣那会子啊,一个个痛心疾首啊,感觉自己就是明珠暗投啊,这个皇帝啊真是不知道人间疾苦啊,这么昏庸这么破绽百出的话也能骗到。

好吧这话不能这么明目张胆的说,但是那话可以拐着玩儿的说啊,你难道还能真的为自己的面子来一个大杀四方?

要是普通人那也就是没啥了,大杀四方就大杀四方呗,不争馒头争口气,可是这是皇上好吧,皇上要是真的这么的不争馒头争口气,那就真的是昏聩的可以了。

当然了这是最开始皇帝得到了郭举人那边的消息在朝堂上当即就说出来的后果,别说后果还是蛮严重的,因为郭举人和李商人不是姻亲嘛,这事儿啊也不知道哪个不着调的,顺藤乱摸瓜居然就能说到皇后那里。

要不是皇后那边皇子都生了,中宫正是最稳固的时候,不然还不知道要被人怎么算计呢,不过就是这样,皇后那日子也没有太好过。

好在人家这大家出身,那气度眼见手段可不是一般的,那可是一点也不为这些不知道哪里的胡说八道莫须有的指责动容,只是也少走在宫中随意走动就是了。

这第一在朝堂上说出这个事情的时候,朝堂上的反应是这样的。

要是张月知道了,估摸着会摸着她那光滑的好像还有点柔柔软软的晶莹汗毛的下巴。很是老神在在的套用她前世那讲课很搞笑的历史老师的话

说什么,这就是皇权和相权之间的争斗啊。差不多和后院争斗相似,不是东风吹倒了西风,就是西风吹倒了东风。

而这回合显然是皇权有点处在下风了,不过人家是那么没有建树的皇帝吗?

自然不是了不然也就不会派了人去找张大柱家里实地考察了,还特特给了孙户部尚书两个圣旨,一个是如果考核证实张大柱一家是说谎了,那就一家子灭了,也不用留什么情面了,如果不是那就等着他这后面的圣旨到了再给点赏赐。

所以啊,张大柱等人不知道的时候,其实自己家里已经被往鬼门关推过了一次了,即使只是思想上的,不过他们家那个产量可是做不得假的的。那对他们家不利的那个圣旨注定是没有机会出现在人前了。

而现在皇上这里得到了有利的证据,这会朝堂上还不要好好给自己找回场子?

“之前确实是朕没有考虑周全了,可是朕想啊,这个粮食的事情啊,确实是关系到了郭家社稷的问题啊,就算是众位爱卿说朕这是听信谗言,朕还是不愿意放过这个消息啊。”

这一番发言那真是感情流露,真挚热情啊,自我检讨一番完全就是所谓的以退为进啊,下面的那些个大臣难道还有不知趣的?还真的敢在皇上这般说辞的时候,说,皇上你知道还这么做真是傻透了。

要是真有人敢这么说,那才叫傻透了呢,而这样的还能当到这么高位站在皇上面前的官,那真是没天理了。

官场这一套啊,虽然古代现代是有点分别的,但是显然人际处理这一点是不会改变很多的,所以你能相信一个树敌众多的人能身居高位多久?

有这样的人啊,那也是皇上特特扶植的,这样的人,肯定也是铁杆子的皇权人物,能升上来,绝对是抱着皇帝的大腿抱的很紧的。

所以皇帝的这招以退为进效果很是明显,一个个的还要赞叹皇上不为自己的名声,一心只为江山社稷,啊这是多么多么好的皇帝啊。

“皇上英明。”

这么一片赞叹显然是能一扫皇帝之前心里的郁闷气的,不过这真正的扬眉吐气那就是孙户部尚书传来的实地考察的证据啊。

别说初初看到那些证据的时候,皇帝也是吃了一惊的,怎么说,原来之前那千斤还是人家保守了,怕说多了吓到人啊,这玉米光是玉米粒的净重量就达到了上千,再然后是那个红薯,啧啧,这可是好东西啊,怪怪不挑土地,然后好养活。

这不就是为了满足那些想要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的人最喜欢的存在吗?!

虽然红薯是有点缺点,但是这易于保存啊能大面积种植啊不挑地,这对天下人那是个多好的福祉啊,就算是不说这福祉,这对于一代帝王来说,说多大的功绩啊,让天下的人都能吃饱饭了。

而且这以后的救灾什么的不就有更多更好的物资了吗?!

总之就是这么多的好处啊。

这会子有了孙户部尚书的左证啊,哪里还有人不相信的,不过这朝堂上还是就这个事情吵闹的热火朝天,那激烈地程度真的是一点也不比那菜市场为了一两文钱争执的面红耳赤的妇人差多少。

不过这会子是商量要给什么赏赐,这下子皇上顺畅了心里的那一口气,舒坦了,就开始津津有味的看着这一班朝臣争执了。

这也算是天天坐在朝堂上的一点乐趣吧,见识不到街头巷尾的骂街泼妇,见识一下这些争执起来还要努力保持文质彬彬的大官。也算是别有一番趣味了。

最后这和事老的活计还是他这个皇帝来当的,戏是他给看了,这好人也是他给做了,皇帝对自己这做的事给予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