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古言小说 > 春闺秘录:厂公太撩人 > 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血饵全文阅读

在汪印和叶绥回到京兆之前,京兆城门以及阳嘉大街、长隆大街这些京兆各处显要的地方都已经张贴了告示。

这个告示人尽皆知、人口相传,很快就传遍京兆城内外。

这个告示所说的内容,正正就与郑云回有关!

告示上说,郑云回上手臂上有破日的胎记,据司天监大人占卜,此乃不祥的预兆,有这种破日胎记的人,都是妖孽,一定会为国朝带来大灾祸!

司天监大人又指出,国朝所发生的种种不幸之事,近日所出现的种种传言,皆由此妖孽而生,唯有用烈火焚烧,方能除掉这个妖孽。

为此,永昭帝下令,将在半个月后,在京兆太平门前烧死妖孽郑云回,借此平息种种传言,为国朝除去大灾难。

当这个告示出来的时候,今朝朝堂,再次为之争为之震荡。

得知这个告示之后,定国公齐瞻竹和护国公汤源第一时间就进了宫求见永昭帝,强烈反对此事。

“皇上,臣以为这个告示甚是不妥,妖孽之言本是无稽之谈,如今却出现在一个皇子身上,此事与国朝将来关系甚大,请皇上三思!”齐瞻竹这样说道。

他这么急着进宫阻止,不仅仅是为了救下郑云回这个无辜的人,更是觉得永昭帝下这个告示本身就是一件荒谬的事情。

将一个皇子视为妖孽,这就意味着一国之君将会听信这种毫无根据的传言,从而将一个皇子杀死。自古以来,就不曾有过任何一个帝王将自己的血脉当作妖孽烧死,哪怕是在皇家权力斗争最厉害的时候,都没有!

苟日新,又日新,历史朝代之事其实有许多因循轨迹,过去历史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很大程度上就说明了此事并不可行,是会对国朝造成极大影响的。

皇子乃皇家血脉,现在皇上却将皇家血脉当成了一个妖孽,并且要根据司天监之占卜将其烧死,这说明了什么?

皇家血脉的生死,是可以由司天监定的吗?不,不是司天监,实际上是皇上,是皇上巧立名目是为了将二十一殿下摆放在太平门前。

如果国朝开了这样的先例,那么接下来一定会出现类似的事情,对国朝来说后患无穷!

这一次是二十一殿下,那么下一次呢?又会是谁?

在这个告示出来之后,齐瞻竹立刻就想到了这个告示之所以出现,是为了引出汪印和叶绥。

或许皇上相信解铃还需系铃人,既然皇上相信了汪印夫人暗害了他的身体,那么就相信汪印夫人一定能够救他。

但是齐瞻竹不相信这些,这么多年来,汪印备受皇上的忌惮,若是其真的要谋害皇上,也不会等到现在。

他相信汪印及其夫人的为人,相信他们绝对不会用这样的手段来暗害皇上。皇上如此消瘦,或许身体是出了问题,但肯定不是汪印夫人所做的手脚。

但是,他的判断、他的相信,却无法影响永昭帝。

永昭帝赤红着眼睛,冷冷的说道“朕已经深思过了,破云预兆害朕久矣,所以朕就要改正这个错误。朕仔细想想,自从二十一皇子诞生以来,国朝便遭遇了许多的危难,先是有大难天灾,譬如江南道洪水;后又有许多暴乱,譬如山东道动乱、缇骑哗变,可谓天灾不断,难道不是这个妖孽带来的吗?”

“自从这个妖孽诞生之后,宫中的妃嫔一再出事多人死亡,难道不是这个妖孽在影响吗?”

永昭帝想出这个办法,就是为了逼出汪印和叶绥,此事势在必行,此时此刻又怎么会听得进齐瞻竹的话呢?

汤源也跪了下来,恳求道“皇上,臣也认为此事大为不妥,此类风气不可开,将会对国朝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请皇上收回成命!”

汤源万万没有想到,皇上竟然不顾二十一殿下乃天家血脉,竟然会出这样的妖孽告示。皇上,难道连最基本的判断都没有了吗?

汤源毕竟没有亲历死亡,更没有经历过被预告死亡的那种奔溃,便无法理解永昭帝此刻的心情。

对永昭帝来说,将郑云回当做妖孽又怎么样?对国朝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又怎么样?这些他都不在乎!

他只有一两个月可以活了,哪能顾得了这么多?对他来说,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要活下去,更久的活下去。

郑云回就是他活下去的关键,只要其成为诱饵,汪印和叶绥就一定会出现。

反正朕的皇子还那么多,少一个郑云回也没有什么关系。朕过去偏疼了其那么多年,现在也该其回报回报朕了!

他冷声喝道“朕心意已决,你们且退下!若是你们再多半句废话,朕就将你们把郑云回一起办了。你们是不是在为他求情?莫不是你们与纯妃一系有什么关系?”

永昭帝这样子一顶大帽子压下来,直令得齐瞻竹和汤源无话可说。

他们知道此时的皇上已经听不进任何劝说了。或许,皇上只能活一两个月这个事,就像一把利剑架在了皇上脖子上,令其做出了种种疯狂的举动。

想必,皇上心中已经被仇恨和惶恐所淹没,即将要进入崩溃的状态,不然,也不可能会有这样的告示。

现在,他们的规劝已经没有用了,皇上一句话都听不进去。那么他们还能做些什么事情呢?

他们绝不能就这样眼睁睁看着这些事情发生,一定要阻止,一定要阻止皇上这么做!

与此同时,在京兆一处不起眼的院子里,孙长蕴神情肃穆,他朝着前面坐着的几位官员弯了弯腰,缓缓说道“诸位大人,你们真的决定了吗?开弓没有回头箭,此事一旦做了,你们……很有可能会有杀身之祸。”

其中一位大人抚了抚胡子,答道“我们都已经想好了。此事,我们一定要去做,后续之事,请孙大人做好应对吧。”

他们一定要去做这件事,不是为汪督主所托,不是为二十一殿下,也不是为皇上,而是为国朝,为他们心中所坚守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