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永昭帝已经将汪印夺职了,但是左翊卫士兵和内侍宫女们总会不自觉忘记这一点。
毕竟,汪印的影响力没有人能够忽视。
又或许,汪印被夺职好几次了,次数太频繁了,而且最后也会官复原职,所以大家也就习以为常了。
因此,不管是将请求呈送上来的守卫内侍,还是接到汪印请求的永昭帝,都不觉得汪印求见有什么问题。
只不过,永昭帝接到这个请求的时候,却没有示下。
他能想到汪印求见是为了什么,但是他内心很抗拒去面对这件事情。
想到汪印,他自然就会想到贤妃。
寿康宫地牢里面所发生的事情,固然是贤妃自取,但永昭帝相信,这件事背后定然少不了汪印的手笔。
不然,事情不会是这样的进展。
汪印查清楚了贤妃的真正身份,还搜集到了足够的证据,揭穿了贤妃的险恶心思,从这方面来说,汪印乃有功之人。
但是
永昭帝心中还是不定,他不确定自己想不想知道贤妃的真面目,不确定汪印此举是好事还是坏事。
他总觉得,现在所发生的这些事情,荒谬到极致,压根就不像会发生的,但它偏偏发生了。
他既感到茫然又恐惧。
那么多重大的事情在他不知道的时候发生,对他自己乃至国朝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他这个帝王,什么都不知道。
除了这些,还有什么是他所不知道正在发生的
他是执掌大安朝的帝王,俯视着整个国朝,但是他却看不清楚自己的国朝,是他双眼被蒙蔽了,还是国朝底下的人吹起了迷雾
这些,慢慢都会知道。
好一会儿,永昭帝才开口道“宣进来吧。”
发生了这么多事,总得有一个结束,汪印的求见,他不可能拒绝。
也罢,他也想听听汪印是怎么说的,这里面还有什么是他不知道的。
在见到汪印之后,永昭帝的神色霎那间就阴沉了下来,心中不可抑制地涌上一股愤怒杀意。
似乎,只要汪印不在了,那么他所遭受的那些隐秘背叛也不在了一样。
的确,如果没有汪印的话,那么贤妃或许
直到这个时候,永昭帝才发现自己对汪印的不满,或者说恨意,比他自己所以为的还要多得多。
他深吸了一口气,将内心翻滚的恨意压下来,然后舒缓神色,尽量让自己看起来喜怒不辩。
汪印进宫求见,是想将叶绥接出宫的。
在紫宸殿内,他直接向永昭帝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他微微躬着身子。这样子说道“皇上,半月之期已过,臣草民前来接妻子出宫。”
“草民”这个称呼,让永昭帝蓦然想起了他已经将汪印夺职了,也让他想起了半个月之前汪印在紫宸殿中的威胁。
那个时候,情况是怎样的
他怎么都没有想到,汪印竟敢威胁他,汪印一个被夺了职的宦官,竟感威胁他这个帝王
永昭帝太过震惊了,又觉得这些举动完全不符合汪印的行事,所以他觉得这个威胁有点失真及可笑。
但是不管怎么说,汪印都已经出言威胁他了,他作为一国之君的威严绝对不容挑战。
之前他想着要给汪印一个震慑,也是在贤妃的鼓动之下,所以下令军中的心腹将领秘密带着士兵前来京兆。
本来,第一批士兵积已经到达了,虽然他不会让这些士兵做什么,但他必须他让汪印知道这一点。
汪印不过蝼蚁而已,也胆敢撼天
尚未等他有所举动,就出了贤妃这样的事情
那些士兵还驻扎好在京郊,但是他的确不知道怎样安置这批士兵
汪印抬头看了看永昭帝,开口请罪道“皇上,半个月之前是草民鲁莽了,罪该万死,只是草民当时被迫无奈,才会那样做,请皇上恕罪”
在汪印看来,贤妃所做的那些事情,不管如何说,都是在极大损害皇上和大安朝的利益。
而他的之前的所为,的确是出于在贤妃的步步相迫。
贤妃身份暴露了,毒害长公主殿下、杀害敏妃的恶行也清楚了,在这样的前提下,他相信自己的解释能让皇上听得进去。
最起码,半个月之前那场威胁的影响会降至最低
皇上就算对他再忌惮、再不英明,也不至于在贤妃这件事上犯糊涂。
汪印虽然一直被永昭帝打压,但是毕竟跟随了永昭帝那么多年,自认为对永昭帝也足够的了解,也能做出相应的判断。
对他的忌惮和贤妃祸国殃民比起来,皇上自然知道孰轻孰重。
永昭帝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心思也并没有显露出来。
他知道汪印所说的是实话,他也知道半个月之前汪印的举动是有因由的。
的确如汪印所说,是收到了贤妃的逼迫。
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为了挣脱贤妃的步步迫害,所以汪印才会豁出去,争取到这半个月的时间,前去滕州府搜集证据,最终揭穿了贤妃的身份
这期间的种种事情,曹家的曹省、韩珠节和魏离弦等人都一一陈述了,细枝末叶他也清楚了。
事情是怎样发生的、怎样走向的,都展露得很清楚,他就算再宠爱信任贤妃,也不得不相信这些证据。
但是,他一见到汪印,就会想起贤妃。
是,汪印夫人说得没错,贤妃在他身边一直鼓动,他受到贤妃的影响,所以他才会越来越忌惮、打压汪印,君臣情谊才会越来越淡薄。
然而,永昭帝更清楚的是贤妃只是放大了他心中真实想法而已,正因为他本身对汪印十分忌惮,贤妃的话语才能起作用。
不管有没有贤妃在一旁鼓动,倘若汪印像之前那样继续扩大势力和名望,哪怕他是一个宦官,他也绝对不会容忍其坐大
根源在于他自己,贤妃只不过在一旁添加而已。
现在贤妃死了,他对汪印的忌惮却没有消失,他依然不能容忍这个人
永昭帝还想说什么,却突然感到一阵阵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