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古言小说 > [明朝]科学发展观 > 46、第 46 章全文阅读

眼瞅着就要过年了, 不仅是皇宫内外热闹不少, 后宫里剪窗花的绣新鞋的也一派和气。

虞璁这回早有准备,吩咐大年初一不必送什么礼物来,三品以上的高官都自己带一张福字来, 回头给太监们张贴挂着,就算是尽了心意。

在最后的一个月里, 各方面的喜讯也在接二连三的传递。

首先是农耕方面,由于减税之类的消息还要扩散, 具体实施得等明年, 但因为良田的大量回收和重新投放,导致了税收所得涨到了令人惊异的程度。

由于一条鞭法推广的早,已经有附近几个省市用役银上缴, 也是相当不错的好事儿。

海禁现在只少些解禁了些许, 南京造船厂那边还得等两年才能出货,但总的来说又慢慢恢复了基本的贸易, 只是管控方面还很严格。

其次在藩王之间, 大概是眼瞅着那几个大族都前仆后继的或倒下或归顺了,皇上一开口要生日礼物,还不是老老实实的都交了出来,生怕他老人家再来一出杀鸡儆猴。

听说新年之后藩王轮番来京朝觐,个个都安静如鸡, 在皇上面前一句话都不敢多说。

大学终于确定了全部的图纸和规制,准备年后正式动工。

公交车新增两条路线和十辆新车,为社会福利作贡献。

云禄集眼瞅着就发展的规模宏大, 听说附近已经有小规模的工坊了。

最可喜的,就是大量的人口流动入京。

这些,统统都等于在给北平注入新鲜血液啊。

虞璁之前率兵清干净了附近一带的山贼土匪,百姓们听到消息之后,也纷纷放宽了心,更加频繁的往来走动。

这路引一取消,不光是商业发达了许多,各省之间的消息往来更加灵通,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贸易。

于此同时,三道诏令再度伴着年关发了下来。

赠当朝首辅杨一清,太师之荣。

兼封经部尚书王守仁次辅、文渊阁大学士之位,赠太保之荣。

赐兵部尚书李承勋少傅之荣,初授资善大夫。

这一套下来,又如去年一般,让人一时议论纷纷。

杨一清王守仁自然没的说,无论功绩能力,还是整整一年里尽心尽力的作为,单说他们两改革的赋税制度,就等于给全天下的老百姓卸掉重担,缓一口气。

就赋税改革这一件事,都是史书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第三个人,还真就得说道说道了。

这资善大夫,是给文官的封赐,虽然说给李承勋没太大问题,可毕竟他是个身兼武将的人,这等同于在抬高武职的地位。

李大仁如今都快五十七了,虽然荣宠无数,但是也明白这其中的不一样。

皇帝,他想要动这明朝百年里,文重武轻的局面。

新年一过完,高头就下了一道命令,让六品以上的文武官员通读徐阶的《再论宋?劝赏郝灵荃之策》,并且交三千字的心得报告上来。

这命令一下来,文官们全炸了,武官们都乐了。

这事儿还得从宋?是谁说起。

宋?是谁呢,辅佐玄宗立开元盛世的唐朝明相,弱冠之年中了进士,一生励精图治,是唐朝四大贤相之一。

《开元天宝遗事》中都曾夸他,说宋?为宰相,朝野人心归美焉。

这么一个大人物,在为官期间干了一件事。

当时后突厥的霸主迁善可汗·默啜带着他们的族人为害一方,是唐朝边防一患。武则天还在位时曾立了重赏,说取他首级者可受封诸卫大将军。

后来玄宗继位了也多次强调,此诺依旧算数,赶紧把那祸害解决了吧不然大唐真的药丸。

结果这可汗的脑袋还真就被一个拔野古牧民给砍了,还献给了当时的一个小军官郝灵荃。

这按照道理,不管是封赏那个牧民也好,还是封赏帮拔野古部落训练军队的军官郝灵荃也好,总归得有所表示才对。

结果这一代明相宋?就出面反对,变着法子劝这唐玄宗别赏别乱来。

他的原因非常简单:这样会让天下的能人士子都不务正业,只想着妄开边衅,弄得战火不止。

最后,这郝灵荃只得了个小小的郎将,最后?q哭而死。

关于宋?干的这事儿,白居易、司马光等人纷纷点赞。

而徐阶写的这封折子,则义正言辞的将宋?大骂一通,虽然侧面肯定了他的种种功绩,却也毫不留情的指出了这一点。

在此事之后,唐朝的军队也在逐渐走向衰亡,最终国内爆发寇乱而无力镇压,从此一蹶不振。

当然唐朝完蛋这事儿跟宋?没有主要联系,但是徐阶的这封折子一被翻印传阅,那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听说徐府连着十日紧闭大门,他家仆人上街买东西都会被猝不及防的砸臭鸡蛋。

虞璁坐在乾清殿里看了眼递上来寥寥无几的心得报告,心知这帮文臣们还没有驯够。

自己来这一出,确实是又在挑战他们早就固化的三观,还把少数人的偶像宋?给冷嘲热讽了一通。

这无异于当今去流量小生的微博下面发些违和的言论,不被拥护者喷到死都不错了。

但是这件事,根本上和所谓的守信不守信无关。

宋?他维护的,是文人集团的利益。

文人集团可不管你大宋朝大明朝要征讨何处,要平定何乱,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保持整个帝国的平稳运行,其他的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正是秉持着这种强行和稀泥的态度,宋?才让唐玄宗寒了广大将士的心。

——哪怕你拼死拼活的去万军之中把敌军将领的首级带回来,也未必能讨得到好处。

虞璁想要军事上的强大,就必然抬举军功,但还没等他想出法子来如何教训这些又开始拧巴的文臣们,一个人的折子递上来了。

这个人根本不在自己划定的范围内,却义正言辞的谴责了徐阶媚上妄言之罪,还苦口婆心的劝陛下回心转意,用词遣句的功夫相当不错。

想来内阁也是存心想让皇上看见,才放了这个正七品兵部给事中递上来的折子。

虞璁一行行看完,瞥了眼落款。

夏言。

嗯,这很夏言。

虞璁闭上眼睛深呼吸,心想自己怎么就把这位爷给忘了哟。

夏言按照常规剧情,会因为嘉靖七年的议礼之事上位,然后开启他大鹏展翅越飞越高的道路,而且他会斗掉张璁,成为第二轮党争的继承者。

问题就在于,皇帝在嘉靖七年的时候穿了。

不光穿了,还把那些祭祀日月的破事都统统放下,开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了。

所以给事中只能继续做给事中,压根没有他上场唱戏的机会。

虞璁因为读完了明史,把夏言传看了三遍,对这号人物还真是记得清清楚楚。

在当年明月的笔下,他是忠直心软的良臣,最后被严嵩这个王八蛋给弄死,要多惨有多惨。

但是在明史之中,这就是个作精,只有作这个词才能准确的形容。

正所谓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雨露就泛滥,夏言这个人不光好大喜功,主动让皇帝给自己封个莫须有的‘上柱国’称号,得宠的时候疯狂上班迟到不干活还作妖,失宠了又哭泣涕零求安慰,跟皇上简直像小两口似的分分合合好了又崩。

也就嘉靖帝这么宠着他,才惯得他为所欲为不要脸。

这夏言进进出出三四道,升了被贬贬了又升,跟什么忠直进谏都扯不着关系。

——领导开会你都敢不来,真的是不要命了好吧。

所以虞璁看完了夏大人的一长串迷之画风的事迹,又跑到明朝来当皇帝之后,发自内心的拒绝这货的上位。

首先严嵩不在了,其次朝廷的党争也被自己控制了,张璁没法弄死弄走杨一清,还被自己收拾的老老实实的,那真没您夏大人什么事儿了。

没想到自从这事开始之后,夏大人生怕皇上看不见自己发来的折子,又连着写了好几封,全都被内阁的人揣着私心给送了过来。

毕竟现在取消了早朝,他连被射一脸动脉血的机会都没有了。

皇上沉默了整整十天,几乎所有文官都以为这次总算争了口气,搞赢了皇上一次,终于能私底下弹冠相庆乐呵乐呵了。

只有杨慎徐阶之流憋着笑,面上毫无表情。

一般来说,皇上要是憋着什么事能憋个五天以上,那绝对是又要搞大事情了。

第十天一过,诏令就又发下来了。

第一,执罡军今日便将北上奇袭哈喇慎部落,边关前后加强防御,不必增援。

第二,派以夏言为首的十名文官随军北上,记述每日见闻,不从者斩。

你们这些看起来言之凿凿的文官,大概从来没有感受过,

什么,叫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