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现言小说 > 重回80之大时代 > 181、第一百八十一章全文阅读

一个相对完善的药物临床规范,是一个高效的药物审批制度的基础。

李铮上辈子的时候, 华国在1999年才逐步建立起药物临床试验规范, 而药物审批流程冗长低效的弊病,直到李铮离开前都没有解决。

“这是我让我们实验室的小卢在市面上随机抽样的20个药物样本, 它们普通的感冒药,也有心血管急救药,我们实验室对它们的成分进来了初步分析,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事情。”

“小卢, 你跟各位教授讲讲吧。”李铮对身后的卢学科使了个眼色。

卢学科此人,没有孟杰的天赋异禀,也没有孙斌的人情通达, 但是他却是个资料分析的好手。

卢学科显得有些紧张, 这个会议室里的大多数人,他以前只在电视上, 甚至教科书上看到过, 他做梦都不会想到, 居然有那么一天,这些人会坐在一起听他讲话。

李铮明显可以听到卢学科那急促的呼吸声和用力吞咽的声音, 他起身拍拍下属的肩膀,示意他不要紧张。

但是很明显,卢学科显得更紧张了。

不能给李教授丢脸,不能给李教授丢脸,卢学科在自己心里重复了好几遍,才使自己跳得飞快的心脏稍微平缓了些。

他将手中的报告分发在在座的教授。

“这是二十份药物样本的检测报告, 还有我能找到的几种相关药物的临床试验数据。”样本检测报告是第九实验室自己做的,而药物临床试验数据则有些敏感了,卢学科要到这么几份数据,可不容易。

在场的都是业内的专家,检测报告翻两眼就明白李铮话里的意思了,会议室内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压抑起来。

“诸位教授……”

卢学科好不容易做好心理建设开始说话,只是他才刚开了个头,就被一个暴怒的声音打断了。

“胡闹!完全是胡闹,这可是救命的药!他们这么做不亏心吗!”杨老忍不住把检测报告和临床数据狠狠摔在会议桌上。

“用合成维生素当感冒药的主要成分也就算了,这个心脏病药是怎么回事?吃不死人就行了吗?这完全是拿老百姓的生命开玩笑!”杨老气得满脸通红。

在没有药物临床试验规范的八十年代,维生素当感冒药这种事情并不罕见,至于这款心脏病药,则宣称能缓解早期心血管病,疏通血管,然而第九实验室检测出来,其药物中含有微量铁元素,对心脏确实有益,但这益处根本就微乎其微,更别提什么缓解早期心血管疾病了,完全是乱弹琴。

先谈理想,再摆问题,这是后世谈判中惯用的技能,对于后世那些“久经商场”的人精或许并不适用,但用在这些醉心于学问的学者身上,却是出奇得好用。

许多老教授当场就下了论断,这药物临床实验规范必须尽早建立起来。

“各位前辈,规范是要尽早建的,但怎么建,如何建,怎样顺理成章地推进,不引起反弹,就需要我们从长计议了。”李铮笑眯眯地说道。

李铮离开的小半年时间里,“无限时器官储存技术”实验一直没有突破性的进展。现在李铮一回来,这件事便提上议程了。

虽说fda给出的厄洛替尼加速审批时间是1-3年,但是只要fda确认厄洛替尼临床有效,人类基因组计划面临的困难就不再是困难。

实验室建造完毕,由各国广泛参与的,号称与人类登月计划和曼哈顿□□计划并列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就可以正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

而李铮想要这在之间,将无限时器官储存技术的项目成果赶出来。

“1号2号准备解冻。”李铮身着白色的实验室白大褂,洁白的口罩覆盖了他的半张脸,只露出两只微眯的眼睛。

“器械准备完毕。”

“测试仪器准备完毕。”

“计算机准备完毕。”

“好,一、二、三,解冻!”实验室的两个透明器皿内,瞬间冒出了不少白色的液氮气体,储藏器官上覆盖的冰霜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融。

“容器回温,温度测试12摄氏度。”

“温度测试15摄氏度。”

实验员每隔30秒报一次数据,当容器内环境达到仿真人体水平时,测试仪迅速测量贮藏器官活性。

“心脏跳动,每分钟六十下,无明显异常。”

“心脏跳动,每分钟七十六下,无明显异常。”

“心脏跳动,每分钟七十三下,无明显异常。”

孙斌报数据的声音隐隐有些颤抖,这是他参与的第一个世界级的大项目,哪怕所有人告诉他,他即将参与一项有史以来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生物学项目,但对于“无限时器官储存技术”他还是有着一种特殊的“初恋情结”。

这种情节在实验成果即将面世的时候,变得尤为明显。

十分钟过去了。

半个小时过去了。

心脏跳动正常!

实验室众人的心脏仿佛快从嘴巴里跳出来了,他们敢发誓,他们的心跳绝对比容器里那个心脏跳动地快的多。

接下来的四十八小时,他们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数据,卢学科的双手飞快在电脑键盘上舞动,一条条漂亮的数据线随着他的动作,出现在一个屏幕上。

四十八小时后,直到那两个心脏停止跳动,他们的心脏都还是保持着高频率的运动。孙斌捂着自己的胸口,愣愣地开口道:“我们……成功了?”

仿真人体环境中,心脏的最长储存时间不会超过四十八小时。

而且就目前搜集到的数据来看,小半年的储存对心脏活性的影响几乎是微乎其微,按照这种影响程度推算下去,在第九实验室的技术下,一颗心脏的保存时间可以高达70年以上。

这在严谨的文字说明上,不能算是无限时储存,但在目前科学上,却已经可以这样称呼了。

一颗心脏可以保存70年以上,卢学科根据目前国家内脏捐赠情况推算,只要一颗心脏的保存时间可以达到40年以上,那么患者需求和心脏供给便能达到平衡。

且这项技术的应用范围可不仅仅是心脏,肝脏、□□,甚至是人脑。

国际上很多生物科学家都提出过人脑移植,用人脑移植来实现人类的永生。人脑移植的技术在理论上已经完全可以实现,唯二的难题就是精密的大脑器官和大脑储存技术。

而第九实验室的这项无限时器官储存技术,完全解决了后一个难题。

“嗯,成功了。”李铮长长吐出一口浊气。

器官再生和器官无限贮存,这两项技术的联合,将是未来医疗的缩影。上辈子的时候,因为各种专利掌握在各个机构手中,哪怕是两项技术都实现了,但是临床的应用和联合实践却几乎是没有。

说实话,专利权在保障研究者积极性的的同时,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医疗科学的进步。而这辈子,他大概可以圆了这个遗憾了。

“教授,我们真的成功了?”孙斌总觉得自己还在梦里。

李铮哑然。

“你们的论文写完没,等到项目论文发表,你们的论文也可以陆续发表了,写得好的话,我帮你们推荐到《细胞》。”

“《细胞》!那个《细胞》?《cell》?!!”孙斌张大了嘴巴。

“我……我马上回去写!立刻!马上!”他猛地从座位上跳起来,拔腿就向旁边的休息室跑去,一边跑还一边回过头来,大声道:“教授,您说话可要算数啊!细胞,细胞!”

《科学》、《自然》、《细胞》生物学顶尖的三大期刊,八十年代华国上过这三本期刊的,一只手都能数的出来。

孙斌连惊讶都来不及,就已经跑进休息室拿出了写了一半的论文,一边写一边傻笑,《细胞》呢。

孟杰和卢学科站在那里欲言又止,两人的表现虽然比孙斌好了点,但内心的激动却一点都不比他少,看他们微微颤抖的双手就能看出来了。

李铮轻笑一声,“去吧去吧,剩下的,让他们善后就行了。”李铮指的他们,自然是帮忙的两个华清学子。

现在他们眼底的羡慕嫉妒,几乎难以用语言来表达。不愧是第九实验室啊。

实验数据全部整理完毕后,李铮给刘思朝通了电话,毫不客气地将论文撰写的工作推给了他,这个项目刘思朝也算是从头跟到尾的,论文撰写对他来说,不是难事。

且李铮是打算给他一个并列的第一作者的,因此包裹扔得更是毫无负担。

而他自己,则是要着手推进华国药物临床实验规范的确立。

正如他在会上所说,规范是要尽早建的,但怎么建,如何建,怎样顺理成章地推进,不引起反弹,这是需要从长计议的。

其实,李铮在决定回华京的时候,就已经思考过这个问题,过了一年,脑海中的计划也越发清晰起来。

药物审批制度,虽与生物学圈子相关,但更多的是政治方面的事情,而政治事件就要用政治方法来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