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古言小说 > 一枕黄粱梦 > 182进退两难全文阅读

许樱感觉自己在一个极温暖的怀抱里,嗅到连成璧身上干净的体味,使劲儿睁开了眼睛,这才发觉自己竟是闭着眼睛的。

倚在连成璧的怀里缓缓的吐出一口气来,这才慢慢的回过神,竟觉得浑身发冷四肢发颤,身上忽冷忽热,头重得像是有人灌了铅一般。

连成璧摸了摸她的额头,不由得眉头紧皱,“快来人,请大夫,太太病了。”

京里夜里有宵禁,就算是莲花胡同在内城,又是官家宅第,一样出不去人,就算是出去了,也没有哪个大夫肯大半夜的冒着被夜巡抓的险跑来瞧病,连成璧说了几次派人,人都派不出去,急得要自己穿官服出去找人被许樱拦住了。

“成璧,我只是偶感风寒罢了,天亮再去找大夫也没关系。”

姚荣家的也过来拦他,“老爷,太太这只是偶感风寒,不妨事的,奴婢熬了生姜柴胡汤,太太喝下去多盖被子发发汗就没事了,若是明晨再不好,去找大夫看也不迟。”

连成璧瞧了瞧许樱的脸色,摸摸她的额头,虽热却不烫手,他这才稍有些放心,接过姚荣家的递过来的柴胡汤有些笨拙地喂给许樱,许樱刚沾了嘴唇觉得有些烫,他又拿了小勺舀出一勺,吹凉了递到许樱唇边,许樱启唇喝了,虽说有些辛辣,心里却是甜极了,许是有旁人觉得这样的夫妻相亲是天经地义,她只觉得是上苍赐福。

连成璧眼眸低垂,灯光照在他脸上的汗毛上,像是为他添上了一层淡淡的光晕,这世上若是有神仙,也不过是如此模样,她许樱何德何等竟能得配如此才貌仙郎,想到这里竟有些鼻酸,只觉得前世种种不如一体忘记得好,就连心中记挂着的“报仇”“争气”也淡了,只想着能跟眼前人好好过一世也是好的。

她喝完了药汤,连成璧忙让她回被窝里睡下,又让要加了两个火盆将屋里烧得暖暖的,又拿了一条厚被子给她捂着,许樱瞧着他忙碌得额头见了汗,伸手拉住他,“成璧,这屋里热,你在外面的榻上忍一宿就是了,我睡一觉明日就好了。”

连成璧摇了摇头,“你这般我岂能离开?且在椅子上忍一宿就是了。”

“衙门里还有事呢,你若是精神不振的去了,岂不是让同僚耻笑?”

“如今临近过年了,每日去点个卯便无人管我们的去向了,翰林院早就无人了,我且请个病假也无妨。”

“你年轻……”许樱说着咳了两声,“还是莫要太乍眼才好。”

“下官谨尊娘子吩咐。”连成璧这般说着却没走,而是坐到了贵妃榻上,一副要在此安营扎寨的模样,许樱见状也只得吩咐麦穗取了被褥替他铺盖好,这么一折腾已经临近四更天了,冬天天亮得早,外面还是黑乎乎的一片,许樱瞧着姚荣家的和几个丫鬟都有疲色,哈欠不停,便让她们下去歇着了。

翠菊回到自己所住的后罩房的时候,已然困得睁不开眼睛了,一头栽倒在自己的小床上,连被子都是丝兰看不下去了,替她盖上的,“你啊,小姐的身子,偏生了个丫鬟的命。”麦穗最年长,瞧着她懒洋洋的样子颇有些看不惯。

“算命的说了,我的命是先苦后甜,我在连家的时候就打听了,似我这样的配给外面管事的不知有多少,连家的管事娘子,怎说也是穿金戴银使奴唤婢的命。”翠菊闭着眼睛说道,“麦穗姐,你就不羡慕百合姐?”

“我不羡慕百合姐,我羡慕姑娘,姑爷对姑娘多好啊。”丝兰说道,“我小的时候娘生了病煮饭晚了,祖母都要骂,我爹平素还好,听见祖母骂人就要伸手打我娘一顿,有次我娘又生病又挨打,晕了过去,他们还说我娘是装的,若非邻居家的大婶看不过去了,怕是我娘那个时候就被打死了。”

“呸呸呸!”绿萝就算平素不爱说话也听不下去了,“你怎能拿你娘跟咱们姑娘比,咱们姑娘可是金尊玉贵的命,生来就是享福的。”

麦穗听她们这般说话,心道这些个小丫鬟都是来得晚的,岂知姑娘小时候遭过的那些个罪?年幼丧父,随母亲扶灵回乡,偏不得祖母的待见,若非张姨娘生了个庶弟出来,怕是连家产都要被太太和四奶奶谋夺了去,出嫁之前那都是嘴里含着苦水熬出来的,想想姑娘也不容易,如今算是苦尽甘来了。

她自觉得陪着姑娘吃过苦的,瞧着她们也带着几分的自傲,“好了,别乱发议论了都不困吗?吹灯睡觉。”

麦穗有了这话,小丫鬟们自是赶紧吹了灯睡了,因确实是累了一个个都睡得极快,没一会儿就鼾声四起,倒是麦穗有些睡不着了,翠菊打探陪嫁的丫鬟是能嫁管事的,可陪嫁的丫鬟还有做……麦穗想到这里脸一下子红了,论姿色她比不下绿萝跟翠菊,可胜在资历深对姑娘忠心,如今姑娘未曾有孕,他日有孕了,姑娘挑来选去的也必定会选自己,到时候那怕伺候姑爷一晚,能分得他对姑娘的一分温存,她也是死而无憾了。

许樱睡醒了觉,果然是出了一身的透汗,只觉得浑身上下骚臭不已,命人在耳房备了热水沐浴更衣不说,又换了一身干净的里衣出来,这才觉得人整个人清爽了许多,连成璧则是刚从翰林院里点完卯就带着从外面买回来的点心加来了,瞧见她换了里衣外罩着俄罗斯金丝绒的寝衣正在火盆边梳头,不由得有些生气。

“你怎么竟洗澡了?不怕又着凉?”

“这屋里烧得热得很,我还觉得热呢。”许樱笑道,放下手里的梳子,替连成璧脱了外罩的黑貂毛风氅摘了银鼠的风帽,见风氅上沾了水珠道,“外面可是下雪了?”

“星星点点的雪粒子,雪不大。”

“不知山东雪大不大,那一年一冬天未下雪,第二年开春还是雪少,冬麦可是差点绝收。”

“隆昌顺的女东家未曾派许掌柜去关东收粮,想必来年不是大旱年。”连成璧摸摸许樱的头发,见因室内极暖,她又是在火盆边梳得头,已然半干,这才放下心来,竟有心思和她调笑了。

“这可保不准。”许樱挑眉笑道。

“是以山东的几家大商户,都派人去了辽东购粮,连家也派了人去,瞧今年冬天雪少的架式,开春就算是有雨,山东的麦子怕也是要贵上三成,多少有得赚。”

“连少东家竟然连这些经济学问也懂了,真不愧是少年天才。”

“我生在商家,自小耳濡目染便是曾未上心,多少也是知道一些的,总不能似有些同僚一般,连自家一年到头有没有攒下银子都算不出来。”连成璧说到这里又有些感叹,翰林院虽说是清贵,可若是家无恒产的,在这京里做这清贵的官也实在是辛苦,那些个俸禄银子还不够一家人塞牙缝的呢,免不了东拼西凑一番,才能过去这个年。

“不是算不出来,怕是越算越难受吧。”许樱也知道如今的情形,若是寒门考出个贵子来,虽说有些投田收益,若是一开始就留在了翰林院,只守着那点子在外地看起来“很多”在京里赁房子、人情随礼都不够俸禄过活,实在是紧巴得很。“今年的年礼……”

“送中等的文房四宝吧,读书人最重风骨,若是送‘重’了,怕交不下人反倒要得罪人。”

“那柳大人和别的上官呢?”

“你自己估么着送,总之以清雅为要。”

“嗯。”

许樱又歇了一天,往山东送的年礼早就送了回去,要打理的是在京里的亲朋故旧的年礼,她按照远近亲疏分了一分,却总觉得怕失了礼数让人笑话,干脆让人套车请来了梅氏帮着自己参详。

梅氏果然是久居京城的,又添了几个人,说了几家人的喜好忌讳,许樱依着她的指点将礼单子拟了出来,普通的山东同乡,无非是送些个过年时常送的礼物罢了,这些都是现成的,刘首辅则是全套的湖笔、送夫人的鲁绣、送孩童的巧匠亲手所制童玩,这些摆在金銮殿上都没说头的东西,刘首辅不缺东西,送礼也不差这一时;陆家、杨家、六叔家、杜家三位舅舅家,则是各种锦缎特产等等,又是一式一样的,让人挑不出理来。

梅氏瞧着她写礼单,连连点头,“你本就是个极聪明的,稍加点拨一点即透,我当初第一次自己置办年礼,若非有你六叔一起参详,怕是要出大丑。”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都来读手机版阅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