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古言小说 > 大宋小郎中 > 第57章 真诚的请求全文阅读

中年书生用手捂着胸口,艰难的对杨仙茅道:“你若能救得我们三妹,我严儒生感激你一辈子。今后有什么用得着的,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皱皱眉我都不姓严。”

那黑脸壮汉也郑重地艰难地抱拳拱手,对杨仙茅说:“小神医你若能救我三妹,我鲍雄欠你一个人情,可以用命来还。”

那高个壮汉拖着那根鱼竿过来,也是满脸痛苦,艰难抱拳,对杨仙茅说道:“在下余鹤飞,与三妹情同手足,你若救得三妹,我姓余的一条命卖给你了。”

矮个男人苦着脸,忍着剧痛,抱拳拱手,对杨仙茅说道:“我黄丁也是一样,我们五兄妹如出一母,若能救得我三姐,我姓黄的这条命也给你了,无论什么事,皱皱眉我都不姓黄。”

在先前,杨仙茅把他们大哥,那中年书生严儒生的手掌断筋接上之后,他们虽然感激,也说了些场面上的话,可是却没有把他们的姓名告诉杨仙茅,多少有些敷衍的意思。而现在,看见冯秋雨命悬一线,不由都动了真情。

他们五个义结金兰,刚才冯秋雨又是因为要解救熊锋对严儒生的攻击才着急露出破绽,被熊锋偷袭得手,重伤了冯秋雨。

上一次回来之后,冯秋雨指责他们几个在敷衍小神医杨仙茅,而现在,情急之下,为了取信杨仙茅,这几人都自曝了名号,并语出真诚。

杨仙茅点点头,俯身望着冯秋雨:“姐姐,我没有做过这么大的腹部手术,但是,我曾经给尸体解剖过,做过相应的练习,你是否愿意让我给你试一试,为你疗伤?”

冯秋雨知道自己中了熊锋铁砂断魂掌之后,是必死无疑的,假如这位神奇的小郎中能够救活她的性命,那简直是白捡了一条命,救不活也没有什么,只能看着老天爷是不是开眼了。所以冯秋雨孱弱的声音道:“你就放心的治吧,谢谢……”

杨仙茅马上对雷都头说:“你赶紧去找一匹马车来,我要把冯姑娘带回药铺做手术,快点。”

他现在也只能叫雷都头辛苦了,因为严儒生等几个人都受了重伤,勉强支撑,无法快速活动。冲进来的官兵正在跟庄上的家丁厮杀。

雷都头被绑了几天,又饿又渴,手脚麻软,但是至少还能活动。赶紧答应,挣扎着跑到后院,果然牵了一辆豪华马车出来。顺便还找到了一葫芦的凉水和两个白面馒头,就着水使劲狼吞虎咽的,将两个馒头塞进了肚子,这才,感到微微有些力气。

杨仙茅将冯秋雨小心地放在豪华马车的软铺上,杨仙茅问谁会赶马车。高个壮汉余鹤飞跳上马车,抓起马鞭,凌空抽了一鞭,马车往宅院大门飞奔而去。严儒生等人也赶紧到马厩找了几匹马骑着,追着直奔回春堂。

四周依旧在进行着激战,冲进来的兵士跟熊家庄的看家护院和家丁激战在一起。这些家丁并不知道它们的主人已经逃走,甚至很多家丁不知道杀进来的是官兵,因为他们穿的都是便装,脖子上戴着红丝带,还以为是强贼,因为天下大乱之际,经常有山贼杀入村庄甚至城镇,劫夺大户。

马车狂奔出了熊家庄,没什么人来阻拦。

上了大路,看见一队队官兵赶来增援,新来的官兵则都是身穿铠甲,手持弓刀。

杨仙茅发现,冯秋雨双手冰凉,额头直冒冷汗,柳眉紧蹙,不时发出一声痛苦的**,显然在极力忍受着剧烈疼痛。现在不知道她内脏受伤情况有多严重,自己能否完成这台手术。杨仙茅焦急万分,但是他拼命让自己冷静下来,脑海中迅速把华佗神医青囊经上面记载的腹部钝器伤手术相关要诀在脑海中飞速过了一遍,特别是关键细节,想好手术步骤,因为现在冯秋雨的病伤势极其严重,可谓分秒必争,如果说手术准备不充分,漏掉某个关键环节,那将功亏一篑。

但是麻烦的是,自己并不知道会发生这场恶战,不知道冯秋雨会受此重伤,在之前并没有做好手术相关准备,特别是冯秋雨内脏破碎,大量内出血情况下,止血和自体输血成为关键中的关键。

自体输血是华佗神医在《青囊经》记载的一种应对大出血的办法。就是把急性失血的伤者的血液保存后,通过专门的弯管血针将血液回输到伤者血管之中弥补失血,避免失血性休克死亡。这项工作细致而繁琐,容不得半点马虎,需要专人操作,如果自己顾得了这一头那就顾不了止血、切除破碎内脏、伤口缝补等手术,要是有一个帮手就好了。

可是找谁做帮手呢?这个人一定要胆大心细,不能见了血就昏,那干不成事。韩神医那位漂亮的女儿韩雪娥是很不错,她要是能够协助自己的话是十全十美的,因为她懂医术,尽管不懂手术,但只要自己指点很快就能领悟。但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他不愿意把这神奇的艺术就这么白白的泄露给外人。

由不得只能让父亲出手了,但父亲的医术说实话很一般,而且他不懂疮疡科,只会开药方内服,连疮痈疔疖都没有治疗过,能否胜任开膛破肚这样惊世骇俗的大手术不得而知。

他心里盘算着该怎么办,手上却不闲着,抽出随身携带的一筒银针,飞快的刺入了冯秋雨的人中、涌泉、内关等穴位,进行抗休克治疗。同时抓紧了冯秋雨的手,说道:“坚持住,一定不能睡着,我一定会救好你的!”

冯秋雨因为严重内出血已经陷入半昏迷状态,强忍着剧痛,微微睁开眼瞧着他,握着他的手,用力攥紧。

距离实际上并不算远,但是杨仙茅却觉得,仿佛过了很久很久。终于,马车来到了回春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