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里南与法属圭亚那合并之后,徐锡麟一直在推动当地的自治。
李秉衡的想法是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共和国,将来在合适的时候可以加入南华组建的联邦。
当然,这片土地实际上还是由南华来掌控,只不过避人耳目而已。
随着外高加索三国的独立,以及喀麦隆共和国的建立,似乎中国与南华都在主导民族独立的浪潮,推动世界范围的民族自治。
这当然引起了西方国家的一致反对,所以两国消停之后,仍然在施加压力。
这样一来,苏里南的独立也就不那么的引人耳目,一切都可以在幕后进行。
的确,东方两强,尤其是南华,在海外领地的统治上,一直与西方世界完全不同,使得英法一直在笑话东方人的海外控制力。
这点上面,还是老牌殖民帝国有发言权的嘛,东方两强一个是从殖民地上建立起来的,一个曾经是半殖民地,何时有资格可以参与海外殖民?
所以两国的海外领地争相独立,欧美看在眼里,不断地在背后笑话,甚至还动用地下力量来推动。
就连美国都派出了大批的特工来到苏里南,进行民族独立运动的推动与组织。
不过美国佬并不清楚,苏里南的独立其实是故意的。
苏里南虽然一直没有建国,但是第二任执政开始,就已经有了初步的政权架构。
这第二任执政,当然就是曾经叱咤一时的袁世凯。
不过他只执政了两年多就辞世,接替他的是当初李秉衡系的干将罗伟堂,虽然一度因为实行军政为美国所诟病,但是南美多国如此。
苏里南目前成了南美印第安人的乐园,这里对印第安人很宽容,允许他们成为这里的合法居民。
执政也向印第安人酋长许诺,将来苏里南独立建国后,将给予印第安人合法公民的身份。
不仅是中美洲与南美洲,就连许多的北美印第安人也争先来到苏里南。
后世的考古学和人类学专家认为认为,印第安人的祖先来自中国北方,大约是在4万年前从亚洲渡过白令海峡到达美洲的,或者是通过冰封的海峡陆桥过去的。
所以这里掌控权力的华人对他们很友好,华人与印第安人联合起来,成为了这片土地的主人。
这也是个好办法,毕竟中国移民有限,虽然苏里南成为南华的海外领土后,曾经引发了美洲华人的移民浪潮,但是毕竟华人还是太少了。
目前南美洲华人分成了三部分,除了聚居在苏里南,以及从智利与秘鲁手中得到的土地,还有就是巴西的阿马帕州。
在美洲深陷经济危机之时,1933年5月4日,端纳抵达了巴西,进行国事访问。
实际上,他这次是为了巴西的阿马帕州而来,李秉衡一直想要将阿马帕州从巴西手中买下来,这次是最好的机会。
国际金融市场完全关闭,贸易失去信贷陷于瘫痪,由于不能获得外部贷款继续支付拖欠列强的债务,很多拉美国家失去偿债能力。
玻利维亚于1931年底宣布停止支付债务,后来受到其他国家的效仿,到目前为止完全或部分停止支付外债的拉美国家达到14个。
金融信贷关系的断裂使拉美国家付出沉重代价,他们明知道停止支付外债会导致将来被排挤在国际金融秩序之外,但是这也是毫无办法。
巴西也得到了南华方面的垂询,虽然他们并不乐意出卖国土,但是眼下经济的确是太过于颓丧,急需一笔资金进来盘活。
阿马帕州聚居着10多万华人,绝大多数是在马卡帕港口,这使得华人事实上控制了阿马帕州的地方权力。
巴西毕竟人口稀少,幅员辽阔,没有办法面面俱到。
当年巴西政府甚至求清政府向巴西移民,被拒绝之后选择了日本人,现今在巴西生活的日本人就不下6万人。
也幸好日本人绝大多数都在圣保罗等地,远离荒凉的北部巴西,不然的话,只怕要引起民族仇杀,华人极度仇恨日本人,日本人也从来就不敢来到阿马帕州。
本来李秉衡的想法是直接向巴西购买亚马逊河以北的土地,但是考虑到巴西政府的态度以及今后引起的麻烦,他还是决定先购买阿马帕州。
巴西的人口与经济都集中在了南部,以及东部沿海,在北部以及西北的庞大的接近三分之二的国土上,竟然没有一公里铁路,足可略见一斑。
这事在可与不可之间,端纳虽然满怀信心而来,但是是否能够达到目的,两全其美,还要看运作的过程。
美国这个时候自顾不暇,还没有精力来顾及南华的小动作。
罗斯福上台以后,还依然没有能够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办法。
如果把1931年年底的失业者分三行一个挨一个排成队,他们能从洛杉矶一直排到缅因州的边界。
胡佛当然成为了美国政界的笑柄,可是罗斯福上台后也好不到哪里去,今年这三行失业美国人的队伍延长了,又从缅因州边界往南排到波士顿、纽约、费城、华盛顿特区,最后进入弗吉尼亚。
“我跑遍各地去找工作,可就是找不到。”一位推销员名叫伊萨克的向报纸讲述遭遇,“我沿街叫卖刀片和鞋带。有一天我走遍大街小巷,到晚上只做成一笔交易,挣到五毛钱。这样的状况一直延续到今年,也许还有好几年,因为我们看不到希望。”
在芝加哥,一个12岁的男孩子给罗斯福总统去信说:“我们有三个月没付煤气费、电费了,而且还欠着蔬菜店的账……我爸爸一直待在家里,他不停地哭,因为他找不到工作。我问他在哭什么?爸爸说,家里要啥没啥,能不哭吗?”
在宾夕法尼亚州拉特罗比的失业大军里,有个人于上个月给罗斯福总统写信说:“没有家,没有工作,没有钱。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他们停止供水。没有任何卫生保障,我们无法把孩子们收拾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
在佐治亚州的奥古斯塔,有人给罗斯福总统写了这样一封信:“我一直在吃面团子、喝白水,没有黄油,面团子里什么都没有……我甚至连张睡觉的床都没有……”
“我们这会儿没有工作,没有过冬的棉被……妻子连冬装都没有。我们可怎么熬过即将到来的寒冬呢?看来我们得一起冻饿而死了。”
罗斯福的压力很大,每天都在惶惶而不可终日。
这几天他一直为了要不要取消金本位而感到为难,左右是损失,只不过大点小点而已。
黄金大量外流,让他感到警惕,这个世界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是经济危机折腾的死去活来。
他除了日以继夜的想要不断地,还有就是想要从3
1933年7月,南华与巴西签订了协议,南华方面以高价从巴西手中购得阿马帕州,巴西方面也毫无办法,毕竟罗斯福的要求下很简单。
8月 9 日,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决定对银行采取个别审查颁发许可证制度,对有偿付能力的银行 , 允许尽快复业。
在德国,小胡子迫于还款的压力,似乎活动的更加频繁了。
李秉衡很清楚真正解决经济危机的,不是所谓的什么政策,而是战争。
也可以说,中国与南华提前备战的日子应该要学习日本。
罗斯福采取的整顿金融的非常措施,对收拾残局、稳定人心起了巨大的作用,他在整顿银行的同时,还采取了加强美国对外经济地位的行动。
从 1933 年 10月10 日宣布停止黄金出口开始,采取一个接一个的重大措施:11月5日,宣布禁止私人储存黄金和黄金证券 , 美钞停止兑换黄金;10月19日,禁止黄金出口,放弃金本位;11月 5 日,公私债务废除以黄金偿付。
但是这似乎远远不够,到1933年底,情况更加的糟糕起来,美国社会彻底被存货山积、工人失业、商店关门的凄凉景象所代替。
工业产值不足700亿美元,失业人数达到了1700万以上,占整个劳动大军的四分之一还多,整体经济水平倒退至 1913 年。
农产品价值降到最低点,农民将牛奶倒入大海,把粮食、棉花当众焚毁的现象屡见不鲜。
美国的统治阶级反对走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道路,大多数人民群众也没有接受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准备。
剩下的出路只有一条,这就是:在保存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民主的前提下,抛弃自由放任、全凭市场机制那只看不见的手自我调整的政策,大力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改变局部生产关系,那便是新政。
于是,轰轰烈烈的罗斯福新政于1934年全部铺开。
只有李秉衡清楚,这场新政其实并没有给美国带来多少实质性的改变,真正能够挽救美国的,只有战争。
德国在希特勒的领导下,开始重整军备。
由于德国重振武装,法国朝野强烈要求加强法德边境设防。
法国国会早在1930年就通过了沿东北部边境修建绵亘防线的巨额拨款,也就是后世所谓的马奇诺防线。
自隆吉永至贝尔福,全长约390公里。包括梅斯筑垒地域、萨尔泛滥区、劳特尔筑垒地域、下莱茵筑垒地境和贝尔福筑垒地域,在梅斯和劳特尔筑垒地域的最重要地段构筑有地面和地下部分相结合、适于环形防御的综合工事群。
希特勒要比后世提前了一年成为德国元首,他的种种措施,使得德国开始成为欧洲的威胁。
奥地利爆发了内战,也门与阿拉伯的民族冲突持续升级,局势似乎变得不怎么太平起来。
美国与欧洲的关系也开始变得极为恶劣,这或许是后世美国纵容欧洲爆发战争的一大原因所在。
经济危机之中,美国对欧洲商品征收了高关税,导致欧洲大陆普遍有反美情绪,并且对美国征收报复性关税以及拒绝偿还战争贷款。
因此,美国的出口额也从1929年的70亿美元锐减到去年的20亿美元。
早在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借给欧洲国家共计100亿美元,那些国家理应在战争结束后归还这些钱。
不过,从去年开始,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拖延还款,不久又干脆拒绝偿还。
这些国家的理由是美国的关税太高:如果美国人不跟欧洲人做生意,那欧洲从哪里弄钱来还美国?
这似乎成为了一个死结,美国似乎有理由支持某些野心家出来促使新的战争爆发,而且是大规模的战争。
意大利在墨索里尼的支持下,首先挑起了对阿比西尼亚的侵略战争。
在经济危机爆发前,意大利只保留下了在非洲东海岸的几个重要城市,现在,他们显然是想收复失地。
战争,是多么的美好,不仅能够促进经济,而且还能够掠夺阿比西尼亚这样的新贵国家。
很显然,欧洲默许了这场侵略。
可是,阿比西尼亚远不是后世的那个弱小国家,当初之所以没有彻底将意大利赶下海,也是怕欧洲国家比如英法出兵干涉。
既然意大利彻底的失去耐心,想要用武力来征服阿比西尼亚,那么只能给它点教训,让欧洲将战争的念头打到欧洲自己身上。
比如德国在谋求收回萨尔,这个德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以及煤铁产地。
1934年9月底,希特勒下达了一个重整军备的秘密手令,到1935年春,则公开宣布了此计划:将国防军由10万扩充到30万。
这是公开违反凡尔赛和约,它立即引起西方国家的强烈反应。
法、英、意都提出了抗议,并达成共同防御的协定,但一切只不过是停留在纸面上,从未去实施,相反在其背后倒掩盖着勾心斗角和畏首畏尾,特别是英国还中途变卦,与德国签订了一项海军协定。这也是英国“绥靖”政策的开端。
加上萨尔工业区经过全民表决回归德国,让希特勒更有理由相信,英法对德国的惧怕。
这一连串的事情使希特勒确信:这里出现的又是一帮和他昔日国内政敌一样不中用的家伙,只要他坚决、突然地把既成事实摆在这些家伙面前,他们势必束手无策,听之任之。
于是,希特勒于1936年3月7日悍然宣布废除洛伽诺公约,不顾凡尔赛和约的规定竟派出3万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并沿德国西部边界建立起防御工事。
此时,法国和英国等西方国家只要稍有动作,希特勒就会乖乖地缩回,但他们又只是满足于提出抗议,并未采取任何切实的对抗措施,这就使希特勒更加胆大妄为,加快了向外扩张的步伐。
这时,西班牙内战爆发了,德国与意大利找到了与英法等国打对台戏的机会,不顾一切的支持西班牙内战的升级。
英法默许了纳粹对西班牙叛军的支持,因为他们同样需要战争,需要战争给经济带来的极大刺激作用。
英法至今还抱着奇怪的念头,那就是希望德国能够爆发内战,希望希特勒能够对普鲁士王国的经济复苏感兴趣。
世界大范围出现动荡,战争仿佛开始无所不在。
日本也在去年开始就爆发了更大规模的内战,由于日本自身的分歧严重,导致红色武装开始逐渐的壮大。
日本红军的不断崛起,使得日本出现了三股力量并存的局面,虽然名义上日本还在天皇的领导下,但是,最主要的权柄还是落到了独裁主义者手中。
铃木千城领导的派系,得到了英法的支持,认为在日本逐渐向法西斯靠拢的时候,这个派系是阻挡日本站到英法对立面的关键人物。
一战刚结束时,英、法、德等国的经济尚未恢复,日本得到了美国工业的大量订单,丝织品和船舶大量出口美国,经济似乎看到了曙光。
但随后,欧美各国商品大量涌向日本及亚洲市场,日本货节节败退,导致了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同时,国际廉价粮食大量输入日本,加上国内市场萧条,粮食价格一跌再跌。
日本财团救助三井、三菱等大银行,在财阀的控制之下。
各垄断企业发出大批军事订货,从1931年到1936年,军事订货共达50亿日元之巨。
工厂几乎全是属于三井、三菱、住友、大仓、久原等少数财阀的。在经济垄断化的前提下,日本企业在国内市场保持垄断性高价,对外则实施低价倾销,以获得必要的外汇,购买战略资源和工业设备。
日本就这么的在监视下,完成了一个重要的突破,那就是认识到了东方两国在其中的担忧
煤铁当然是日本最为缺乏的,但是,由于日本得到美国的支持在先,似乎日本有这个实力二五仔,当然别有用途。
这是一招妙棋,也幸好博弈者的水平还差了点。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如此的不招惹德国待见,与其的痛恨着英法等国。
似乎,日本的壮况还没有到最差的境况中呢。(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