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军第四与第五集团军的后撤很坚决,并且准备在更远的后方与英国远征军会合。
如果历史还是按照它原来的轨迹运行的话,那么接下来的战局发展可能还是并不利于德国的速决战。
可是,有坦克在手的德军终于还是自己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们使用了坦克,当然,并不是集中使用,而是小股的对法军进行切割,尽可能的迟滞对方的后撤,并且给与杀伤。
而素来胆大包天的克卢克将军,则一如既往地胆大包天,他看到了坦克的效果之后,提出继续用毒气来毒杀被切割的法军,以图更快的继续突击。
当然,他自己则带着同样胆大包天的手下们想继续试验一下坦克与毒气的功效,冒冒失失的没有听从最高统帅部的指令,而是选择了狂飙突进。
历史上他也是这么干的,可这次,他却歪打正着,一下捅到了英国远征军与后撤法军的薄弱联结上。
虽然德军没有集中使用坦克集群,但是,坦克还是发挥了功效,而且,德军用军用卡车迅速的在之前强行切割出的真空地带运送军队,这才是最要命的。
英法联军并不清楚自己的一举一动全部通过电报往来被德军知道的一清二楚,德军占据着绝对的主动,甚至在局部战场,根本就是在屠杀。
西线右翼德军正在收割着英法联军的生命,他们能够达到哪一步,实在不可预料。
不过,正如李秉衡的“预言”,俄军在东线发起了突袭。
俄国遵守它的参谋部战前对盟国所作的承诺,同时为了满足8月间法国提出的紧急要求,在它自己的动员尚未完毕之前,就对德国和奥匈发动进攻。
俄国(西部边境)的波兰突出部决定了这个方向的战略。
在突出部的南沿和东侧,作好战备的俄军主力(38个半师,编为4个集团军),与同等数量的奥匈师相对峙。
另外两个俄国集团军(17个半师)则从突出部北侧和东北楔入东普鲁士,当面只有一个德国集团军,即第8集团军,辖14个师。俄国人在数量上占优势,但在技术、训练、武器装备(特别是通信设备)、公路和铁路网方面,加上随后显示出来的统帅才能方面,同盟国的优势要大得多。
与俄军不同,德军受到严密的控制。这控制是基于对敌人的运动、能力,甚至他们的意图了如指掌;信息的获取主要靠截获俄军的电讯,其次靠空中侦察。
尽管俄国人才动员了三分之一的兵力,而且明显地缺乏补给和支援部队,但他们还是于8月19日发动了攻势。
向东普鲁士的进军兵分两路,矛头均指向德国第8集团军:一路为俄国第1集团军,由帕.伦南坎普夫指挥,位于马祖里湖区(大约在东普鲁士中部,由若干设防的大小湖泊形成)以北;另一路为俄国第2集团军,由亚.萨姆索诺夫指挥,位于湖区以南。
两个集团军都受西北方面军司令官日林斯基将军协调,但是通信装备不足,参谋工作不力,车辆匮乏,加上指挥拙劣,恰恰暴露了这次东普鲁士进攻战役的一个突出特点——缺乏协调。
直到数天后,他们才能够进入东普鲁士,取得了几场不能算胜利的胜利。
之所以如此,是德军故意而为。
已经做了防备的小毛奇吓出一身冷汗,如果没有事先的布置,那么就只能从西线紧急抽调军队,这样一来,不仅削弱了兵力,而且对士气也有影响。
第8集团军的18个师有能力击败入侵的俄军,而且,防住了俄军的突然袭击之后,这种优势更加的明显。
之所以要纵敌,乃是出于之后的战略考虑。
俄军动员的后续部队将会源源不断的进入东普鲁士,这样会影响西线战局。
如果能够利用敌军的轻敌冒进,用最小的损失吃掉这两个集团军17个半师,那么,接下来就牢牢的掌握了主动,可以轻松面对俄军的后续兵力。
第8集团军可以做的选择便丰富了许多,既可以反击,也可以支援奥匈帝国的部队。
一时间东线受到的关注不亚于西线,因为,一旦能够突破东普鲁士,距离柏林只有一百几十公里。
德国想要毕其功于一役,俄国人未必不想如此。
可以预见,东线的这场战役,将同样的惨烈。
“俄国同德国和奥匈帝国有一条共同边界,延伸一千一百余英里。在波兰,形成一块二百五十英里宽的突出部,这个突出部向西突出二百英里,在西部和西北部与德国毗连,在南部则与奥匈帝国邻接。它的西部边界离柏林只有一百八十英里。它的北面是东普鲁士,这块八十英里宽的德国领土夹在波兰和波罗的海之间。俄国一次胜利的大规模进攻,就能把它同整个德国切断。”
欧事研究会的人员越来越庞大,各个军区派出了规模庞大的参谋团,加入到了讨论。
这也是一场军事的盛会,从欧战之中得到养分,总结更加适合时代发展的战略战术思想,将会使得军队更加的具有战斗力。
“奥匈帝国还有一个薄弱环节,行省加里西亚,它的富饶土地被喀尔巴阡山脉同奥匈帝国的其余地方隔了开来。东线交战国家的战略,都旨在适应这些地理条件。”
“在法国帮助下制定的俄军战略,为两种可能性作准备。如果德国先进攻法国,俄国就同时打东普鲁士和奥地利的加利西亚。另一个计划纯粹是防御性的,适用于德国最初向俄国强行推进。”
蔡锷多次与李秉衡讨论过欧战,也清楚李秉衡暗中做的布置,也开始有了一些心得。
他与蒋方震都清楚这些参谋们以及军事人才们最感兴趣的还是东线,他们想看看俄军主力的表现。
换句话说,从这次的中俄战争中得到信心的建立之后,他们便憋足了劲,等着再一次的与俄军交手。
他们都相信,将来必定与俄军还有一战,那将是倾国之战,惊天动地的一战,赌上国运的一战。
他们不能掉以轻心,所以,对这次欧战研讨投入的心血与激情都使人振奋与感动。
“我们在奥匈帝国的兄弟透露,奥军也有两个计划。一个计划是设想只同塞尔维亚打仗,把奥地利六个集团军中的三个集团军用来进攻塞尔维亚,其余三个集团军用于加利西亚以挡住俄军。另一个计划是同俄国和塞尔维亚两国作战,在这种情况下只派两个集团军进攻塞尔维亚,四个集团军则驻守加利西亚战线。”
看到蔡锷停下来喝茶,蒋方震知道他不想让喉咙过于疲劳,在连续几年的治疗后,他的喉疾好了大半,还没有完全的恢复。
说到底,他们自己也不清楚南华的中医成药是如何踏上辉煌,以及西医技艺为什么会在南华焕发出新的风采,想来跟李秉衡是大有关系的。
这次中俄战争,稚嫩的中国军队死亡人数极少,其实大部分的功劳应该归到野战医院的头上。
他们使用的药品以及医疗器械都是来自南华,中国有两样东西是完全仿照南华的,那就是教育与医学。
过去,常常有受伤士兵死于感染以及各种并发症,而有了新药之后,八九成的伤兵都能够生龙活虎的回到部队,除非出现残疾。
说到底,这场中俄战争推迟了两年才打,除了军队成熟度上的原因,也有相当一部分药品生产的原因。
据李秉衡透露,在部队里广泛使用的是青霉素与链霉素,只是这两种药品发明后,工业化生产一直没有成功,直到两年前才开始走向成熟,工业化生产可以大规模的将这些药品投放于军队。
李秉衡亲口承认,德国有了合成氨与南华医药科技的支持,将会使它的战争能力提升五成还不止,这是他诸多布局中的两大重点。
蒋方震示意蔡锷休息一下,然后接替他,将昨晚两人交流过的心得继续陈述。
“东普鲁士由堡垒地带拱卫,意在防止俄军越过波兰边境前进。沿着维斯瓦河上游和省会柯尼斯堡周围构筑了坚强的据点。穿过东部边境就是五十英里宽的马祖里湖,成为严格限制俄国进犯道路的天然障碍。”
“奥地利利用喀尔巴阡山脉,从克拉科夫经过伦贝格到罗马尼亚边境,设置了筑垒防御工事。”
“在俄国和它的波兰省之间,在平斯克这个中心的周围,都是普里皮亚特沼泽,有三万八千平方英里的沼泽地、杂树丛和几条泥土道路。”
他顿了顿,忽然露出了笑容,因为他见过那片沼泽地,知道那里的状况。
而且为了拦阻来自西面的入侵,俄国铁路的轨距比德国所用的轨距宽。边境地带故意让它成为被森林和灌木丛隔断的半荒芜荒地,未铺砌的道路下大雨时就变成一片泥浆。
由此而造成的一个结果,就是当俄军走近这些边境地区时,它的运动慢得象运货马车的速度那样。这种运输系统使已经转动不灵的军事机器无限的紧张。
当没有准备的俄军经法国坚决要求,轻率侵入东普鲁士,以减少德国对西线的压力时,事情就将更糟了。
“可想而知,俄国人将在泥土道路以及沼泽上吃尽苦头,等他们精疲力尽的进入东普鲁士的某些适合伏击战的地方,他们的命运是什么?他们吃饱了泥巴,也许不想再吃枪子,可是,德国人可不会可怜这些泥猪。”
他难得的开起了玩笑,使得气氛变得轻松许多,周围也响起了会心的笑声。
“我们来看看与老毛子们的强烈反差,德军对东线的反应。刚刚有人质疑德国没有从西线进行增援。我想告诉你们,不需要。而且,这是李先生亲自向德皇威廉二世请求的。我们提供的毒气与坦克,正是要用来对付冒失的老毛子的。”
在场的许多人都听说了德皇要将小女儿嫁给李秉衡的消息,对此并没有太过讶异,没有趁着欧战进行布局捞些好处,得到符合中国的利益,这不是李秉衡的风格。
“德国的铁路系统包括十七条通向东普鲁士的路线,可以每天行驶五百列列车;这样的系统可以在短时期运送一支庞大的军队。多条支线从干线分叉到许多边境地区,以迅速调动部队应付突然事件。”
“奥地利则造了七条铁路线经由喀尔巴阡山脉通向加利西亚,每天的运输量是二百五十列列车。”
“俄国从主要内地城市到华沙只有六条铁路线,支线也太少,没有什么军事价值。”
蒋方震扫了一眼四周,斩钉截铁的说道:“所以,放心。即便俄军还在动员,但是他们也没有能力尽快跟上冒失的萨姆索诺夫。一旦能够将这股已经进入东普鲁士的俄军吃掉,那么德军的东线将固若金汤。”
“你们都希望德军可以尽量的杀伤俄军,将来我们的压力便要少许多。照道理应该让德军吃点苦头,然后让德国统帅部改变主意,全力击溃俄国。不过,眼下态势对击败法国极为有利,所以,我们应该寄希望于德国尽快在西线取得辉煌,然后,用全部的力量摧毁所谓的‘蒸汽压路机’。”
蒋方震的分析很到位,俄军在东线并没有太多的威胁,即便他们能够对奥匈军队拥有优势,但是,与德国军队相比,素质还差得太远。
“听说俄罗斯人在谋求日本人的插手,要求日本尽快对德宣战,而且,他们似乎给日本人开出了割让库页岛以及滨海边疆区的条件。”
陈其采一直负责对日本的军备情况进行了解并作出针对性应对,所以对毛子与鬼子的密谋很清楚。
自从陈其美在李秉衡面前“失宠”之后,他就一直很低调,也是国防军中坚定的挺李派,他不想重蹈兄弟的覆辙,站错了队。
虽然国防军中并不存在倒李派,但是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并不认同李秉衡在军事上的决策,更加不满意李秉衡兼任国防军最高统帅,拥有绝对的军权,这部分人以李烈均等人为首,得到了中华复兴党内一部分原同盟会元老的支持。
陈其采很清楚,李秉衡当初要打俄国,实际上是在谋求吴禄贞等人的支持,吴禄贞站在了李秉衡一边,导致原先的倒李派分崩离析。
阎锡山就是个例子,他急流勇退谓之知机,出任了山西省长,结果搞的有声有色,下一任内阁是铁定有一席之地的。
就如当初的谭延闿,也因为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挽回当初的失误,坚决支持李秉衡,目前担任国会议员,将来有可能出任要职。
蒋方震也是坚定的挺李派,也坚信只有李秉衡,才能给他们舞台,实现崇高的理想。
“小日本鬼子动心了吧?哼,想想也是,他们急吼吼的派出军舰,贪图德国在太平洋的几个群岛,没想到刚离港就听到了德国将太平洋殖民地全部卖给南华的消息,不死心的将军舰开到马里亚纳群岛,看到五色旗才灰溜溜的拍屁股走人。”
德国交接太平洋殖民地的事情,他一直在负责整理从德国得到的军事资料,他在德国军界有一定的人脉,是个熟面孔,办理交接效率高。
众人大笑了起来,李秉衡每次都能将日本人玩弄于股掌之间,没等日本对德宣战就将德国人的岛都占了,日本想要找借口参战就要考虑一下,多向协约国要挟。
“本来他们指望从德国手里拿下那几个群岛,屏障他们的外部防御圈,在太平洋上占得先机。没想到竹篮子打水一场空,这不,现在正跟协约国扯皮呢。不给他们好处,他们是不会那么痛快的参战的。连青岛都在我们手中,他们现在只怕是一肚子的邪火没地方发呢。”
刚到场的萨镇冰大步走了过来,笑着环顾四周,这些日子,他可忙得不可开交,把他得意的不行,海军造舰计划让他一扫这几年的闷气。
得到了马里亚纳群岛等德国原太平洋殖民地,南华得到了北部岛链,北部屏障,而中国则突破了封锁,将来可以从这些群岛起步,走向远洋,制霸太平洋。
即便美国人抗议,也管不了那么多了,更何况美国人的军事基地就在南华不远,南华也根据军事共同防御条约向美国开放了几处军事基地。
李秉衡将会迎娶霍亨索伦王朝的公主,德皇威廉二世唯一的掌上明珠,这个消息早就通过德国的有心宣传传遍天下。
南华当然有理由得到这些殖民地,毕竟南华在一定意义上,是李秉衡的领地。
目前南华的领导人徐锡麟是李秉衡生死与共的战友,双方一直有着某种惊人的默契,而且李秉衡对南华的控制力也是无与伦比的。
目前南华的财团或多或少的都与李秉衡有着部分联系,李秉衡在南华的经济与政治势力都是无人可比的。
可以说,在南华,李秉衡想要君主立宪,都没有人出来反对,毕竟开创了南华这个神话的,便是这位带着他们白手起家的传奇人物。
这也是德皇威廉二世将女儿嫁给李秉衡的原因,他也在极力劝说李秉衡在南华实行君主立宪,一国领导人可以在名义上成为另一国的君主。
惊人的是,英国也在谋求南华的君主立宪,因为这样一来,中国与南华就无法合并,而且,还能使得局势发展向着对英国有利的方向发展。(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