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孙中山抵达上海,在宋教仁的建议下,随即转赴南京,江浙沪首先发起倡议,号召南方各省代表以及北方独立省份派出代表集结议事,一时间革命党人云集南京,商议成立南京临时政府。
胡汉民等人纷纷支持,他们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夺取权柄,黄兴在武汉作战,孙中山很有可能会出任新政府首脑,那么他们的地位便水涨船高。
汪精卫等人一直在攻击宋教仁,对于这个孙中山的有力竞争者很是忌惮,毕竟宋教仁能力非凡,又很年轻,他们想要占据高位,必然要搬开以宋教仁为首那一派人。
不过,眼下黄兴在武汉主持大局,而湖北军政府早在上个月就发出了倡议,让各省代表齐赴武昌,商议成立拥有统一组织架构的民主政府。
由于之前汉阳岌岌可危,各省代表讨论不出个所以然,接到南京的电报之后,军政府上下都围绕在黄兴左右,想看看他如何说法。
黄兴自己也清楚,湖北集合了立宪派与革命党人的精英人物,都有着抱负与野心,自己也是凭着多人支持才能够统帅他们,不过要不是自己有办法筹措到南械与资金,不然这帮人早就飞扬跋扈,丝毫不听指挥。
想到这里,他不禁苦笑,这些军火与资金都是谭人凤与居正等人从南华要来的,并不是凭藉自己与李秉衡的交情,不过李秉衡还是够意思的,给了自己极大的支援。
湖北军政府等人并不愿意由南京方面来统领他们,而是想要在武昌建立民主政府,所以他们之前默许了立宪派汤化龙等人积极联系袁世凯之举,他们的本意是联合各省代表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凭借革命党人的力量暂时还无法推倒有北洋军保驾护航的满清,那么只能希望袁世凯能够反正,能够抛弃满清,投入到立宪派的怀抱中来。
是的,没错,是立宪派的怀抱,不是革命党的,湖北军政府逐渐开始向立宪派人倾斜,革命党人自身的争权夺利导致立宪派人趁机掌握了控制权。
不过南方各省代表并没有让汤化龙等人如愿以偿,他们反而选择支持革命党人,也就是不愿意让袁世凯的势力南下。
南方各省尤其是湖南等地,立宪派力量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这几天到处在开会,广州也在开会,南方各省的资产阶级云集于此,商讨工商新政,实业救国的道路。
其实是南华向南方各省的资本家与地主士绅透露了南华近期的一系列经济手段,由于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南华承诺将在南方各省进行8000万交通元价值的采购,并且提供超过5000万南华元的投资,今后每年都将视情况进行采购与投资。
另外,南华还准备于今年在广州举办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提供大量南华的工业品与生活用品等,其中将大规模的展出南华的各种机械设备与技术。
可想而知,南华是想把许多产业拿到国内来,双方进行更深一步的合作,南华首先鼓励国内的民族资产阶级进行再投资,鼓励有富裕资本的国人创办实业,生产南华所急需的各种产品,采集南华所急需的各种矿产资源。
不管是资本家也好,地主士绅也好,中产阶级也好,都能找到自己满意的项目,由于有巨额采购单的保证,这几年生产出来的产品是不愁没有销路的,加上设备价格低廉,专利技术使用费也相当低廉,使得南方各省资本人士闻风而动,都想要搏上一搏。
与此同时,南华的几家银行都加大了在南方各省的融资力度,首批资金将用于支持各省的铁路修建,尤其是已经规划并且修建的西南铁路网。
南方各省也都同意由交通银行发行铁路债券,募集各省资本,大规模修建铁路,国人都知道铁路能够带来丰厚的获利,所以对于购买铁路债券是不遗余力的。
同时交通银行也开始发行公路债券,用于修建新式公路,这也使得大批有资本的国人趋之若鹜,踊跃购买。
像港口、水利设施的修建以及邮电、水电、城市电车等项目也受到了民间资本的追捧,过去满清与洋人垄断了这些行业,现在南方各省彻底开放,大规模的引入民间资本。
可想而知,在大规模修建铁路公路以及港口、水利等设施的刺激下,南方各省的经济将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不仅是钢铁水泥等建材的生产企业投资大有可为,其他的相关门类的工业生产都能赚个盆满钵满。
地主士绅更是看到将来城市发展的规模,大量的劳动力转化为工人,必将使得务农人口直线下降,他们想要保持住传统的聚财手段是不可能的了,只有投资实业,才是正途。
在这种情况下,南方各省代表在南京与武昌两地唾沫横飞,但是心思都放在了广州,这是南北双方都始料未及的。
湖北立宪派人开始做两手准备,一面继续与袁世凯方面眉来眼去,一面开始支持黄兴,原因便是他们也看出如今湖北的关键在于黄兴。
4月17日,湖北军政府接受了蒋翊武提出的辞呈,提出由黄兴继任军政府都督,并且兼任革命军总司令。
黄兴力辞,但是立宪派与革命党人铁了心的要将他捧上都督之位,他百般无奈,只好宣布就任。
他未必不清楚立宪派人的心思,如今南京方面在准备逐渐临时政府,而蒋翊武威望不够,所以他们要推出黄兴这么旗帜,与南京抗衡,这样的话黄兴与他们一荣俱荣,不然,孙中山在南京组织政府,武汉军政府该何去何从?
谭人凤不得不佩服立宪派人的权谋机变,这些人都是满腹的政治智慧,革命党人万万不是他们的对手,狡兔三窟,这帮人还真的做到了。
不过这样也好,黄兴执掌湖北军政府权柄,那么接下来就由不得立宪派人了。
谭人凤力劝黄兴,让他调湖南的蒋方震师来汉口,那样的话,就很有希望将北洋军彻底击溃,如果能够全歼冯国璋的北洋军第一军,以及段琪瑞的北洋军第二军部分人马,那么对北伐很有帮助。
“南方匪患严重,各省都忙着剿匪,以实现彻底和平,保证各省实业的开展,难道湖南不缺兵?”
据黄兴所知,蒋方震师部分兵力已经前往四川驻防,方延年部下也有部分的蒋方震师兵力,如今湖南正在编练新军是不假,但是蒋方震师全部撤出湖南的话,那么湘西等地的匪患如何解决?
“蒋方震师一分为二,半数留下来帮助张孝淮整编为湖南独立第一师,半数则前往四川继续扩编,由于兵源足够,湖南的第二师已经搭起了架子,到时候焦达峰他们回去了马上可以开始整编。至于匪患,你可能不知道,湖南现在已经没有土匪了,或者说,除了被整编的土匪,那些为患地方死不悔改的死硬分子都已经被剿灭。”
黄兴听到谭人凤这么轻松的口气,不禁倒吸一口冷气,不过想到方延年部取得的战果,倒是有可能。
谭人凤故意说蒋方震,不说张孝淮或者湘军,就是想试探黄兴的态度。
他的努力收到了回报,黄兴点头道:“那你以我的名义去电询问,是否调拨部分军队来援,他们的重火力是我们没有的,正好可以彻底压制北洋军的火力。”
虽然革命军也有各种火炮三百多门,但是大部分都是老旧火炮,并没有太大的威力,完全不能与北洋军的德制火炮相比,更何况对方近期又得到了沙俄与日本的不少火炮,使得革命军展开攻击时伤亡很大,要不是主攻的程潜部作战很有一套,换作其他部队,早就由于伤亡数字而丧了士气退了下来。
黄兴接受谭人凤的建议是有用意的,他在湖北根基不深,军政府许多骄兵悍将有时候并不买他的帐,有时候甚至还闹兵变,将来必定是要重新整编军队的,由于要抵抗北洋军的进攻,所以军队规模不断的增加,将来必定是个大麻烦。
一旦裁汰军队,那么乱兵起来闹事,加上别有用心之人煽动,势必会变成一场动乱,湖北还没有经过动乱,这种革命无疑具有危险性。
湖南、云贵以及四川等地都流了血,所以革命党人反而掌控了这些省份,这是斗争过后的成果,不流血的革命总归有点危险。
湖南等地整编与裁汰军队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需要资金,需要资产阶级与地主士绅的帮助,让南华来买单看起来是个不错的主意。
说来说去,还是个钱的问题,当初李秉衡反对孙中山与自己的几次举事,认为应该在南洋图谋发展,此后双方越来越疏远,但是此刻他当初因为革命同志牺牲而对李秉衡产生的恨意大部消散,这并不是对方的错误,从南华现在的成就来看,或许自己才是错的。
不管怎样,他在湖北所采取的态度,对湖北也有利,所以他立即让谭人凤去操办此事。
川军、湘军与鄂军已经连续进攻了两天一夜,渐渐陷入僵持,但是形势对革命军很有利,几个重要的阵地都被夺了回来。
北洋军由于要防范在暗中潜伏的敌人,不能集中所有兵力防守,又要计算着使用弹药,所以打得很吃力,对方集中了三万多人的兵力,连续发动猛攻,之前的手下败将居然能够占据上风。
其中湘军与川军作为攻击主力,总兵力为一万八千人,这股兵力打得很有章法,有板有眼,一看就不是新兵,引起了冯国璋等人的极大关注。
袁世凯在得到了冯国璋的报告后,疑虑重重,如果南华铁了心的要介入战争,那么他现在要考虑的就不是逼迫满清倒台,而是要继续躲在满清这棵摇摇欲坠的大树下,先躲过大风大浪再说。
看来这次又可以跟沙俄与日本敲诈些军火了,听到南华把手伸到湖北的消息,老毛子与小鬼子说不定会急裂了鸟蛋,现在中国内乱,哪个国家不想趁乱抢些好处,英国人被连续的耳光打得头昏脑转仍然还在图谋西藏,仍然没有放弃贪图,可见一斑。
可是南华具有非凡的先天优势,那就是同样是中国人,没有任何顾忌,从江浙、福建、广东,甚至是广西等地毫不拖泥带水的投向南华的阵营就显而易见。
现在南华成了出头鸟,成为了最大的利益获得者,自然会有列强来出头,英国人已经在号召各国公使,联合抵制南华,联合起来向南华施压,放弃在中国的某些影响各国利益的动作。
不过从南华出来的方延年显然并不喜欢当出头鸟,突袭了刘家庙军火库之后,他便带着部队潜伏了起来,等待时机。
北洋军早晚要乱,吴禄贞在北方一定会继续截留南运军火,到时候北洋军战也不是,退也不是,到时候机会就会出来。
别让我找到你的七寸,我必定一击致命。
方延年继续让徐永昌等人分散行动,继续进行外围骚扰作战,让北洋军防不胜防,分散兵力。
4月20日,张孝淮亲自带了五千人赶到汉口,这是最好的实战机会,他是不愿意错过的。
他未必没有争一口气的意思,想要在战场上光明正大的击败北洋军,以证明自己。
这次作战意义重大,一旦能够重创北洋军,那么便能顺势北伐,进入中原,与山西等地连成一片,加速清王朝的灭亡。
张孝淮猜不透李秉衡的意图,但是却对他完全信任自己,任由自己作出决断万分感动,所以,他想要更进一步,促成湖北革命军的北伐。
有了张孝淮这股生力军的加入,北洋军承受的压力更大,本来在局部战场还能占据绝对优势,但是眼下这种优势荡然无存,节节败退。
而方延年则果断的向北洋军的软肋出击,分割包围对方,并且不断的突袭重要设施,占据有利地形。
在这个潜藏起来的敌人突然从背后插了一刀后,北洋军败局已显,冯国璋仰天长叹,只能选择收缩兵力,并且逐渐后退,直到完全退出汉口。
革命军汉口大反攻的胜利,冯国璋带着北洋军残部仓皇后撤,以图再战,极大的震慑了北方,震慑了清廷,也包括袁世凯。
这让袁世凯清醒的认识到革命军的力量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之前他是想左右逢源,利用革命军逼迫满清倒台,然后由他来掌握权柄,不过,现在看来,不用他逼迫,载沣等人在看到北洋军汉口大败之后,不再提及迁都热河,而是让资政院通过了他提名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
得到了这一任命,袁世凯喜出望外,浩浩荡荡地率领大批卫队,威武而显赫地到了北京,他迫不及待的想要尽快控制权柄,尽快整军备武,来对付革命军,对付革命党人。
当务之急是尽快成立内阁,在紧锣密鼓了几天之后,袁世凯终于提供了他的内阁名单。
内阁名单是: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外务部大臣梁敦彦,副大臣胡惟德。民政部大臣赵秉钧,副大臣乌珍。度支部大臣严修,副大臣陈锦涛(辞不就)。陆军部大臣王士珍,副大臣田文烈。海军部大臣萨镇冰,副大臣谭学衡。学务部大臣唐景崇,副大臣杨度(辞不就)。司法部大臣沈家本,副大臣梁启超。邮传部大臣杨士琦,副大臣梁如浩(梁士诒署理)。农工商部大臣张謇,副大臣熙彦。理藩部大臣达寿,副大臣荣勋。
立宪派人物如梁启超、张謇都得到了位子,袁世凯的用意是想吸收他们作为君主立宪和责任内阁的点缀品,借以表示他的内阁已不同于旧的清政。
翘首以盼的北方政界人士终于看到了君主立宪制的实现,尤其是立宪派人,他们认为这是前所未有的胜利,之前与清廷的矛盾也就不再存在,而袁世凯则成为了他们的保护伞与救世主。
立宪派人之前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自从湖南焦达峰被刺案被揭露出是立宪派人想要阴谋夺权之后,湖南便陷入了腥风血雨之中,接着,广西、云南、贵州等地纷纷掀起了对立宪派人的铁血清洗,南方一个多月来已经有数万人因为立宪派的不合作而被杀。
南方如果想要彻底的让革命党人控制权柄,那么就要尽最大可能的团结立宪派人,但是立宪派人都是大人家出身,对那些泥腿子一帮贫贱之民很是不屑,不原意与他们分享权柄,所以导致了南方的动荡。
现在南方的立宪派人不是被杀就是被分化,另外一部分人胆战心惊的依附于军政府之下,南方各省彻底的成为了坚决革命的省份。
本来湖北的投降派开始力推立宪派人掌握权柄,并且暗自联络各省议员,让拥有北洋军强悍武力的袁世凯来掌握权柄,也就是将未来的总统之位许给袁世凯。
这也成为了南方动荡的一个主要原因,黄兴等人军事不利,腰杆子硬不起来,但不代表没人整治立宪派与投降派革命党人,革命军不想强硬,但有人强硬,不想杀人,但有人愿意杀,所以南方杀了个血流成河。
不过现在南方的情况又不一样,大乱过后必有大治,全部推倒才能有重来的机会,这就是南方不少省份的现状。
北方独立省份仍然在观望,这些地方与南方截然不同,旧势力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打倒的,所以当今之计,是尽早稳定南方,然后图谋北方。
而袁世凯等人,则也是致力于先稳定北方,然后再解决南方。
在北方颇有势力的吴禄贞等人,则必要除之而后快。(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