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人含恨而去,不过他们果然还是找到了葡萄牙与荷兰远征军统帅加力奇与舰队司令荷兰人阿库森斯,商洽出售那两艘军舰之事。
其实加力奇与阿库森斯对这两艘军舰的状况也是心中有数的,虽然旧了些,但是对他们还是相当有用的,只可惜没有足够的海军官兵来操持这两艘军舰。
“我们的水兵愿意暂时租借给你们,直到你们不需要他们为止,而且还是免费的,只要你们为阵亡的水兵支付抚恤以及支付一笔善后费便可。”
意大利人果然诡计多端,脑子一转,一个新的鬼主意就冒了出来。
阿库森斯心中一动,如此一来的话,正是恰当,不用从国内调来水兵,并且还要花时间熟悉舰况。
况且有了这两艘战舰,可以与南华的主力舰队决战(至少他是这么认为),战胜南华后,那么庞大的疆域势必要尽量多的军舰守护,不能再像之前的荷兰远东舰队一般全军覆没。
当前荷兰联合了葡萄牙、西班牙正在向满清施压,要求对方将之前太平洋舰队被南华俘虏后转卖的几艘巡洋舰交还给他们。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满清政府向来是软弱无能惯的,他们都以为可以乘机威吓讹诈,捞回那几艘军舰,或者敲诈点军费出来。
“不知道这两艘军舰的售价是多少,价钱对我们很重要,老实说,清国正准备将原本属于荷兰太平洋舰队的军舰交还,舰艇太多了也不好,您说呢?”
婊子养的荷兰人,德维耶死命的在肚子里咒骂,“这么说来,贵方对这两艘军舰是兴趣不大了?想必清国交换的那几艘战列舰可以轻易击溃南华舰队吧。”
狗娘养的意大利人,阿库森斯老脸羞红,这明摆着是指出即便有那几艘巡洋舰加入,也无法战胜南华海军,当然,意大利人的那艘“比林”号虽然是战列舰,但是只不过是放大了的老式装甲巡洋舰,显然与真正的战列舰无法相提并论。
不过这两艘军舰仍然让他无比心动,“比林”号可以拖住对方的一条一万两千吨级装甲巡洋舰,而这样的话,本方舰队的胜算就大了许多。
南华的军舰太少,打掉一条是一条,单舰无法对抗,打群架总可以吧。
“我们是军人,不会买卖,这些问题还是留给该操心的人去操心吧。”
德维耶本来也没指望对方能立即拍板,毕竟钱掌握在背后支持的财团手中,这就要靠阿库森斯等人去说服他们各自的上级,或是交给名存实亡的殖民地总督了。
如今看来,对方明显是有些心动的,这样的话,基本就成功了一半,要知道,军方的意见还是很重要的,而且对方也迫切的需要战争的胜利。
英国人与法国人为了支持这场战争,投入了不少资金,这点意大利人是清楚的,就像他们在背后撺掇意大利在巴尔干攻击奥斯曼土耳其一般无二,对方在军费提供上还是很慷慨的。
英国人是最渴望葡荷远征军能够踏平南华的,因为他们实在是被南华背后捅刀子捅够了。
云南、缅甸与印度阿萨姆邦烽火四起,很大的部分是南华在背后捣乱,直接或者间接的支持这些地方的武装。
他们在西藏被牵扯了大量的精力,清军仍有两个标的兵力在藏西继续清剿叛乱土司,四川矿务总局的护卫武装以及温生才的私人武装也在西藏各地拓地垦荒,修理道路,看样子是要在西藏大展拳脚。
1906年七月,满清政府以“四川、云南两省毗连西藏,边务至为紧要”,决定设立相当于省级建制的川滇边特别行政区,以赵尔丰为川滇边务大臣,其辖区东起打箭炉,西至丹达山,南抵云南维西、中甸,北至青海玉树。
温生才曾经亲自至打箭炉会晤赵尔丰,帮助他在川滇边实行改土归流,废除土司制度和寺庙特权,对发展藏区农牧业、手工业、交通邮电业和文化教育事业颇有建树。
赵的改土归流政策并不是一些海外藏人说的那么残忍,总的政策是恩威并用,他和钟颖军击溃了四川边境的藏军和白马青翁独立政权。
当地老百姓(康巴人)不喜欢藏政权对他们的高税盘剥(整个清王朝时期,中央政府对西陲改土地区的征税都是象征性的,如一个土司(改土后为县)管辖下的大面积土地,每年不过几只牦牛,十几两银子而已),基本上是拥护中央改土政策的。
其结果是,许多清军未到的边远和交通困难地区,当地头人纷纷派人来表示愿归顺中央,比如白马岗地区(即今墨脱县)和洛隅--下查隅地区(即今印占中印边境东段以南的大部分地区)的头人都派人来要建郡县。
熊成基与倪映典两人带着两个团的兵力散布在门隅--洛隅--下查隅地区(即今中印边境麦克马洪线以南九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以及印缅边境的阿萨姆邦,不断的围杀当地亲英的土司与喇嘛,打击叛乱武装,袭击英国殖民军据点,已经成了气候。
英国人在侵占印缅边境的阿萨姆地区以后,并入印度殖民地,并遣员去门隅--洛隅地区招抚,遭土著头人拒绝,于是采取怀柔政策,在阿萨姆边境修公路,企图深入这一地区。
但由于此地区地形异常复杂,高山密林,纯粹的原始状态,始终未把羁縻区域扩大到此地区的纵深,只能在靠近阿萨姆边境线附近收税,建立起勉强的统治。
如今熊成基不但牢牢的控制了这一地区,而且还用两个山地营打进了阿萨姆邦,掠夺当地殖民者与贵族阶级的财富。
温生才亲自赶到成都与刚刚到任的赵尔丰会面,希望可以说动他通过他向满清朝廷上奏,尽快建立西康省。
“金沙江以东十九县,尚能归附,改土归流如此顺利,皆兄之声威所致。巩固西南国防,维护疆土不受外人侵犯,此乃洋人乱华以来少有的壮举。以我看,需尽快将当前我等所制之地建省,若朝廷担忧英人施压,或可将该地改为自治区。”
“如此,兄长数年来之功方能尽收果实,尘埃落定,功绩载入史册。否则,兄长久不在藏,当地贼人死心不改,又生事端,恐怕又有波折。”
温生才对他很是客气,除了锡良,他最尊崇的便是赵尔丰,两人在打箭炉等地同甘共苦,很是投契。
赵尔丰心中一暖,想到当初温生才带着护矿队帮着改土归流,很是吃了不少苦,知道他也是个热心边防国事的,慨然笑道:“当初几年吃的苦如今总算是有回报,打箭炉一带固若金汤,我们占着宁静山,钟颖坐镇拉萨,边军程凤翔部进军察隅(该部越过了后来的麦克马洪线),这数千里江山得来不易,岂能轻易放弃。”
边军进入察隅后,在当地进行了树立界碑,建立政权的活动,但活动范围只限于察隅,没有涉及珞瑜地区。
温生才笑道:“我让在察隅开矿的护矿队开进了珞瑜,将来西康建省,必要将此地纳入,怕那英人作甚。”
其实温生才急着想成立西康,一是尽快将这块土地与西半个西藏分开,巩固几年来的努力,二是想让西藏的边军与川军尽快集结到西康,而拉萨等地由钟颖带着的川军与护矿队(也就是熊成基的部队)驻守。
如此一来,将来满清垮台,西藏的形势不至于失控,到手的果实不至于就这么拱手让出。
原本历史上1911年驻防西藏川、边军发生混乱,纷纷离队回家,达赖十三唆使藏人驱逐汉人官员,一时占领已设治的太昭(工布江达)、嘉黎(拉里粮台)、硕督(硕般多)、科麦(桑昂曲宗)、察雅5县和未设治的波密区,留在川边的旧边军守住瓦合山脉,保留了澜沧江流域以东地区。
1917年西藏地方政府又大举进攻,于1918年攻下昌都,后进军察雅、贡觉、宁静、武成、同普、德格、白玉、邓科、石渠等县,在“停战协议”中将上述各地划归臧军占领。
一招失误满盘皆输,如果现在就控制局势,将来把主动掌握在自己手中,那么不仅西藏地方政府无法死灰复燃,整个西藏可以顺利纳入版图,少走几十年的歪路。
麦克马洪线,那就成为历史吧。
熊成基之所以急着使用山地营在阿萨姆地区打击英国人的殖民统治,一是牵制英国殖民军入缅的兵力,二是想尽快用当地的资源进行补给,实现珞瑜等贫瘠之地的改土归流。
1826年,英国人进入阿萨姆地区,迫使缅甸签订《杨达波条约》,将阿萨姆割让给英国,英国派总督进行管理。
从此,结束了傣族对阿萨姆地区长达600年的统治,阿萨姆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行省。
夺取这一地区,将来这里的傣族人可以拉拢过来,加入到大中华的一部分之中,这也是李秉衡提出的大中华民族理念又一步试验。
这一地区的北部刚好与西康接壤,东北部离攀枝花并不遥远,而东部则与云南、缅甸接壤,可以说拿在手中,刚好可以凭借这三地进行广泛联系,加快发展与开发。
这里的石油与煤炭资源也是将来攀枝花基地的一大供给地,攀枝花基地正好缺乏这两样资源,只要修通道路,还是值得的。
“张荫堂当初欲以儒家封建伦理、纲常礼教取代藏民族的伦理习俗。以开启民智为名试图民族同化的政策,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西藏僧俗的民族自尊心,加深了民族矛盾。”
“对不服之武力当以强绝之手段对付,但是各方部族以及各地藏民纷纷归附,这些人当要利用起来,给予尊重,扶植他们对付那些英人的死忠分子,不肯归附中央政权的野心土司喇嘛。”
赵尔丰在川边地区实行改土归流,采取高压强制手段,先后取消了明正、德格、巴塘、理塘等地区的大小土司和昌都、察雅等呼图克图的政治地位和特权,废除西藏地方政府派官管理瞻对的权力,于这些地区分设道、府、州、县,派官治之,而所派流官尽皆汉人,将藏人排除于外。
同时,赵尔丰在推行新政改革的过程中不尊重藏族人民的宗教和风俗习惯,强行限制喇嘛剃度、庙产征税,强迫藏族子弟学汉文,要求废止传统葬仪、改变着装、采用姓氏等,引起藏族人民的强烈反对。
这些都激化了民族矛盾,使用强力手段固然有针对之处,也有必需的原因,但是长治久安的话,还是要缓和民族矛盾,分而化之。
在这一点上,温生才还是赞同李秉衡提出来的大中华民族理论的,敌对与仇恨是无法长久下去的。
赵尔丰也知道他的话发自肺腑,乃是真心实意为西藏事务出谋划策,当初他对温生才也是多有猜忌,但看他从不插手四川富庶地区事务,一心帮助自己在藏边改土归流,也为他的光明磊落而折服。
况且如今南华是出了名的喜欢给英国人找麻烦,朝廷如今是多方仰仗南华出手,所以也乐得让温生才大展拳脚。
“西康若是能建,当用谁为地方总领,英人可不会善罢甘休,我如今督抚四川,西康不能无人啊。”他虽然性情暴躁,但是也有心计,想试试温生才的本心。
“钟颖便可,两标川军正可分一标与边军一同治西康,我可让矿务局的兵丁协助拉萨川军震慑西藏叛乱分子。”
赵尔丰面无表情,心中却是多了些认同,他果然不是在为自己谋利,而是就事论事。
从这点看,西康若是能成,自己当年的心血不不至白费,史书上也有自己的浓重一笔,他是个喜欢声名的,正对他的脾胃。
沉默半晌,答道:“英人于缅甸、阿萨姆被牵制,如今建西康,正当时候,我便上奏朝廷,看准还是不准。”
言简意赅,肚子里却开始盘算如何运作,可以使得朝廷作出抉择。
“川军大部在藏,如今新军第十七镇新建,不知可否代为向李光华进言,供应些军械?”
这便是他的条件了,温生才知道这次没有白来,以赵尔丰的性子,必然支持西康建省。
当然,这个西康省,是要靠实打实的武力打出来的,乘着英国人在远东的控制力处于低谷,必须利用好这个机会。
云南片马,英国人一直在往这里调兵遣将,想将这里的抵抗势力肃清,然后回头解决掸邦之乱。
熊克武带了一个团的兵力到了云南后,一直没有与英军进行大规模的战斗,都是点到即止,不让英国人产生警惕。
过于艰难的补给线使得弹药储备必须越多越好,防备可能的大战。
集结到云南与缅甸边境的英国殖民军已经有六千多人,英国在缅甸的第十七殖民师大部通过密支那到了前线。
熊克武内心深处是很想打好这一仗的,由于没有经历过战火的洗礼,手下的这支军队还不能说是真正的军队。
南华陆军的战绩使得他们早就卯足了劲,憋足了一口气想证明自己不比别人差,他们能击败英国军队,这里也可以。
熊克武是个老成持重之人,要打就要打有把握的仗,只要能够储备足够的弹药与物资,将是他与正面的英国殖民军决战的时刻。
英国人对南华方面的小伎俩烦不胜烦,偏偏又发不出飚,自己不吭一声的进入云南,想夺取滇西,而对方也不吭一声的进入云南,几个月下来不停的骚扰,已经有将近两千人伤亡。
“他们的战略意图往往无法去猜测,这是南华一贯的风格,永远琢磨不到他们下一步将会做些什么。葡萄牙人与荷兰人正准备向他们展示实力,而他们居然还有闲暇来这里捣乱。”
英国人普遍对南华的这种做法无法理解,却不反省一下自己几次三番的在云南与西藏等地制造事端,不断的派军队在这些地方践踏中国的主权。
他们除了向满清施加压力,其他的什么都不能实现,拦在他们面前的,只是反抗他们进入的“当地暴民”,无法以政治的手段去解决他们。
熊克武一直在给手下的官兵灌输大公无私的思想,因为他们这次前来,是没有任何名义的,即便战死,也只能当个无名英雄。
他们不是在为满清打仗,他们是在为民族打仗,牺牲了,也只是一掊黄土,一个毫无意义的名字,甚至于可能埋骨异国他乡,无人问津。
他们当然没有这么高的境界,许多人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民族观念,正需要好好的震荡已下头脑。
“我们是为民族而战,也许我们是一支无名之师,但是历史总会记得我们,我们付出的鲜血不会被我们的民族遗忘。”
熊克武坚定的看着周围的官兵,粗着嗓子说道:“南华方面发来电报,如果我们的兄弟牺牲了,那么南华将会将牺牲的士兵带入英烈祠,让国人都知道你们的功绩。”
“还有,我们也会得到南华的勋章,我们可以得到抚恤金与伤残补助,我想我很有必要为大家详尽的解释一下,让大家明白这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对于能进英烈祠,官兵们纷纷鼓起掌来,当然,最让他们感动的还是熊克武逐条解释的士兵福利与保障。
这让他们明白,他们是在为民族而战,而民族,也不会忘记他们。(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