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玄幻小说 > 龙起苍茫 > 第246节 军国民主义全文阅读

陈友仁对于自己成为李秉衡集团的一分子,是没有预想到的,所以他一直保持了浓厚的兴趣,目前看来,李秉衡所作的每一件事,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他说的话,也不是无的放矢,隐有含义。

所以,他对李秉衡要对程潜说的话保持了相当的兴趣,因为,他能猜到李秉衡是想将程潜拉入集团。

对于一个素未谋面的人,能够取信于他,并且使他为己卖命,除非领袖群伦之人物,否则,没有那么简单。

伍连德告诉自己李秉衡有两招是最常用的,“以利诱之,以理动之,以恩义感之”,常使人防不胜防,没想到身为律师的自己,居然就轻而易举的着了他的道。

“北洋六镇使用之南华步枪,不过是南华军中淘汰武器,况且北洋并无自身生产能力,就连弹药都要受制于南华,所以清廷不敢大批列装。此前他们将江南制造局痛快让出,不过就是为了让制造局可以自造南华武器,凭借他们股东的身份优先供给,从而大规模装备。”

“眼下他们只不过装备了两镇的南华步枪,要等江南制造局能够自造,只怕要一年半载。而南华军中都已列装此种半自动步枪,就连味根与锦帆在川西南拉起的队伍,都已全部装备半自动步枪。”

程潜端坐着,保持着军人坐姿,脸部表情肃穆而郑重,但眼神却变得炽热起来,熊成基等人的队伍去年以来不断往藏边地区扩张势力,很是消灭了几个给英国人当走狗的大土司,别人不知道他们的战力,但他是清楚的。

前两年熊成基等人是打的西南矿务卫队旗号,经过朝廷认可的团练性质武装,上下活动后获得允许配合赵尔丰攻灭西藏叛军并且在西藏各地开矿屯垦,不断地以实战来锻炼队伍,虽然西藏叛军战力低微,但能够见见血也是成长。

赵尔丰1908年升任驻藏大臣兼任川滇边务大臣后在打箭炉驻兵,改设打箭炉为康定府后又设登科等府,加强清政府对西康的控制。

1909年挫败进攻巴塘的西藏叛军,并乘胜进入西藏,收复江卡、贡觉等四个部落地区,更越过丹达山向西,一直到达江达宗,距离拉萨只有六天的路程,达赖喇嘛逃往英属印度。

赵尔丰上书请求乘胜平定西藏全土,并建议在藏区推行革教易俗政策,由於担心其举措过激,为避免事端,清政府没有允许,之后又收复了三崖。

本来打算在今年收复瞻对、波密和白马岗等地,但清廷已经决意让赵尔丰出任四川总督,熊成基等人等于没了限制,不用再顾忌赵尔丰,可以迅速在西藏打击土司扩张势力。

“想必味根他们有了如此利器,可以看守川西革命根据地,又能在西藏打击英国人的走狗,将来民族英雄之列必有他们一席之地。”李燮和适时的开始了一唱一和。

程潜的秉性与能力,他也是极赏识的,如果能够拉到他们的阵营,再对即将扩编的新军第十七镇加以渗透,那么能够最大限度的掌握这支四川唯一的军事力量,四川旦夕可定。

程潜胸膛微微鼓起,前几天他参与了袭击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这么几个惊天动地的大事,自豪感充斥心间,作为军人,最渴望的就是保家卫国,开疆拓土,在对外战争中取得荣誉。

可是在第三十三混成协,他只是作为一个潜藏的革命党人,与一干志同道合的同志时刻准备着革命,但是李秉衡等人的所作所为,这几天李燮和向他介绍的针对英国人的前后不同手段,让他深感佩服,仿佛看到了一片新的天地。

“还有,你们使用的那种过山炮,只怕洋人都没有,打得又快又准,能在多种地形杀伤敌人有生力量,也能摧毁敌人不是很坚固的工事,倒的确是个宝贝。”他是个城府极深的人,虽然不苟言笑,但是脑子还是转的蛮快的。

对方向他表明了态度,像熊成基等人的军队才能装备新式武器,因为他们是李秉衡的嫡系,那么新军第十七镇呢?

他迅速的转换了话题,开始讨论熊成基军的重火力来。

他不仅是在推托,也是在试探,是以讨价还价的方式在试探,李秉衡脑中迅速的闪过清晰的念头,而且,他也有潜台词,那就是有一支像熊成基那般装备的军队,并且也是那么的信任,他是愿意成为这支军队的一员的。

也许程潜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这的确是个突破口。

“味根他们的装备,其实还没有达到南华甲种师的标准,目前他们只装备了105毫米的榴弹炮,也就是你们常说的山炮,过山炮倒是口径齐全,61毫米的,80毫米的,120毫米的都有。北洋六镇每镇有火炮54门,36门榴弹炮与野战炮,18门过山炮,味根他们的火炮数只怕是他们的两倍还不止。”

“北洋大量缺乏重机枪,也就是你们常说的机关炮,每镇都是镇属机关炮队才有重机枪,味根他们以师为编制,从连级开始就已经装备了基本可以代替重机枪的通用机枪,每团都有大口径重机枪十余挺,光看步枪没什么,但看重火力,北洋六镇随便哪一镇都不是味根他们的对手。”

他的每一句话都在程潜的脑中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波,让他几乎晕眩,就是这样的军队,可以击败荷兰人,击败英国人,可以支持熊成基他们在西藏镇压叛军,维护边疆,即便当个无名英雄,但也值了。

望着李燮和与温生才等人,李秉衡身边的确人才济济,脑中忽然闪出前些时英国军队在云南片马的惨败,只怕也是这些人所为。

温生才看似平庸,但能够让熊成基所部这么大的目标在川西发展数年,对地方控制严密,居然没有人捅到满清朝廷,并且能够运动朝廷上下,让这支武装可以以公开的形式出去镇压西藏叛军,弹压地方,在西藏开矿修路,怪不得赵尔丰这样的人物都对温生才礼让三分。

对,他们都有一个舞台,是李秉衡给了他们舞台,让他们有用武之地,眼神不由自主地看向这个让他心生敬意的年轻人。

“听说颂云兄准备购买武器,以为新军第十七镇筹备,味根他们换装下来的整师军械,部分装备了西南几省的护矿队,还剩下少许,你们要就先拿回去玩玩。若是觉得好,那便跟练才下单子,让你们用最少的钱买最好的武器。我也准备捐助一笔军资,就让你们军需之用。”

从怡和洋行等英国人手中抢到了大批的资金与物资,拿出来做做好人还是有必要的,而且,他也不会白出钱,捐军资不过是为了安排亲信进入新军第十七镇,为将来做准备而已。

眼下最要紧的就是加强对这支军队的渗透与控制,争夺立宪派、不合作革命党以及满清死忠分子在这支军队中的话语权。

“如此,我便却之不恭了,其实我从前只以为你并不热心革命,竟与满清大员结交,向北洋出售武器,眼下看来,并非如此。他日若有差遣,只管言语。”

看着他凛然洒脱,不由暗赞几分,连忙答道:“新军第十七镇乃是将来全川之关键,不瞒你说,我们已经派了人进去,尽可能的掌握统兵权,若是颂云兄能够抓住兵权,将来革命起事也多了几分把握。”

程潜心中一凛,对方竟然不知不觉间已经有了动作,但听他口气,好像革命起事并不遥远,顿时觉得责任重大。

也不言语,只是详细询问南华军中诸事,这也是他最感兴趣的,的确,南华当年先败荷兰再挫英国,辉煌一时,也成为了许多中国军人的圣地。

甚至,是神秘之地。

云南,陆军讲武堂内,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讨论。

1909年8月15日,云南陆军讲武堂正式开学,高尔登为首任总办(校长)。学堂开办之初,分步、骑、炮、工四个兵科,设甲、乙、丙三班。课程仿照日本士官学校加以调整而成,分为学科、术科两项。

讲武堂聘用了一批国内武备学堂毕业生和日本士官学校中国留学生任教,到今年为止讲武堂已为云南新军输送中下级军官600余名。

地处边疆的云南,因国防需要,计划建立新军两镇。1909年2月,云南新军编成一个镇,被授予第十九镇的番号,官兵总计为10900人;与此同时,全省巡防队也改为营制,共62个营,第十九镇与巡防营官兵总计约3.5万人。

新军的编练迫切需要新式军官,因此开办陆军学堂以培养人才,势在必行。云南陆军讲堂是清末各地创办的讲武堂中最为重要的一所。

蔡锷刚刚赶到云南陆军讲武堂没几天,这次他准备在新军第十九镇中出任协统,在等待接任新职的几天里,他开始总结他的战术思想,并且对南华的军事理论进行研究。

1904年初,蔡锷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归国。先后应聘任江西随军学堂监督、湖南教练处帮办、广西新军总参谋官兼总教练官、广西测绘学堂堂长、陆军小学总办等职。

年轻英俊的蔡锷,脚穿长统靴,腰挎指挥刀,每天扬鞭跃马,威风凛凛,指挥练兵。他讲解精辟,技艺娴熟,要求严格,深受官兵敬佩,被赞誉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云南陆军讲武堂这块地方,不仅紧靠着昆明城内中心一颗耀眼的明珠—翠湖,而且还由于其绿树成荫、湖水清澈、环境幽雅、鸟雨花香,更使之成为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

这里的环境使得蔡锷倍感舒心,多日旅途劳顿,喉咙也有些不适,在日本留学时喉咙留下了病根,一到冬天就痒且咳,才来了几天,稍加修养竟好了许多。

今日与李根源、顾品珍等人争论的,乃是关于改革军制与“军国民主义”等主张。

在日本,蔡锷一面如饥似渴地学习军事知识,一面苦苦地思索拯救中华的途径。

“我认为中国之所以国力孱弱,生气销沉,主要由于教育落后,思想陈旧,体魄羸弱,武器粗劣等原因造成的。若要改变上述弊病,必须实行‘军国民主义’。”

“那如何才能实现‘军国民主义’?你说不尽快以军国民主义普及四万万同胞,则中国必亡?”

骑兵教官顾品珍问道,他在被别人说动之前,必先要追根问底,彻底的心悦诚服后,才会接受别人的不同思想。

“欲建造军国民,必先陶铸国魂,至于国魂如何铸就,我也没有详细的思路,这个你们要同意,我们就好好议议。”

“国内到处编练新军、改革军制成了热潮,把练兵作为救国第一要义,不过要真能救国,那为何英国人这次出兵片马,我们这里连个响动都没有?”

“尚武不仅需要刀剑,而且更需要精神,御侮不仅需要枪炮,更需要国魂。不仅国民的素质要提高,我们军人的素质也要提高。英人犯我边境,正好用来做演讲,使士兵们明白何谓国耻,何谓军人的辱。”

“我国数年之内若与他邦以兵戎相见,与其孤注一掷之举,不如采取波亚战术(指游击战术),据险以守,节节为防,全军麻痹对手为主,俟其深入我掌握之有利地形设伏,断他后路,乃一举歼除之。”

顾品珍笑道:“不错,前几天英国人连着吃了几个败仗,便是因为不适应地形,又被断了后路,左冲右突,每次都受创深重,若不是从缅甸派了大股后援,只怕那两千多人连五百人都剩不到。”

李根源却是对这些战况知之甚详,“熊锦帆昨日让人来给信我等,让我等帮忙招募民壮,帮着运输军需,要不是道路艰难,只怕英国人要惨败而归。”

他1904年留学日本,先后毕业于振武学堂与士官学校。早在1905年就加入同盟会,前年回国后任云南讲武堂监督兼步兵科教官,同时也是同盟会云南支部长,云南的同盟会联络与活动主要都是他在牵头,熊克武这次请他帮忙,也有李秉衡与云南将来的实力派们搞好关系的意思。

云南陆军讲武堂在原本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先后出了二十多位上将,多位元帅,其中朱德朱老总与叶剑英元帅便是出于此处。

本来是争论军制的,一听顿时炸翻了窝,不停的追问李根源所知道的情况。

“刚开始之所以没有大打,就是因为他们不想自身损失太大,毕竟护矿队并不能与正规军相比,只不过武器精良些,又无火炮,主要是打袭扰战。”

喝了口水,又怕众人催他,急忙说道:“熊锦帆到了滇西后,连战连捷,2000多英国军队被打残了一半,只是因为缅甸密支那来了大批的英军,才放过对方,没有加以全歼。即便如此,打死打伤英军只怕也有一千两百多人。”

兴奋的笑了笑,又说道:“从会理等地到滇西路途艰险,补给着实不易,要是补给充分,只怕来增援的英军也能吃掉他们。”

这时从外面蹭蹭冲进一人,只见他身材高大,相貌魁梧,直荡荡的喉咙里已在喊道:“可是在说打英国鬼子?”

等他进来,见平日里要好的几人都在,不好意思地笑笑,用他那又大又厚的手掌拍了拍李根源,问道:“快说说,那帮英国鬼子能全歼吗?熊锦帆他们准备怎么打?”

“侠如,如今不是补给接济不上嘛,他们也打不了大战,只能牵制对手,听说护矿队一部已经攻入缅境,英国人正急得跳脚呢。”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以性格直爽闻名的李烈钧,1909春到昆明任云南讲武堂教官兼兵备提调。不久接任陆军小学总办(校长),曾暗中协助同盟会云南支部长李根源在学堂和军队中宣传反清,进行革命活动。

“英国人不急得跳脚才怪,他们连对手是谁都不知道,只以为是复兴公司的护矿队,到时李光华一赖不承认,英国人到哪里去找事主去?真是被打了还只能忍气吞声,活该。”

蔡锷笑道:“英国人是活该,不过到时还是拿清廷出气。你们看看,前几日的汉口暴动,英国人被狠狠扇了几个耳光,全世界都在看他的反应举动,若是不找回场子,今后恐怕日不落帝国都要被低看几分。”

李根源大笑道:“跟英国人么,正要无赖几分才行,你正经与他交往,少不得要讹诈你,这样的人才不吃亏,就跟做人一样。”

蔡锷正色道:“这复兴公司的护矿队到底硬气,居然敢攻入缅境,实乃大快人心之事,上海、汉口,还有云南,英国人处处劳心,疲于奔命。我说吧,只怕那汉口与上海之事南华在其中乃是主谋没,哪有这么巧的事情。”

当然,英国人也不是傻子,也知道是李秉衡在给他们找麻烦,但偏偏又没有证据,当然没有证据也没关系,大英帝国说的话就是证据,只是刚刚与南华建交,便要兵戎相见,实在滑稽。

其实英国人也是理亏在先,暗中帮助荷兰人,又资助葡萄牙人,支持联合远征军,在粤汉铁路等问题上给南华施压,双方不仅明里较劲,暗地里也在不断的交手,就看谁能玩得过谁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