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玄幻小说 > 龙起苍茫 > 第241节 英国入侵兰芳的起源全文阅读

满清政府的海关关税,首先是用来作为还款与赔款的,如庚子赔款与《马关条约》中所签署的需要赔偿给日本的四亿两白银,然后剩下的关余在进行其他方面的款项分配后,所谓的关余才交给满清政府。

目前看来,如汇丰一般老大胃口将关税保管权的大部分攥在手中,这是不太现实的,最好的结果就是“利益均沾”,每人分一点。

毕竟这需要当年庚子赔款的八国点头应承,尤其是日本鬼子绝对不愿意让南华平白无故的得了好处。

1月18日,才半个多月,手脚麻利的华资银行与满清度支部、邮传部就完成了交通银行的改组成功,基本框架得以确立,其他细则将会逐步完善。

速度之快,效率之高,这在金融史上是相当罕见的,而且满清朝廷也是少有的意见统一,办事效率高到了极点。

由于之前的铺垫已经早就完成,所以改组才会那么的顺利,这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当然,满清贵胄也好、官僚地主也好,他们反而支持光华银行在交通银行尽可能多的占有股份,有三个原因。

一是光华银行实行银行保密法,对客户绝对负责。

二是光华银行被允许参与汇丰银行的破产清算,它手中还有那200万英镑的欠款,他们都指望光华银行能够弥补他们的损失。

三是自从汇丰银行倒闭后,外国银行出现挤兑潮,许多存款都得不到兑现,这极大的损害了洋人银行历来安全稳妥的形象,许多官僚地主甚至是京城的王公大臣,纷纷将钱款与重要物事存入光华银行在各地的分行。

这是李秉衡设的一个局,众多的先手将所有人都套了进来,最后受益最多的当然还是他。

为了酬谢盛宣怀这次的功劳,满清朝廷这次破例允许中国通商银行以手中的南华元作为追加股本,也在交通银行的股份上占了一大块。

李秉衡的光华银行业凭借这次危急救难能够得到允许对交通银行持股,实际上满清朝廷也希望能够将南华这个目前相当强势的盟友拉到身边,用来抗衡列强的盘剥。

这实际上还是便宜了李秉衡,加上他在中国通商银行与四明银行以及其他银行中的股份,他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英国人对于满清政府趋于“无限”满足南华方面需求感到非常的恼火,满清从南华得到了一整支舰队之后,英国人更加心急如焚。

不仅是从经济上,现在南华开始插手满清的军事与内政,这是个危险的信号。

英国不乏有远见的政治家,对于南华越来越昭然若揭的野心保持了清醒的头脑,要求对南华采取强硬措施。

甲午战争后,满清海军实力大减,英国当时对中国海军重建计划不出以援手,则当时远东各势力势必会加紧对中国的侵略,他们又不敢同各国交恶,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人帮助扩充中国的军力,则是维护自己利益的最好方法。

这样既能使得满清政府依赖于他们,顺便给造船工业捎带些订单,又有经济利益,又有特权的巩固,一举数得。

汇丰银行是他们的特权纽带,如今这个纽带不复存在,那么,从头重建已经难如登天,各国虎视眈眈,南华黄雀在后,一切的一切都对英国人极为的不利。

1月19日,以载沣为首的清廷统治集团正式对外公告,由于汇丰银行业已倒闭,中央及地方之盐税将存入交通银行。

这个交通银行,当然是改组后的新交通银行,这是中国内政,当然轮不到外人来多说什么。

盐税担保外债,始于1895年的瑞记借款。其后1898年的英、德续借款、1901年的庚子赔款借款、1908年的英法借款,均以盐税作为部分担保。

但是,盐税的征收和债款的偿付仍属满清政府权限,如今满清政府突然来上了这么一手,实在让

不过列强震惊莫名的,是美国银行团的首先便是支持,这犹如晴空霹雳,炸响在欧洲上空。

四国银行团其实并不如表面的那样和谐,尤其是汇丰银行倒闭后,各种暗中的手段,私下里的活动,层出不穷的龌龊事情已经无数。

早在1908年的湖广铁路借款上,美国银行团就已经受了英法两国不少气,只是为了“利益均沾”,得到在华特权,并且在铁路上面获得权益,只能忍气吞声。

当初德国和英国争夺粤汉铁路借款趋于激烈时,正逢塔夫脱就任美国总统。

塔夫脱政府一上台就着手推行“金元外交”政策,中国是它所瞩目的一个主要目标,而争夺铁路借款权就是它的入手处。

英、法、德三国财团从互相争夺走向协商、妥协,并且在湖广铁路上开始形成三国银行团,引起美国的深切注意。

为了干预美国资本加入湖广铁路借款,美国政府加紧推动一些银行联合起来,建立对华借款的银行团。

以摩根公司为首,包括坤洛公司、第一国民银行及花旗银行在内的美国银行团正式成立,从而开始为争夺铁路利权向三国银行团发起进攻。

这便是四国银行团的由来。

当然,1909年6月,军机大臣兼粤汉铁路两湖境内段(简称“湖广铁路”)督办大臣张之洞,与德,英,法三国银行订立《湖北,湖南两省境内粤汉铁路,鄂境川汉铁路借款草合同》。

这便是后来“铁路国有案”的由来,也是满清政府垮台的病根。

1896年5月,张之洞上谕修筑粤汉铁路,主张官督商办,但清廷自行向美国借款,美方更规定中国在50年后还清债款,方可收回铁路管理权。

但此举激起粤、湘、鄂三省绅商强烈不满,最后为从美国手中赎回路权,清政府付出了高达675万美元的代价。

粤汉铁路于1900年7月动工,但在在修筑长沙至株洲一段后已经资金不足,湖南粤汉铁路公司虽然通过发行股票筹的831万银元,但仍入不敷支。

原本历史上,走投无路的粤汉铁路公司最后只好在1909年与德国、英国、法国的银行团签订《湖广铁路借款合同》,借款550万英磅,利息五厘,以修筑余下路段。

但是如今的结果却与原本历史大相径庭,南洋财团与华南财团联起手来,由光华银行组建新的银行团强势入主粤汉铁路公司,并且承诺向德国西门子等公司,美国的摩根财团融资,这才将粤汉铁路抓到手中。

当时美国人将川汉铁路的修建权也归入到了湖广铁路一并谈判,不过,川汉铁路后来成为光华银行领导的南洋财团的盘中餐,也是一大意外。

川汉路是西南的大干线,英、法、美三个帝国主义强国窥伺这条路,要求承办,不是一天了。

四川人民都希望以商办来杜绝帝国主义的掠夺,但川汉铁路公司上层的腐败与筑路工程的迟缓,却给帝国主义与清政府以勾结、插手和掠夺川汉路的机会。

当初李秉衡看准了这一点,分化了正在激烈争吵的四国银行团,取得了德国银行团与美国银行团的支持,使得英法两国进一步控制中国铁路利权的阴谋破产。

德国与美国的银行团其实只是被英法两国利用的对象而已,所谓的四国银行团,不过是英国为主导,法国为帮凶的利益团体。

原本历史上,清政府提出可把张之洞与三国拟订五百五十万英镑借款增加到六百万英镑,其中三百万英镑供粤汉铁路用,三百万英镑供川汉铁路用,美国可占川汉路借款额之半数,即一百五十万英镑。

但美国仍不同意,坚持须与四国平分借款,并在人员与材料上享有与英、法、德三国完全同等的权益。

后来,由于英国有意削弱德国在长江流域的权利,转而决定与美国合作,同意了美国的“原则”。

德国人也好,美国人也好,都清楚英国人只不过把他们当棋子,只是没有办法可想。

为了从南洋财团手中抢回粤汉铁路与川汉铁路的修建权,英国人与法国人一直在逼迫满清政府。

四国驻华使节接连唆使满清政府采取强硬办法,压制民间拒借经款行动,并要求从速签订正式借款合同。

同时,四国政府又各自支持本国银行就任用工程师,承包铁路长度等等权益,在巴黎进行讨价还价的谈判,力图取得最大限度的份额。

当然,他们主要的精力集中在了对当时的兰芳发起战争上面,南洋财团聚集的资本相当庞大,使得列强除了逼迫满清政府取消铁路商办政策,也妄图从根本上灭绝南洋财团。

这便是英国入侵兰芳的由来,当时所有的人都为这一突如其来的战争而感到困惑不解,英国人向兰芳不宣而战,也成为了许多华人的不解之谜。

只有李秉衡清楚,正是他的两步棋逼迫,使得英国人眼看几年来的心思就要白费,所以才悍然发起战争。

只是他们不走运,以为兰芳这个一帮乌合之众建立的国家仍然只是那个用几千人的军队就能横扫的弱国,即便之前荷兰人已经品尝够了失败的苦果,他们仍然掉以轻心。

倒霉的英国人成为了李秉衡蓄意已久的牺牲品,也成为了最大的国际笑柄。

英国人前后在婆罗洲以及苏门答腊投入了十余万的兵力,虽然大部分是土著军队,但是还是有一定的战斗力的,但是在兰芳的先进武器与处处占得先机的军事理论面前,还是碰的头破血流。

长达几个月的战争,使得英国人投入的军费开支大的惊人,又没能从兰芳取得战争赔款,没有得到任何好处,最终只能接受兰芳出钱购买沙巴与沙捞越的体面下台方式。

可以说,兰芳立国前后的几场战争对南洋以及国内的局势有着无比深远的影响。

惨痛的失败彻底的打灭了英国人凭借武力征服南洋财团的野心,使得他们只能坐到谈判桌上,玩弄他们的老本行,用政治手段与外交讹诈来挽回损失。

他们想豪赌一场,结果连裤子都输掉,如今能够捞回条内裤,遮掩自己的颜面,也是聊胜于无的自我安慰。

不过南华如今却强势无比,既然你们无法发动全面战争,无法用武力来彻底征服南洋,那么南华就敢挑战他们的底线。

法国人之所以与南华开始“友好”的合作,也是在之前的战争中被吓破了胆子,既然动用十万人都只能饮恨而归,那么他们在远东就很有必要要跟这个崛起的“暴徒国家”搞好关系。

德国银行团在南洋得到了许多的权益,这些权益足够使得他们在南洋财团进入粤汉铁路公司与川汉铁路公司上让开道路,况且他们也想利用南洋财团在长江流域跟英国人真刀真枪的干上几回,他们也好在后面捡现成的便宜。

而美国人则情况相当的复杂,美国银行团对南华的支持并不像德国人那样的实在,所以李秉衡与摩根财团联起手来,不仅争夺在银行团中的话语权,还致力于打击花旗银行,争取使得在华的银行团彻底的以摩根财团为首。

花旗银行曾经在一战后短暂的依附摩根财团,可见他们并不是摩根财团的对手,加上最近光华银行与摩根财团联手收购它的资产与股份,对它的影响极大。

英国人一直没有放弃过对湖广铁路的努力,眼下他们的当务之急便是尽快的完成汇丰银行破产清算,重新建立侵华金融机构。

当然,之前四国银行团仍然在伦敦与巴黎进行激烈的谈判,确立夺回中国除了东北地区以外所有地方铁路新建利权的策略。

去年的5月到11月,正是他们高潮迭起的谈判阶段。

但是12月份的股灾与汇丰银行倒闭,使得这一谈判迅速的变成徒劳,对他们尤其是英法两国的银行家们都是一大打击。

不仅如此,这次李秉衡从汇丰银行劫案中得到的债券便有无数,这些并不是废纸,可都是实实在在的钱。

尤其是铁路债券,满清政府根据各条铁路借款合同发行的铁路债券,是借口修筑铁路而向各国财团借款所发行的债券。

这些债券汇丰银行部分都在各个股东的保险箱中与银行地下金库中,甚至许多银行与个人都将铁路债券存放在汇丰银行的地下金库中。

这次光铁路债券,就专门成立了清点小组,花了几天的时间,清理出了详尽的数目,大略有四百一十五万英镑价值的债券。

这笔收获令李秉衡喜不自禁,因为它们立即就可以派上用场,而且,一年多前靠着逼迫渣打银行而得到建立的大英银行终于有了走到前台,开始尽情表演的机会。

通过大英银行的居中冲抵,大量的债券可以光明正大的走到前台,到时领取利息,偿付本金,都可以做到毫无痕迹,无法让人抓到什么把柄。

即便华人手中有大量的铁路债券,也不是稀奇事情,在1908年《津浦铁路商股有限公司招股章程》中就提出:“此路所经土地,倘该业主有愿入股不领地价者,请督办大臣折合银数,知照公司,付给股票,权利与银股同。”

这一条款无形中对这笔铁路债券的转移是有帮助的,能够不成为废纸的还是废物利用的好,大把的银子以及权力,可不能轻易放弃。

可以说,英国人过去的数十年处心积虑的谋夺中国人民的血汗钱,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又重新吐了出来。

英国人在最近几年可以说是最倒霉的,流年不利,接二连三的遇到悲惨事故,实在让闻者落泪见者伤心。

在南洋,英国人并不太受欢迎,原因便是李秉衡出于某种目的,并没有真正的公开英国人向兰芳发起战争的原因,而是故意的抹黑英国人,让他们披上“侵略成性的霸道帝国主义”外衣。

这很大程度上凝聚了人心,使得南洋的爱国主义教育大行其市,民族凝聚力与自信心增强了许多。

公债对内发行,需要国家的稳定信用,与民众对国家的信心,而南华逐步的使得公债的发行变得相当的顺利,民众踊跃购买,而不是如满清一样,在没有正规代销债券的金融机构情况下只能靠政府机构进行一些惨淡的销售。

甲午败绩,使清政府深信武力的大规模现代化刻不容缓,新式军队的操练,对中央及督抚来说,俱为额外的财政负担。

这些非常支出,远远超过了清政府财政负担的能力,甲午战后中国财政的特征,是“出入平衡的长期破坏”。

清政府费尽心力,谋求增辟财源以应急需。而清政府一开始并没有利用国债来缓解资金压力,而是采用增加税收和大举外债来弥补财政赤字。

这无疑是在自讨苦吃,饮鸩止渴。

去年清政府与美法英德四国银行团草签了《币制实业借款合同》,借款总额为1000万镑,用于改革币制和开发东三省的实业。

本来列强成功的迫使了满清政府稀里糊涂的答应借1600万英镑的款项,但是600万英镑的铁路借款已经是彻底泡汤了,如今这1000万英镑的币制改革与在东北兴办实业的借款,也变得希望渺茫起来。

交通银行的改组与最近一系列的公告与措施,成为了列强银行团尤其是英法两国的银行家们心中的痛,挥之不去。(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