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玄幻小说 > 龙起苍茫 > 第201节 全面战争从上海开始全文阅读

上海,我来了。

与两年前的那次不同,这次是光明正大的坐着豪华大邮轮过来的,而那次是偷偷的坐着小船到的,这中间似乎也代表了一些什么。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依照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上海在1843年开辟为中国五个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开埠后的近代上海迅速成为远东最繁荣的港口和经济、金融中心,是近代亚洲少数的国际化大都市之一,被称为“十里洋场”。

很多人认为如果上海并不是被强行用武力开埠,也许就不会有眼下这么繁华与发达。

不过李秉衡却不这么认为,如果作为一个独立大国的东海岸对外枢纽,承上启下的国家贸易中心,那么上海的繁荣绝不仅仅如此,而是更加的兴旺。

当然,这些有一个共同的前提,便是华人建立一个全新的统一的国家,并且励精图治,矢志富强。

堪比列强国家大港的上海港商船来往,络绎不绝,放眼望去,如云层堆积翻滚般在港口海面上起伏,汽笛鸣啸,烟囱黑烟千道,直冲天际。

与往年不同,今年运往上海港的机器设备多了数十倍,南洋将进口的大部分机器设备转运到上海,以各种形式入关,一部分秘密运往内地,一部分以民族资本家进口的名义进入各家厂房。

今年已经比去年同期新增开设厂家一千两百多家,全是各式全新先进机器,也有许多南洋出产的设备。

今年光是温生才以四川矿务总局的名义向兰芳进口的各种设备就有上千万两白银之多,随着西南几省矿山开发加速,以及川汉铁路的正式开工,给四川、湖北等地带来了大量的需求,也刺激了几省工矿机械设备厂、小型炼钢厂、轧钢厂等工厂的大量开办,对设备需求更是进一步增长。

温生才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的扶助民族资本,帮助相关民族工业的开办,就连盛宣怀也是对他另眼相看。

国内情况太过复杂,也是在太难为他了,李秉衡叹着气想道。

与他们的船同期到港的是从斯里巴加湾出发的装有南华出产的机械设备的万吨巨轮,这一期的都是棉纺与染整工厂设备,不过虞洽卿与张静江跟着江浙财团一道已经前往婆罗洲,双方目前将启动更大规模的合作。

之前在缫丝与丝织等行业取得的巨大成功的江浙财团对南洋的信心倍增,尤其看好棉纺与染整行业。

即便是英日等国对国内缫丝业与丝织业想尽办法的压制,并且对方在税收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但采用了南洋出产设备的江浙财团还是依靠低廉的成本,实惠的价格,将各国尤其是日本的生丝商人打击的溃不成军。

当年胡雪岩与洋人在生丝上斗法的旧事也被许多人拿出来重提,也有着雪当年耻的意思在里面。

可以说南方的生丝业就是毁在了洋人与买办手中,当年连生丝的定价权就垄断在外商手中,胡雪岩只是个例,代表着民族资本家想要夺回在生丝业上的话语权,不过,没有雄厚的资本,没有现金的工厂设备,这一切都是空谈。

这次李秉衡到上海来,未必没有存着商战的念头,想看看是这个时代的洋人与买办厉害,还是后世的许多经验与理论厉害。

走在繁华的外滩,鳞次栉比的外国建筑,衣着光鲜的外国人趾高气扬的路过,眼睛里满是对华人的鄙夷。

李秉衡摇了摇头,上海的确是繁华,但只是洋人的繁华,华人并没有受益多少,肥的不过是那些汉奸走狗买办阶级。

民族资本虽然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不过洋人却从多方面限制,机械设备也好,融资也好,甚至华人开办的银行与钱庄都要受到洋人的挤兑陷害,李秉衡曾亲自体验过四明银行的艰难。

清政府虽然在发展民族工商业,骨子里却从来没有看得起民族工商业,仅仅把它当成一个工具,当成“摇钱树”,因此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更加举步维艰。

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国家作为后盾,在自己的国土上投资实业,致富乡里,也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不然,上海只会更加的繁华,而不是仅限于外滩,仅限于租界。

虽然南洋有诸多分支机构与办事处,乃至各家商会在上海,李秉衡并没有让他们派车过来迎接,而是带着一行人行走在外滩,领略外滩的繁荣。

温生才的船载长江中开的慢,还未到上海。李秉衡嘱咐倪怀礼让船上下来的要往四川而去军官们自己去寻地方闲逛,或采买东西,仅带着几人往上海商务总会而去。

往关外去的那部分官兵们已经转了船,稍事休息后便会直接北上,所以并不知道与谁同船。

而为四川的熊成基部训练的官兵们却知道了李秉衡也与他们同船,所以兴奋之下有些拘束,一路跟着也不敢高声说话。

听的可以四处玩耍,诸多年轻人都兴高采烈的四散去了。

在坤甸训练了一年多,这些官兵们的思想与意识完全跟在国内时有了许多的不同,就连境界与民族自信心都是高了不少。

尤其是自己的军队将荷兰人与英国人都打得一败涂地的事迹,让他们每每热血沸腾,每一次战例都是耳熟能详,许多战斗英雄的事迹更是成为了他们津津乐道的谈资。

无形中,南华国民心中对洋人没有了多少敬畏与顾忌,随着教育与宣传的深入,国民的生活习惯与卫生习惯也开始有了改善。

秋瑾等人在坤甸等地宣传推广的新生活运动收到了奇效,在兰芳逐渐向大国靠拢,南华建立后更是昂首雄霸南洋之际,南洋的华人心中也开始有了学习西方礼仪甚至是恢复汉唐古礼的想法,卯足了劲要不再被洋人看扁,争一口气。

南洋的精英阶层更是开始酝酿重建华人的各种礼仪道德体系,以及改良华人代代相传的传统文化。

新成立的文化部就是在这一种思潮下所诞生的产物。

至少在坤甸,不像上海一样,洋街都是宽敞平整,干净清洁,而一入中国人居住的街道,则狭隘拥挤,秽污不堪。

这次随行的有李燮和、乔欲寰、喻培伦、夏才林、方唯生、何不计,方唯生是李秉衡亲自挑选并且培训过的,也在他身边待过一段时间,对钢铁冶炼很有天赋,而何不计则是化工专家,这次来也是有着让他唱一出大戏的意思。

到了商务总会,让夏才林带着手下也去闲逛,只留了几人守护

夏才林让人去长江航运公司打探温生才的船何时到港,自己则带人去采买生活所用物品。

这长江航运公司是后来南洋在宁绍等几家国人自主创办的船运公司基础上创办的,李秉衡私人也入了不少股,也是南洋华商与江浙财团的心血。

温生才便是这家航运公司的股东之一,负责重庆、汉口与上海等长江流域的航运事务。

1877年,轮船招商局收购了旗昌轮船公司的所有产业,包括船只、码头和位于上海外滩9号的办公大楼,成为规模最大的轮船公司。轮船招商局与2家英资轮船公司—怡和洋行和太古洋行达成协定,共同垄断中国水运。

由於在制度上落後於对手,英资轮船公司不久重新占据了主导地位,并不是像清政府吹嘘的那样,仿佛轮船招商局已经与英国轮船公司并驾齐驱,成为长江航运两大巨头。

近年来随着长江航运公司的横空出世,以先进的轮船与码头设备,低廉的运输成本逐渐攻城掠地,抢夺轮船招商局与英国轮船公司的市场份额。

内行人都清楚,明年将是南洋的造船业一个井喷的初期,整体产能将会迈上一个台阶,所以英商方面心焦不已,将长江航运公司视为头等大敌。

怡和与太古两大洋行横行长江数十年,如今遇到了强劲对手,而且对方又有南华国的背景,不像以前的宁绍轮船公司等小公司一般好对付。

而且今年在长江航运公司的刺激下,轮船招商局开始了董事会选举,股东在轮船公司管理权上进一步得到加强,管理也进一步的得到改善,这又是一大让英国人郁闷无比的消息。

不过,他们并不清楚,轮船招商局向南洋订购的十余艘货轮已经接收,不日便可加入到内河与近海航运序列,进一步打击英国人的市场。

要不是南洋的造船厂产能不够,远洋货轮基本都是满足南洋自身需求,三五年后,恐怕产能可以大幅度提升的南华可以将万吨轮成批的卖到国内,彻底打击日本的远洋航运。

眼看着江浙等地的民资工业兴旺发达了许多,南洋的许多公司也在这里开办工厂,外商与买办们却无法明着对付,就像当初针对抱成团的四明银行背后的宁绍富商一样,无从下口。

之前英美烟草公司等西方卷烟商在华夏大地的大溃败让许多洋商心中有了阴影,如今又有南洋的机器设备、糖、橡胶、煤油、电器产品等在大陆畅销。

凡是在中国占有大量市场份额的产品,南洋都会有相应的针对方案,明的也好,暗的也好,不折不扣是个搅局者,偏偏还无法奈何他。

如今搅局者将南洋搅的一片混乱,许多国家的经济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可以预见,一旦被南华民主共和国控制了整个南洋,那么许多的重要商品就要被他们垄断,到时候仰人鼻息,受控于人。

比如奎宁、橡胶、棕榈油、贵重木材,以及咖啡、茶叶、烟叶、甘蔗、椰子等物产,尤其是南洋盛产的许多可以入药的物种,将使得一大批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走高,利润却全部被南华赚取。

到时候随着南华国在南洋的大规模开发,许多依靠南洋作物与矿藏的洋商日子将更加的难过。

当然,李秉衡早就想腾出手来收拾在中华大地上吸血的外国政府与商人,趁着现在还没有彻底沦落,提前设法,还能有希望不使中国经济命脉被列强彻底掌控,刺激军阀割据乱世出现。

南洋已步入正轨,就像当年的苏联有美国帮助发展工业一样,德国与美国大量的资本、技术、人才、设备进入南洋,帮助南华建立庞大的工业体系。

他只是指定了将来几年工业与经济、政治几方面发展的方向与路线,并且留下了一些详细的策略,就可以放心的在中华大地上搅局,搅一个大大的局。

南洋基础薄弱,只是钻了个空子,荷兰前所未有的虚弱,欧洲气氛前所未有的紧张。

英法等国分身乏术,也无暇在向欧洲收缩势力的同时自己抽自己耳光,不远万里的在南洋来上一场大规模战争。这一来一去的成本也是要的,更何况他们从开始的低估到现在的高度重视,已经将南洋视为难以征服的力量。

针对英法国内流行的说法,眼下要征服邪恶的南华民主共和国,必须要出动二十万以上的联合远征军,出动包括五艘战列舰在内的大舰队。

当然,这不过是无稽之谈罢了,就是德国也没有力量与资金去组建二十万人的远征军。

“全面战争?”德皇威廉二世讽刺的大笑道,“现在已经晚了,这个小家伙已经有了能打疼人的小拳头了。”

虽然不久前这个小兄弟让自己难堪了一回,并且作为德国想掌控它的回报与抗议,小兄弟很是不知轻重的跟英国人谈妥了许多争议点,并且向英国人发行了以亿英镑计的国债,这点让他很是恼火。不过他还是一边检讨自己再一次的鲁莽,一边想小兄弟伸出安抚的手,支持对方在满清问题上的话语权。

另外,德皇还亲自致电李秉衡,要求购买南华国债,并且向南华提供大额不带折扣的贷款。

“他们还得起,绝对有钱?那些华人都富得流油,尤其是美洲华人的反哺,还有清国那廉洁的表层底下游动的一大群富可敌国却藏富到令人作呕的大鱼们,他们总算可以不让他们的资本放在那里腐朽、贬值,开始向南华转移,我应该祝贺他们,英法等国用武力用金融手段用诡计无法从他们手中大笔夺取的,现在他们自己向南华输送,并且资本变资本,富上加富,不用再藏富,不用提心吊胆,南华保护私人财产的合法性,并且几年来用行动证明了这一点。我说了这么一大堆,其实我想说的是,我们德国也能从中获益。因为,南华的工业体系有我们的心血有我们的大量投入,我们是朋友。”

“因利益以及高昂的利润而结合的更加紧密的朋友。”他高声的补充了最后一句。

的确,这些德国银行团都看得到,也清楚南华拥有的潜力,他们的确需要资本、人才、技术以及设备,这些德国有,也不用担心他们的还贷能力。

“狡诈的英国人将会再次懊恼的发现,他们以为用几亿英镑就能彻底掌控南华共和国?控制这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可笑之至,他们忘记了当年与他们打交道的广东十三行了吗,那可是拥有数亿马克资产的大家伙,这么多年下来,许多新的财阀已经崛起,那个又穷又弱小,工业与经济落后无比的国家,向来就不缺乏富可敌国的财阀。南华是个好地方,那些财阀不会错过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的。”

不仅是德国人,资本严重过剩的美国人也是如此,他们的金元外交便是出于此处,而且资本多了也有坏处,那就是资本所有者挖空心思的想让这些资本快速的钱生钱。

跟投资实业比起来,贷款吃利息无非是一道捷径,这也是国际通用手法。

走在金融街上,望着熟悉的花旗银行那片旗子,李秉衡嘴角隐蔽的牵动了一下,不为人知的是,最近他的办公桌上以及随身携带的许多文件中,便是跟花旗银行有关。

当初利用标准渣打银行在远东、印度等地区陷入困局,而设局恶意收购渣打银行除欧洲外的全球资产,这是他穿越后扇动的最大的一次蝴蝶翅膀,在那次设局中,渣打银行损失惨重,沦落成为三流银行。

香港与上海的分行被那时候的兰芳收购,成为复兴银行绝对控股的银行,改名为大英远东银行,仍然是使用英国人的脸面,暗中渔利。

那次与摩根财团、花旗银行有了密切的合作,正因为如此,摩根对他相当青睐,而花旗银行背后的斯提耳曼家族和洛克菲勒家族也没有再继续为难兰芳系在美国的投资与金融手段,有了这些巨头出面,李秉衡许多见不得光的手段可以顺利的施展,这实在是意外之喜。

可以说,当初没有那一步棋,就没有摩根等财团的支持,失去美国那招棋,也就没有今天的南华,或者说,没有那么顺利就在几年内发家,有了今天的格局。

为了不引火烧身,李秉衡与摩根结成了战略同盟,复兴银行取得了第一国民银行的部分股份,并且酝酿在飞机公司上进行合作。

而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则是汇丰银行,当然,花旗银行成为了一个很好的枪手。

摩根财团也是贪婪的,不过李秉衡有信心把他们的目光放在别人身上,而其其他财团比摩根更加的龌龊与卑鄙,这也是他选择摩根财团的原因。

针对汇丰银行的行动,即便是摩根财团内部也只有几人知晓。

对列强的战争,在上海,迈出了第一步。(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