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战俘
七月二十九日,我在袁棘、方灵等人以及两百名亲卫的陪同下,来到了鹿门山下的原蒙古军营寨。自忽必烈撤军后,这里便成为了我军关押战俘的集中营。整个集中营分为东、西两营,其中,东营关押的是蒙古族、西域色目族战俘,西营羁押的则是元军中的汉人战俘。
进入营寨,在守卫将领的带领下,我直接来到西营中最大的一间营房。
或许是因为我的龙袍十分显眼之故,刚一入内就引来了无数目光。我毫无表情地四下看了看,这些目光中大都充满着恐惧和麻木,在见到我时,明显又出现了好奇的神态。
经历了一百多年异族统治的北方汉人,尽管不乏有张世杰、何去尘这样的不屈之士,但大多数人对于宋朝的归属感已经淡了许多。
营房虽大,但里面的战俘众多,显得十分拥挤,味道也极为难闻。这些战俘们东倒西歪地坐着或者躺着,即便是见到我这个宋朝皇帝,也没有人站起身来。
随同我进入的守军将领怒喝道:“皇上在此,还不大礼跪拜。”
不过,似乎没有什么用处,这些战俘们依旧没有起身。
我伸手制止了这位将领的下一步动作--鞭型,平静地言道:“你们想回家吗?”
“回家?”一众俘虏的眼神已经告诉了我,想,他们非常想。
元朝也好,宋朝也罢,似乎就那么回事了,但家却是每个人心中永远的牵挂。
沉默片刻后,最里面的一处角落中终于传来一个声音:“想,我想回家。”虽然我看不到是何人在说,但却可以听清,而且还能听出,说话之人的年龄并不算大。
“要回家不是不可以,只需要回答朕提出的几个问题。”我朝发出声音的角落看了看,用平和的声音对那人说道,“朕是汉人,你们也是,你来告诉朕,为何你要加入蒙古军,帮助异族来攻打我们汉人呢?”
那个声音略微停顿了一下,似乎想了想,才结结巴巴言道:“这,这个嘛,皇上,小的家贫,从军只,只是为了能吃顿饱饭,至于其,其它的也没去多想。”
“恩,朕听见了。说话之人,站到这边来,一会朕便让你回家。”我指了指门前左边的位置,继续道,“还有谁,谁想回家的?”
有了带头之人,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
“皇上,小的也想回家。”这个说话之人就在我眼前不远处,所以我能看清。只见此人站起身道,“皇上,小的虽说是汉人,但自打娘胎里出来,就只知道当权的都是蒙古人,小的家中没有其他男丁,所以被迫从军,而从军之后,就得听从上司的指挥,打不打仗,和谁打,都不是小的说了能算数的了。”
公元1234年,蒙古灭金,北方之地尽归蒙古国,这第二个说话之人年龄也不大,约莫二十多岁,出生之时其家乡就已经处于蒙古人的统治之下了。
“好,你也站到那边去。”
这刚刚说话之人也不知是祸是福,从我的神态上看不出任何端倪,硬着头皮走了过去,和第一个出声之人站在了一起。
第三个起身说话之人显然认识刚刚那人,对着我行了个礼道:“皇上,刚刚那位李兄弟说得是,小的出生后就只知道自己算是蒙古国之人,从军也只是为了温饱。”
我淡淡而道:“你也站过去吧。”
“是,皇上。”
除了这三人出声外,营房里又是一阵沉默。
“既然你们都不言语,那今天就到这里,你们好好想想,朕明天再来。”我停了停道,“来人,给这三位换衣,让他们吃顿饱饭,并发给路牌和盘缠,吃完后就可以自行离去了。”
那位守军将领道了声“是”,便让人带着三人离去。
走出营房,方灵道:“哥,要去东营看看吗?”
“不去了。”
经过东营时,江万载问道:“陛下,这些蒙古俘虏如何处置?”
“襄樊两城的城墙损坏严重,就让他们去劳动改造吧。”
“劳动改造?”方灵愣道,“什么意思?”
“啊?呵呵,这些蒙古士卒总不能白白浪费我们的粮食吧。”我笑笑道,“让他们先做苦力,其它的等以后再说了。”
江万载接着又问道:“如果蒙古人不从呢?”
我冷冷地“哼”了一声道:“杀无赦。”
第二天,我再次来到鹿门山。刚到门前,就见昨日那位姓李的战俘在门外徘徊。
“咦?这人怎么还未离去?”我自言自语道。
张全一道:“陛下,末将这就去问问。”
“恩。”
不一会,张全一回来道:“陛下,那人说他还有几个老乡也被关在里面,想和他们一起返家。”
“是吗?朕知道了,不用管他,走吧。”
我走进昨天的那间营房,这一次所有战俘都站了起来,其中一位读书人模样的俘虏上前一步,向我行礼道:“皇上,小的曾经是书塾的一位先生,名叫鲁达,承蒙大家推举,作为这一屋人的代表向皇上作答。”
“鲁达?鲁智深?”我暗自笑了笑,道,“那你说吧。”
“皇上,自从一百多年前金人入侵后,小的等人之先祖被迫沦为金国之人,三十多年前,蒙古人赶走了金人,小的等人又被迫成为蒙古国之人,然,小的等人乃是汉人,这点确凿无疑,皇上请看,屋里之人都是黑眼黑发,大家出生后,只是从父辈嘴里得知,我等先祖都是宋朝之人,因战争之故沦为了他国之人,到了小的这辈人,自出生时起,便是蒙古人在统治,是以加入的都是蒙古军。皇上,小的等人大都是为了混口饭吃,至于和皇上作战,也是不得以而为之,还请皇上见谅。”
“鲁达,你能代表这屋里所有之人吗?”
“回皇上,小的可以。”
“那好,朕再来问你,在北方,你们汉人的地位如何?”
鲁达道:“皇上,大多数汉人,也包括原金国之人,地位都是十分低下的,虽然官府没有明说,但大家心里都清楚,在蒙古国,蒙古人是上等人,西域色目人算是中等人,而汉人则被列为下等人。”
“朕曾经也到过北方,知道在北方的汉人地位低下,生活十分不易,如果和蒙古人发生纠纷,不管有理无理,都只能服输。你们想过没有,这是什么原因?”
鲁达叹了口气道:“皇上,还不是因为当权的都是蒙古人。”
“不错,那你们有没有想过,起来推翻蒙古人的统治呢?”我神色严肃道,“难道你们就甘愿被异族统治,过着下等人的生活吗?莫非北方的汉人都失去了血性不成?”
“这。。。。。。”鲁达一时无语。
站在鲁达身旁的一位黑脸汉子插话道:“皇上,小的巫六,没进过学堂,自然不像鲁兄弟知书达理,但是,小的祖上都是有骨气的汉人,七十年前,小的先祖曾逃离金国,意图回到南方,却在边关处被守军所阻,因为先祖没有钱物打点他们,他们就怀疑先祖是金国细作,坚决不让先祖入境,三十年前,小的祖父不堪蒙古人的欺凌,再次南下,就在边关附近被蒙古军发现,于是,祖父一边往南跑,一边向对面的守军求助,却无人理睬,最终死在蒙古人的箭下。之后,家父便断了投奔南方之心。皇上,不是小的没有血性,而是,而是。。。。。。”
这叫巫六之人似乎有些激动,但最终还是没有将自己之意表达出来,但显然是对南方的宋廷心怀不满。
我点点头,露出笑容道:“巫六,朕为我汉人中有你家先祖这样的血性男儿感到骄傲。鲁达、巫六,你们加入蒙古军多久了?”
鲁达道:“皇上,小的已有五年军龄,这位巫兄也有六年之久。”
“那你们都算是老兵了,朕问问你们,现在的宋军和以往的宋军有何不同呢?”
鲁达道:“皇上,小的认为,以前的宋军怕我们,现在的宋军连蒙古军都不怕。”
“说得对。”我突然提高了声音道,“朕是大宋皇帝,是汉人的皇帝,普天之下的汉人都是朕之子民,南方的汉人是,你们北方的汉人也是。百年前的靖康之耻,朕一定要雪,也一定会雪,这并不是朕信口雌黄,你们都参加过前些日子的灌子滩之战,我朝的胜利来自两方面,一是火器,这点想必你们任何人都不会反对,二就是现在的宋军和以往的宋军完全不一样了,在你们冲到我大营之前时,火器一度无法射击,这时,我军表现出来的斗志和战斗力丝毫不弱于你们,即便是蒙古怯薛也逊于我破虏军。有了这样的基础,朕相信,收复北方,还我河山不再只是一句空话,而是切切实实存在的,你们说,是不是?”
鲁达答道:“小的虽无法肯定,但有一点,皇上的火器确非蒙古军可以抵御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