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天子之相
“好像又是一场梦。”
醒来后,我拼命想抓住梦中的情景,可是无论我怎么努力,那梦中的快乐场景却还是渐渐远去,终究没能抓住。最后,我只知道自己做了一场梦,内容是关于乐菱杉的,至于详情是一点也记不起来了。
每个人都会做梦,九成以上的梦在醒来后都会忘记得一干二净,只有少数的梦还会给人留下模糊的印象,这或许就是古代文人墨客喜欢用“残梦”这个词来形容梦境的原由吧。
我紧闭双眼,哪怕只是丝许残梦,也不想让其溜走。我当然知道这是梦,可又不愿意真正地醒来,尽管只是种虚幻的臆想,我还是刻意地沉醉其间,到底是梦还是意念,我也无法分清了。
“官家,该起床了。”全玖的声音将我拉回到现实中。
我“恩”了一声,知道该上朝了。我缓缓地睁开双眼,我还是我,南宋皇帝宋度宗和穿越者呼延东海的结合体。
又是新的一天。
冬天的临安一天比一天冷,福宁殿里却是暖洋洋的,壁炉和火墙的加热效果让人在冬天里觉得十分温暖,比起后世北方的暖气还要舒适几分。当然,这种壁炉、火墙等只有少数权贵们才能享受,普通的百姓到了冬天只能依靠火炉、汤婆子等物品来取暖。
从福宁殿到皇宫议事大殿还有一段距离,清晨时的冷风还是颇为凛冽,不过我的身体却已不惧寒意,尽管我穿得并不是很多。以前的呼延东海和赵禥都很怕冷,一到冬天便会比常人多穿衣衫,和去年刚刚穿越到宋朝时相比,无论是我,还是赵禥,或者说是我们二人结合后的身体已经变得越来越强壮了。
“陛下,臣陈奕有本上奏。”刚刚回到临安的水师将领陈奕出列奏道。
“陈爱卿,请讲。”
陈奕双手高举奏折道:“陛下,臣奉旨沿江按阅军防,此事已结,详情尽在奏折中,请陛下过目。”
我接下小七转呈上来的奏折道:“恩,爱卿此去两月有余,跨大半个长江流域,辛苦了。爱卿的奏折朕会尽快审阅,有关水师一事,朝会后于后殿开会商议。军务院陆秀夫。”
“臣在。”
“陆爱卿,新建各军招募将士之事已经截止,情况如何?”
陆秀夫禀道:“陛下,将领招募昨日无人报名,臣等对于原有的四名应征人员进行了面试,详细资料军务院正在整理,今日可上报陛下。各军的士卒招募已经全部完成,情况如下,御林军人员编制一万人,其中有原文璋所率的青年卫一千人,扬州军张世杰部五百人,另外从禁军中选拔出四千五百人,从民间招募四千人,正好合计一万人。临安战区人员编制四万人,其中有两万人来自禁军,另外在民间招募有一万二千人,剩余的八千人还是从原有禁军的剩余人员中挑选所得,此事也已完成。广南战区的一万人马从禁军中挑选,另外一万人马需要范文虎大人前往广南后再行招募。通过这段时间的禁军军改,新建各军的兵源基本解决,现今的问题在于各军高级将领的任命,这点还需陛下定夺。”
我点点头道:“恩,有关临安、广南两大战区的高级将领人选,朕打算主要还是从禁军将领中选拔,原有禁军中,营指挥使以上的将领均可报名,由军务院和兵部考核后上报于朕,再结合庐州夏贵夏爱卿处的推荐,最后由朕裁决。”
“是,臣遵旨。”
“禁军剩余的士卒中,还有多少符合我军的征兵要求?”
陆秀夫道:“陛下,原临安禁军一共七万五千人,御林军和两大战区挑选出四万二千五百名,剩余的三万多人中,有年龄不符及体能不达标者一万六千名,另有一万余人不愿继续从军,还有约六千名合格士卒的去留需要陛下指示。”
我想了想道:“今后我军的兵源招募定为每两年一次,如果遇到战争则可以临时增加。对于本次禁军军改后多出的六千将士,朕打算全部留用。”
“如此甚好,陛下,那该如何安排?”
“其中会游泳的两千人转到水师,朕另有他用;两千人交给范爱卿的广南战区,以减轻广南战区在当地征兵的负担,另外两千人则留在临安战区。”
“是,陛下。”
“对于自愿离开的禁军以及被裁撤的禁军将士,需要安排好善后事宜。在没有形成军人转业体制前,户部、吏部及地方官府要无条件地配合兵部做好这些人员的转业工作,比如,户籍,田地的领取,田地的减免税收等,如果他们愿意留作辅兵,军部也需要优先考虑。”
从这次大规模兵力调整和征兵来看,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百姓踊跃参军,尽管事先宣传到位,但或许和宋朝一直推行的重文轻武政策有关,加上民间对于蒙古铁骑凶狠的传闻,使得不少宋人都不愿让自己的子女去充当炮灰,还有就是军人退役后的生活安排也没有形成严密的保障制度,以致不少军人退役后因为家乡土地不足,又或没有一技之长,而贫困潦倒。
宋朝的经济在整个封建社会都算是遥遥领先的,但在军事上却没有同步跟进,最为致命的是,汉人的血性随着南宋的灭亡渐渐消失。直到二十世纪初,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才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
“陆爱卿,你和军务院,兵部以及水师相关人员到后殿歇息,准备水师的改制会议。”
“是,臣遵旨。”
“御史陈宜中,刑部陈宗礼,师臣,你们三位先留下,其余爱卿先行退朝。”
待众人离去后,我道:“陈宜中,何事?”
陈宜中向中间跨出一步道:“陛下,臣有本上奏。”
“陈爱卿,请讲。”
“陛下,自九月一日开始实施《官员行事守则》以来,我朝官员绝大部分都能奉公守法,臣等遵循陛下旨意,将监察御史工作的重点转到了官员的贪污腐败上,基本上内有发现问题。然,近日臣接到举报,言及在临安大学的扩建中,工部郎中江云迪涉嫌利用职务之便,大肆侵吞工程款,以次充好,且数目不小。因江云迪乃是朝中大臣,又是商业部尚书江万里江大人之侄,所以臣请示陛下,是否立案调查?”
“工部郎中江云迪?”
我对这人倒是十分陌生,毕竟平时和工部的交道很少,但江云迪却是江万里之侄,这倒是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看了看坐在大殿中的贾似道:“国家律法针对的是我朝所有的官民,《官员行事守则》针对的是我朝所有的官员,陈爱卿,你说该不该立案?”
陈宜中忙道:“陛下,臣明白。”
“千年前的商鞅变法时就提出,‘王子犯法,与民同罪’,莫非我朝还不如先秦古人吗?朕花了无数功夫要治理贪污腐败的现象,不是只停留在嘴上的。陈宜中,陈宗礼,两位陈爱卿,你们给朕记住,不管是什么人,哪怕是皇亲国戚,一旦触犯了我朝律法,违反了官员守则,都无需留情,严格依法办理。”
“是,臣等遵旨。”陈宜中,陈宗礼齐齐应道。
“当然,你们也不可冤枉任何一个好人,否则朕也会以诬陷罪加以处置。鉴于此事是自《官员行事守则》颁布以来的第一个案件,你们务必仔细查清。因廉政公署并未在全国建立,所以,朕决定,刑部陈宗礼,此事由你和陈宜中会同大理寺卿一起负责调查。师臣,你觉得如此可行?”
“陛下,老臣无异议。”
“好,在此事没有准确证据前,各位暂且保密,不可打草惊蛇。”
“是,陛下。”
“恩,两位陈爱卿,退下吧。师臣,随朕一同前往后殿,参加水师军改会议。”
我迈开大步,向后殿行进。贾似道和小七紧紧跟在我后面,也一并走去。
一年下来,我的精气神和原来的赵禥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步履之间,厚实稳重,直如龙行虎步般,无不显示出帝王的威严庄重。
贾似道随我走得如此之近,似乎还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这绝对不是原来那个赵禥,赵禥走路时给人的感觉是种飘飘然的姿态,哪里有半分像是眼前这人,动如龙飞凤舞,静若泰山峙岳,令人不由自主地产生出畏惧之意,这是不折不扣的天子之相啊。”贾似道揉了揉眼睛,心里暗自叹道。
“今上位正处于飞龙在天之际,太师切忌不可硬碰,当学潜龙在渊,飞龙虽然高高在上,然却极为费力,所谓上不可持久,终有疲惫之时,而太师以潜龙之身,以逸待劳,时机成熟,自可两龙颠倒也。”琏真大师的断语恰逢其时地出现在贾似道的脑海中。
从大庆殿抵达后殿只需要短短几分钟,这几分钟内却让贾似道思绪连篇,琏真的说法虽然很有道理,但这等待时间会有多长呢?至少从目前的现状看,赵禥根本就没有露出一丝疲惫之态,其飞天之势还在继续向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