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玄幻小说 > 宋之枭雄卢俊义 > 第九十四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全文阅读

卢俊义除了收服原来水浒上这几位显赫的技术人才,还收容了上百位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这些人如果放在后世都是财宝,在宋代这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一切都是瞎扯。这些人均身怀绝技却奈何不为世俗容纳,一直穷困落魄,直到被卢俊义慧眼识得方才“金鳞不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

不要小看这些武艺不济外表平凡的家伙们,在未来的战争中他们发挥出的作用可能会是千百个武将都无法比拟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古今中外莫不如是。卢俊义吩咐下去要善待这些专家人才,都给予贵宾级待遇,最重要在职位设定上,给安道全等梁山人才和其他十几个比较有领导力的人才定了行管级别,其他的人才都是分管级别。一来就是经理主管级别,拿着几十贯也就是后世上万块人民币的工资,这些人感动的泪如泉涌。曾几何时他们被人正眼看过,曾几何时拿过这么多钱,这都是卢俊义卢员外卢大官人带给我们的。这个时代“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非常健康,完全不像后世劳资关系那么紧张互相的猜疑不相信,既然老板这么赏识这么厚待,俺们就豁出俺这一百多斤了,都这样暗暗发誓。

宋代的科学家也可以说是整个封建时代较多的朝代之一,不亚于唐代和明代,而且由于这个朝代的开放性,鼓励远洋贸易,像地理、博物学家根本就不算家了,因为那简直就是混饭吃必备的一样。像本草学和天文学的大家苏颂,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沈括,宋元数学高潮的先驱贾宪,“天元术”之集大成者数学家李冶,设为问答以拟于用的数学家秦九韶,多产的数学教育大师数学家杨辉,南方农学的开拓者农学家陈旉,以方证药医药结合的医药学家唐慎微,撰写《武经总要》的中国军事技术的集大成者军事技术专家曾公亮,印刷史上的里程碑发明家毕昇,编著建筑“法典”的建筑学家李诫,写的千古《通志》的郑樵等人,星光熠熠。

而像一般的技术人才那更是不胜枚举,但是这也只是和那些肆意打压科学技术目之为“奇技淫巧”的朝代如满清做的对比,其实跟后来的现代社会比起来,那真是少之又少,像样的技术人才估计跟后世的工程院士的数量一样稀少。

所以卢俊义笼络到这些人才的心情比后世某些大公司得到院士级人物加盟的心情更要激动几分,但旋即他就放松了下来,是因为他不可能拿着后世看待科学技术人才的眼光去看待现在面前的这些人,那会把他们吓跑的,人一旦从地狱到了天堂第一反应就会是不相信然后转身跑掉,目前给予的待遇已经很好,如果再好一些怕这些人会心生疑虑转而胡思乱想。

卢俊义迎来送往,在不断的震撼中更新着自己对宋代科技文明的认知,原来那些考古没有考不出就断言那个时代没有那个发明的所谓历史考古学家,应该穿越过来看看,然后拔把刀自裁吧,竟敢跟高丽棒子一样看待自己的老祖宗。原来宋朝的科技可以说在整个封建王朝时代是最登峰造极的时候,连后世的明朝都是沿袭自宋朝的一些科研成果的。

曾公亮编撰的《武经总要》是将前人关研制火yao、火器的经验,总结、整理写出的,全书共四十卷,分前后两集。在第十一和十二卷中,记录了引火球蒺藜火yao毒药烟球三种火yao配方。从这种火yao配方中的组配比率看,已同近代黑色火yao相接近,具有爆破、燃烧、烟幕等作和用。这世界上最早的火yao制造配方,它被军事家们制成了火器应用于古代战争,为我国第一批军用火器的发明和制造提供了物质条件。《武经总要》还记载了我国制成的第一批军用火器。当时制造的火器,主要是火球类和火箭类。火球类火火球、引火球、蒺藜火球、霹雳火球、烟球、毒药烟球等八种;火箭类火器有普通火箭和火yao鞭箭两种。虽然《武经总要》所记载的火yao、火器还是初级的,但是于中华祖先首成功地发明并使用它,因而最早解决人将火yao应用军事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武经总要》记录的火yao配方,证实我国发明火yao起码早于欧洲三百年。

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中谈到磁学和指南针。他谈到了摩擦法磁化时产生的各种现象:“以磁石摩针锋,则锐处常指南,亦有指北者,恐石性亦不……,南北相反,理应有异,未深考耳。”这是说,用磁石去摩擦缝衣针后,针锋有时指南,也有时指北。关于磁针的装置方法,沈括介绍了四种方法:1.水浮法——将磁针上穿几根灯心草浮在水面,就可以指示方向。2.碗唇旋定法——将磁针搁在碗口边缘,磁针可以旋转,指示方向。3.指甲旋定法——把磁针搁在手指甲上面由于指甲面光滑,磁针可以旋转自如,指示方向。4.缕悬法——在磁针中部涂一些蜡,粘一根蚕丝,挂在没有风的地方,就可以指示方向了。沈括比较推重的是缕悬法,他认为这是比较理想而又切实可行的方法。事实上沈括指出的四种方法已经归纳了迄今为止指南针装置的两大体系——水针和旱针。

再加上众人皆知的毕昇活字印刷术,那四大发明中三大都是出自宋朝,可见宋朝科技在古代中国的登峰造极之处。从此也可以看出中华民族不愧为世界最聪明的民族,只要政府不打压,即便不鼓励也能做到影响全世界的事情。后世被满清压抑了三百多年也落后了三百多年的中华科技也能迅速的跟上世界的步伐,也让卢俊义不禁感叹民心可用、民力可用,任何企图愚弄人民的朝廷都不会有好下场的,既不得民心,而民力,那些官老爷们不去珍惜它也发光,但即使放光也是会燃烧那些腐朽势力的火光。

但是有有一点是要确定的,即使宋代的科技很发达,那也是相对于整个封建时代的,跟从牛顿开始的西方科学技术相比,天差地远,但这个差距会由穿越过来的卢俊义来填补。卢俊义着力营造环境让那些专业人才们发挥他们的长处,同时还忙里偷闲地教授一些比较简单的现代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等理工科知识给这些人才,同时也教授给他的三卫成员们。卢俊义不追求他们能够马上听懂发明出一个什么电器,只求能在他们心中埋下科学的种子,留待日后发芽、开花、结果。(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