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丛林战刀第七十九节yu血之城
在三个师被打残之后,哈马丹的伊朗守军不得不连续收缩防线,缩小防御正面的宽度,这样才能保证防线上的密度。同样的,此时美军的第四数步师因为损失惨重,已经撤出了战斗。第三机步师的情况也相差不大,而第一步兵师与第一骑兵师虽然得到了补充,但是并没有完全恢复战斗力。美军只能动用战役预备队继续进攻。
伊朗方面也清楚,哈马丹的防御已经到了关键时期,两个卫队师肯定守不住哈马丹,伊朗总统立即下令从德黑兰赶往哈马丹的三个师加快了行军速度,同时将两个刚刚完成了组建工作的预备队师派往了哈马丹。只是,这五个师的兵力都无法及时赶到哈马丹,无奈之下,哈马丹的守军不得不主动收缩防线,以提高防线上的兵力密度。
美军在天亮的时候发动了进攻,由第七步兵师担任地面进攻主力,第101空突师负责前进突击,并且为第七步兵师提供近程支援。另外,美军动用了四个战术航空联队的200多架攻击机,四个战术联队的战斗机,以及三艘航母上的舰载机为进攻部队提供全程支援。撤下来的四个步兵师的远程炮兵,也就是主要装备m270火箭炮的部队也参加了支援行动。在进攻的前两个小时,美军集中发射了数十枚战术弹道导弹打击伊军的纵深防御工事,随即开始的炮击一直持续到了当天中午。
战斗打到当天中午地时候。伊朗军队的防线已经后退了近三十公里,负责外围防御的部队损失相当惨重。到当天晚上,美军已经推进到了哈马丹郊区,伊朗军队也不再退缩,而是在坚固的防御阵地上抵挡住了美军的进攻。
一整夜,美军的进攻没有丝毫松懈。在强大的战术航空兵地支援下,伊朗军队的防御战打得相当艰苦。很多阵地都出现了反复争夺地场面。不管是美军,还是伊朗军队。都没有退让。双方都知道,谁控制了哈马丹东南面的郊区,那么谁就将成为哈马丹的主人。
战役的第二天,哈马丹守军已经投入了最后一支预备队,防御司令部已经将所有人员都动员了起来,准备把司令部的人员都投入战斗。而此时,赶来增援的部队还没有到达。也就是说。如果美军在此时突破了伊朗军队的防线地话,那么伊朗将无力防守哈马丹,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哈马丹落入美军手里。
关键时刻,北风之神军团做出了重大贡献,发挥出了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强大战斗力。就在当天晚上,北风之神的几支突击部队穿透了美军的战线,成功的袭击了数个美军的物资储备营地,还炸掉了两个炮兵阵地上的数十门火箭炮。
当甘宁军说到这地时候。所有队员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毕竟突破美军的防线,袭击有重兵把守的美军营地,还炸掉了美军炮兵的火炮,这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对砺刃军团来说。这甚至是无法完成地任务。
正因为北风之神军团的成功偷袭,美军进攻部队因为无法获得足够的物资,也就无法在当天晚上继续进攻了。虽然,这仅仅只争取到了十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但正是这十个小时,哈马丹战役出现了重大转折。
天还未亮,伊朗的增援部队到达,最先赶到的一个步兵师首先用于加强郊区防线。同时,获得了补充物资的美军继续猛攻伊军防线,并且取得了一定进展。到中午之前已经推进到了市区外围。可此时。另外两个师的伊朗步兵也已经到达了哈马丹,并且进入了各自的防区。到了当天下午。当美军利用强大的支援火力,依靠强大地装甲力量撕开了伊军在防线,顺利进入了哈马丹东南城区。可是,此时哈马丹已经不再是一座空城,而是一座有3万多伊朗官兵守卫地城市,美军也就无法轻易的占领哈马丹。
到此,哈马丹战役进入了第二阶段,也就是双方在哈马丹城区地反复争夺。
虽然从规模上讲,哈马丹战役远远比不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但是从城区争夺战的惨烈程度上看,这绝不亚于斯大林格勒战役。在大半年的时间里,哈马丹从一座拥有数十万人口的繁华城市变成了废墟,双方先后投入了数十万兵力,十多万将士葬身于此,对交战双方而言,哈马丹都是一个巨大的泥潭,一个不断的吞噬着生命,不断的制造着毁灭与破坏的地狱。
在城市争夺战的初期,美军主要动用第七步兵师与第101空突师进攻,重点利用第101空突师进行跳跃性垂直进攻。
这是美军在伊拉克战场,以及伊朗战场上总结出来的经验。面对有坚固防御的城市战场,从地面进攻的难度是相当巨大的。阿瓦士一战,美军损失相当惨重,虽然最终攻占了阿瓦士,但是却没有完全达到战役目的。因此,美军在攻打哈马丹的时候,改变了战术,利用第101空突师的强大低空突击能力,首先夺取进攻路线上的制高点,然后再掩护第七步兵师进攻,将城区划分成众多的区域,分别占领,最终达到占领城市的目的。
这一战术在面对防御能力不强的城市时也许有用,可问题是,伊朗军队是必须死守哈马丹的,根本就不会后撤半步。同时,伊朗军队已经在哈马丹准备了很长的时间,就等着美军来进攻,美军的新战术根本就无法发挥太大的作用。
前三天的进攻中,第101空突师就尝到了苦头。伊朗军队装备地大量单兵防空导弹。对空火箭弹,乃至隐蔽架设在制高点附近的大口径高射机枪,小口径高射炮成为了美军低空突击部队的梦魅。仅仅三天时间,第101空突师就损失了100多架直升机,其中运输直升机超过了60架。因为坠机而阵亡的官兵超过了1000人,附带数千名官兵负伤。更严重的是,直升机几乎都是在伊朗军队的控制区上空被击落的。很多伤员落在了伊军控制地城区,还不得不出动第七步兵师的兵力去营救这些被困人员。
伊朗军队在军事顾问团与教导军官地指挥下。充分的利用了美军夺取城市制高点这一点,专门在很多制高点附近设置埋伏阵地。其战术也相对简单,首先用单兵防空导弹迫使掩护运输直升机群的武装直升机远离战场,然后等到美军运输直升机群准备机降的时候,用不容易受到干扰的机枪,高射炮对付运输直升机。特别是小口径高射炮,对付直升机非常的有效。在美军被击落的直升机中。有一半是小口径高射炮地战果。
惨痛的损失让美军不得不放弃了原先的进攻计划,将第101空突师撤了下来,并且停止了进攻。到此,美军想要迅速攻占哈马丹的计划彻底落空了。到此时,美军占领哈马丹的希望迅速降低。
赶来增援的两个预备役师迅速的补充到了城市防线上。原本部署在伊朗东北部地区,防止美军从阿富汗方向发动进攻的战略预备队也到达了德黑兰,一个机步师与两个步兵师正在迅速赶往哈马丹,另外还有三个师地兵力被派遣到了阿卜哈尔。作为哈马丹的总预备队。
当时,伊朗方面准备将六个师的兵力全部投入哈马丹战场,但是在军事顾问团的一致反对下,伊朗总统否决了这一计划,将三个最重要的师留在了哈马丹北面的阿卜哈尔。可以说,这一决定是非常正确地。同时。伊朗方面修改了战役总目标,将击退美军改为了在哈马丹大量消耗美军的有生力量。
这一建议是由俄罗斯与共和国的军事顾问团一起提出的。此时,哈马丹已经成为了一个僵持的战场,而利用这个战场消耗美军兵力,是最终击败美军的重要机会,在美军实力被完全削弱之前,任何盲目的反击都不可能收到太好的效果。也正是这一决定,最终使哈马丹成为了一个被鲜血染红的城市,成为了一个吞噬了十多万生命的战场。
暂时停止进攻地美军除了继续补充部队地损失,恢复几支主力部队的战斗力之外。还在全面监视战场。获取战场信息,并且拟定新地进攻计划。
当时。美军最有可能采取的办法就是出动第101空突师或者是第82空降师,攻占哈马丹北部,或者是东北部的某个重要地区,切断哈马丹与后方的联系通道,包围哈马丹,最终攻占哈马丹。
这时候,留在阿卜哈尔的三个师的伊军主力部队就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美军也知道有三个师的伊军留在了阿卜哈尔,并且因此而否决了大规模空降作战的计划。如果盲目将部队空降到哈马丹的北面,就将遭到伊朗军队的合围,到时候南面的美军如果无法迅速赶到的话,空降部队就将被彻底歼灭。因此,空降战役没有实施的可能性。
随后,美军准备继续向西迂回,利用美军地面部队的快速推进能力,从西面攻击哈马丹,再配合南面的进攻,最终迫使伊朗军队放弃哈马丹。这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可具体实施起来的难度仍然是非常巨大的。
首先,此时能够担任进攻的只有第二步兵师与第十山地师。这两支部队中,除了第二步兵师拥有一定的突击能力之外,第十山地师以轻型装备为住,难以担任攻坚作战任务。另外的几支部队都有不等的伤亡,战斗力都有所降低,而第82空降师也根本担任不起地面快速突击任务。
其次,伊朗方面已经向哈马丹增援了三个主力师,此时已经有十个师的伊朗军队在防御哈马丹,加上完成了整编的第72机步师,实际上伊朗已经在哈马丹投入了11个师,超过25万的地面部队,另外还有28个防空导弹营,8个战区防空导弹营,1000多门火炮,1000多辆坦克。哈马丹的防御力量已经增强了很多,甚至超过了战役爆发时的规模。
也就是说,在此时,美军攻打哈马丹的难度已经大增。可美军并没有放弃,哈马丹是前往德黑兰的唯一通道。
休整了三天后,美军再次挥出了左钩拳。
第二步兵师一马当先,首先朝伊军防线右翼快速迂回,第十山地师则负责殿后与侧翼掩护。仅仅两天时间,美军就攻占了哈马丹西面的坎加瓦尔。伊军并没有全力阻击美军,反而一路稳步退缩。到此,美军也没有继续迂回,原因很简单,如果再继续拉开战线的话,美军宽大的侧翼就将暴露在伊军面前,就算有第十山地师负责防御,如果遭到了伊军的全力反击,第二步兵师就有可能被切割出来。
在美军快速迂回的时候,伊朗军队也迅速调整防线,将一个步兵师加强到了西面防线上,同时在西北面部署了一个机步师的预备队。美军花两天的时间,出动两个师的兵力,结果仅仅是让伊朗军队不得不动用两个师的预备队加强西面防线。准确的说,伊朗军队只出动了一个师的战役预备队。
当美军从坎加瓦尔方向开始向哈马丹进攻的时候,结果可想而知。虽然这支由美国名将巴顿一手调教出来的步兵师在进攻的时候非常厉害,往往打得伊朗军队毫无还手之力,使伊朗军队不得不连续后撤,缩小防御正面宽度。但是,直到第二步兵师推进到了哈马丹郊区的时候,仍然没有能够真正的击溃伊朗守军,没有能够打出一次漂亮的包围歼灭战
到此,美军第二次将战线推进到了哈马丹城区,并且控制了哈马丹南部地区,但他们面对的是并没有被击溃的伊朗军队。
更多手打全文字章节请到网,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