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机遇
中国实现和平统一,绝对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事。
只是,没过几天,全球气候事务组织公布的一条消息就引开了全球所有人的目光,也再次让几十亿人甭紧了神经。
根据中美两国的太阳观测卫星搜集到的数据,在二月中旬,地球将再次遭受粒子风暴洗礼。所幸的是,这次粒子风暴的强度不是很高,而且以中子为主,人类掌握的防辐射技术足以应付;持续时间也不是很长,最长只有五天,不会对地球的气候变化造成严重影响,也不会对人类活动造成持续影响。只是暴露在阳光下,仍然有足够大的危害,因此各国必须立即采取防范措施。
警报发出之后,全球各地的防辐射药品与防辐射用具立即遭到抢购。
所幸的是,大部分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早就有所准备,而且大部分国家仍然处于管制状态,社会秩序得到了有效维护。
为了确保拯救工作顺利进行,全球气候事务组织召开了紧急会议。
按照会议上做出的决策,中美欧俄将向参与拯救行动的国家提供援助,即无偿提供防辐射药物与防辐射用具,确保与拯救工作有关的工业生产能够正常进行,以及所有参与国的经济活动正常运转。
承担援助工作的主要就是中国与美国。
按照中国作出的承诺,将在粒子风暴到来之前,为十一个参与国提供十亿份抗辐射药物与一点五亿套抗辐射用具主要是能够抵抗中子辐射的抗辐射服。美国也将提供数量相当的抗辐射药物与抗辐射用具。全部援助到位的话,十一个参与国将能为每三位国民提供一套抗辐射用具。
援助行动迅速展开,一月十五日,第一批援助物资就送上了运输机。
虽然这次的粒子风暴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但是在绝大部分人看来,这仍然是一次具有毁灭性的自然灾难。
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各国先后出台了更加严厉的管制措施。
别的不说,在美国这个崇尚自由与民主的国家,都出台了联邦紧急法案,禁止任何平民在粒子风暴到来后在昼间外出,夜间的活动时间也只限定在十九点到二十二点之间,所有人口在五万以上的城镇,在二十二点之后宵禁,只有持特殊通行证的人员,才允许在此期间外出。
受粒子风暴影响,清理微尘的工作也被迫暂时终止。
二月十三日,粒子风暴到来。
因为早已采取防范措施,所以影响并不严重。在接下来的四天内,全球气候事务组织的十五个成员均没有出现严重的社会动荡,与拯救工作有关的工业生产照常进行,民众也得到了妥善安置。
二月十七日,粒子风暴结束。
根据全球气候事务组织统计,发达国家遭受的损失微乎其微,只有部分发达国家与最落后的二十个国家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最严重的,自然是非洲大陆。
当时,非洲大陆的战乱已经蔓延到了十多个国家,撒哈拉以南地区,除了南非坦桑尼亚与喀麦隆,所有国家都爆发了内战或者是种族战争,数十亿人卷入战争,数以千万计的难民涌向世界各地。
在此之前,全球气候事务组织忙于拯救行动,根本没有精力理会非洲大陆上的战乱。
问题暴露出来后,中国与美国率先提出,应该正视非洲的战乱,全球气候事务组织有责任与义务,帮助非洲地区恢复稳定。
说得直接一点,以全球气候事务组织的名义出兵非洲,恢复地区稳定。
问题是,谁出兵,以及谁来承担出兵的费用
虽然中国与美国都做出承诺,愿意承担主要义务,不但出兵,还承担军费开支,但是其他国家就没有这么积极了,连欧盟与俄罗斯都认为,气候变化依然是主要问题,没有理由在非洲耗费力量。
经过数天争论,最终只得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决议:授权中国与美国,为非盟提供平定地区动乱的必要援助。
正是这个决议,直接引发了中美两国在非洲大陆上的全面对抗。
当时,中国在非洲的主要立足点是坦桑尼亚等东非国家,而美国的主要立足点是西非与南部非洲。
按照美国在二零二零年左右制订的战略发展规划,在建立美洲共同体的时候,将积极推动大西洋两岸的经济交流,谋求建立一个横跨大西洋的洲际国家组织,而最终目的就是把大西洋变成美国的内海。如此一来,西非与南部非洲成为美国必须控制的战略要地,特别是以南非为首的南部非洲地区。
美国的这一战略规划,与中国的战略规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虽然从世界上看,美国首先打出大西洋战略,但是从本质上讲,正是为了对抗中国的印度洋战略。
第一次印度洋战争前,中国就在积极谋求印度洋的霸权地位,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在东部非洲地区的战略布局,而执行这一战略的正是牧浩洋。第一次印度洋战争后,中国在印度洋的影响力全面提升,而为了保护战略航线,中国必须谋求印度洋的霸权地位,即建立一个环印度洋的国际组织。
说得直接一点,中国的印度洋战略,就是把印度洋变成中国的内海。
如此一来,非洲大陆的两端,成为中美斗争的焦点。北面的埃及南面的南非,都是中国意图控制的战略要地。
更重要的是,非洲大陆成了中美的战略缓冲区。
虽然在这片广袤原始荒凉的大陆上,中美两国的作为都不会很大,毕竟受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限制,中美两国的军事力量在非洲大陆上的作用非常有限,但是谁能在非洲大陆上起到主导地位,谁就掌握了战略主导权,获得了战略优势。对中美两国来说,这个二级战场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太平洋。
问题是,非洲问题,绝对不仅仅是中国与美国的问题。
在撒哈拉以北地区,除了早已存在的阿拉伯国家联盟之外,还有正在向地中海南岸渗透的欧盟。
在平定了突尼斯的军事政变之后,欧盟大力改造这个阿拉伯国家,就是希望以突尼斯为跳板,控制北非地区,把欧盟的影响力扩大到地中海南岸,从而以欧盟为核心,将立一个横跨地中海的国际组织。
对欧盟来说,这也是扩大战略空间的必要步骤。
甚至可以说是唯一方向。
要知道,在欧盟北面是荒凉的北冰洋东边是强大的俄罗斯西边是大西洋,只有向南进军,欧盟的影响力才能得到扩张。只要欧盟特别是法德轴心不甘心局限于欧洲大陆,就必须进军非洲。
结果就是,非洲成为中美欧三方角逐的舞台。
只是当时,非洲的战乱还没有蔓延到撒哈拉以北地区,所以欧盟坚决反对中国与美国出兵干预。
当然,这也与欧盟自身的问题有关,因为在这个时候,欧盟还没有能力出兵非洲。
对中国来说,这绝对是一个机会,而且是天赐良机。
利用全球气候事务组织的授权,中国有了出兵非洲,扩大战略势力范围的正当理由,也就有了在非洲与美国角逐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这为中国提供了一个解决阿拉伯问题的良机。
阿拉伯问题以民族为基础,非洲问题以地域为基础,而这两个问题存在交集,即部分阿拉伯国家在非洲,而且主要集中在北非地区。对中国来说,这等于获得了与欧盟进行战略妥协的条件。
说得直接一点,中国可以拿北非地区作为交换条件,与欧盟取得战略共识。
除此之外,还能利用欧盟扩大势力范围,牵制阿拉伯世界的野心,以非直接的方式阻止阿拉伯世界走向统一。也就是说,只要欧盟肯把北非纳入势力范围,那么埃及统一阿拉伯世界的野心就将遭到重创。
显然,这对中国没有任何坏处。
受粒子风暴影响,牧浩洋一直没有去开罗。
留在国内,除了帮助腾耀辉处理总参谋部的日常工作之外,他还有很多空闲时间,可以陪陪老婆孩子,也可以了解一些其他事情。不管怎么说,副总参谋长不是白当的,随时都有事情做。
当时,牧浩洋最关心的还是拯救行动。
回收微尘的行动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第二座组装厂投产后不久,中国的工程师改进了天使的微尘回收系统,把日回收量提高到了五百吨,因此回收效率大大提高,回收进度大大加快。
直接结果就是,二零三六年冬天,北冰洋正常冰冻。
科学家根据观测到的数据做出推断,如果回收工作在二零三七年六月底完成,全球季候将在二零三七年底基本恢复正常。准确的说是总体气候,即全球平均温度不会出现大幅度波动。
事实上,这也正是拯救行动取得成功的唯一标志。
达到这个目的之后,拯救行动就将宣告结束,所有天使飞机将按照四方达成的协议分批次销毁。
虽然在是否解散全球气候事务组织的问题上,各国存在较大的分歧,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在拯救行动结束后,人类文明的生存问题将得以解决,而局部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只是国家问题。
没有了生存威胁,人类文明将走向何方。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