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瞒唐先生,家父就收藏有一个。”长谷静真接着便大体介绍了一下。
她也说了,不知这紫铜密码盒内有何物,甚至有没有东西!因为轻轻晃动,并无感觉。只是这东西极为精巧,又是罕见古物,就算没东西,也是要好好收藏的,何况,这样的密码盒,内藏宝物的期冀总是难免。
关于文字密码,就和唐易知道的一样,五个密码锁轮,每个上面四个字,与现代的数字密码锁相似。不过,上面是什么字,长谷静真没说,她也不可能说得这么详细。
唐易听后,知道这已经是她能说的全部,“看来,今天是我应该感谢长谷小姐了,不过我没带支票本啊!”
这句话把长谷静真逗笑了,“唐先生真幽默,另一件事儿呢?”
唐易接口道:“另一件事儿就是,我一直在致力寻找柴窑天青釉的瓷器,虽然也有一些线索,但迄今为止也没到手过什么实物。令尊既然对天青釉瓷器研究很深,不知道有没有收藏过柴窑的天青釉?好让我知道这世上真有柴窑流传!”
这是要打伏笔了。古物基地的柴窑弦纹樽,一直密不外宣,唐易估计长谷静真不可能知道。
这件事儿,长谷静真回答得很干脆:“当然没有,唐先生高看我们长谷家族了。柴窑天下无双,从未出现过完整器。就连扶桑国的那件唯一的柴窑残器,贵国的权威专家不也觉得不是么?还说是扶桑在自娱自乐。”
唐易笑着起身,“谢谢长谷小姐,那我就此告辞吧?这样你既不用付钱,也不用觉得欠我的了!”
长谷静真送走唐易,自己倒了一杯红酒,没醒就轻抿一口,说道:“柳生君,查一查,这个人有如此眼力,却又这么年轻,前两年在古玩圈里从未听说过,怎么好像突然冒出来一般?”
柳生点了点头,复又问道,“津门的那个程老板,居然跟您玩阴的,这笔账要不要算?”
“这件事儿你不用管了。我会想办法找到另外那一张。”长谷静真若有所思。
“小姐,家主吩咐过我,让我提醒您早点儿回国······”柳生又轻声说道。
“好了!你出去吧。我自有分寸!”长谷静真摆了摆手。
唐易从山海会馆直接回了古玩街,往阁宝多走的时候,路边一个摆地摊的摊主正在为一些物件打包,摊前站着一个熟人。
五德斋的老板张七星。
唐易笑着上前打了个招呼,一看摊主打包的东西,居然是好几件红山玉器。
“嚯,张叔,你这是在家门口就收上货了!”
那几件红山玉器都是实打实的真东西,有C形玉雕龙,玉猪龙,玉鹰,还有马蹄形玉器。
“这位摊主是从内蒙收货回来,下午刚来摆上,我正好就碰上,就一枪打了!”张七星笑了笑。五德斋本就是主营玉器的店铺,张七星在玉器方面眼力不俗,这下子,恐怕是捡漏了。
唐易当然不能当着摊主的面儿说捡漏。他又看了看摊主的箱子,空空如也,心想这么大个箱子,不可能只装这几件玉器啊!
“张叔,这一箱子东西,敢情您是第二拨?”
“没有啊,我刚来就被这位老板盯上了。他只要玉器,剩下的他不要!”摊主是个四十多岁的汉子,一边将包好的东西递给张七星,一边说道。
“剩下的东西?”唐易又看了一眼箱子。
“在这儿呢!”摊主掀开了箱子后面的报纸,原来整齐摞着两螺白色的瓦片,一摞五片,一共十片。
怪不得,把这些瓦片再装进箱子,可不就满了么!
“这瓦片太沉了,看起来像是琉璃瓦,但是我没听说过白色的。”张七星压低声音对唐易附耳说道,“就怕是白事用的东西啊!”
“我看看!”唐易笑着蹲下身,翻起了这些琉璃瓦。
“那什么,我还有点儿急事,唐易你先看着,回头去我那喝茶啊!”张七星抬手看了看表,他已经付过钱了,这会儿确实着急要走。
“好,张叔,忙您的!”
张七星走后,唐易一边翻看琉璃瓦,一边问摊主,“这十片瓦,你准备怎么卖啊?”
瓦这个东西,一般就是普通陶质的。这琉璃瓦呢,其实严格来说不是琉璃,而是外面上了一层釉。古代建筑常见琉璃瓦,颜色也多种多样,什么红黄绿蓝都有,其实就是上的各种颜色的釉。
不过,现在去各个古建筑游览参观,这白色琉璃瓦您见过么?
唐易仔细看了一遍,这个瓦的底面还刻着字,“东横六纵九”、“南横三纵十七”等等。
这字体是什么呢?赵体。欧柳颜赵,赵,赵孟頫。
“这些瓦片,是我在内蒙收玉器的时候,一块收的。一看就是老东西,虽说瓦片不上讲,但我碰上了就收了。我也知道,刚才那位,怕不吉利才没收。这瓦片也挺沉的,我刚才的生意做得挺畅快,你要是有心要,我不打诳,这是六十块一片收的,你一百块一片拿走!”摊主说得挺实诚。
要是别的普通商品,六十收,一件赚四十,那真是不少了。可这摊主是跑内蒙,这么重的东西,光来回折腾吧!而且这是古玩生意,这点儿利,如果他说的是实话,其实只是赚了个辛苦钱。
十片不过一千块钱,唐易见他痛快,也不啰嗦,答应了。
他当然看明白了,这白琉璃瓦上的白釉,不是普通的白釉!这白釉,和唐易当时掏老宅子收的那件咸菜坛子,无论质地、颜色、工艺,都属于一种白釉!
枢府卵白釉!
只有元代的建筑,才会用白釉,因为元人尚白,可不是和什么白事有关!
而且,枢府卵白釉的东西,那就是元代的顶级官窑制品。同时,又是在内蒙收来的,那地方当年有什么元代的皇家建筑或者其他重要建筑,自然是很有可能的。
从白琉璃瓦底面上的赵体字,也能看出是元代工匠所为。赵孟頫是元代人,赵体字在元代挺流行,而到了明清,就没那么流行了。
所以,这十片白琉璃瓦,是元代官窑烧制的顶级品,而且保存完整,写有编号,有可能是备用的。
太难得了!唐易从未听说过市场上出现过这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