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玄幻小说 > 奉系江山 > 第七十章 馊主意全文阅读

未来国家间的竞争,就是工业实力的竞争,这一点再清楚不过了,张廷兰也将努力方向放在了建立完善的工业体系上,而建立工业体系的核心问题就是人才。

偏偏这个时候中国又奇缺理工科人才,能与遇到巴玉藻这个大能,张廷兰已经十分欣慰了,他提出的方法也引起了张廷兰的兴趣,派遣留学生还有筹备一下,但是派遣一些年轻的学徒工,让他们见识西方的工业生产,学习一技之长,还是能够办到的。

况且现在又是一战之中,美国的工业马力全开,也需要足够的工人才行,想到这里,张廷兰已经做出了决定,回奉天之后,要立即选出一批机灵的年轻人,送到美国,不求他们能学到太多,但是至少可以给巴玉藻打下手。

张兄,五十万的确能做不少事情,只是这笔钱如何管理,还要斟酌一下。

要不都交给蕴华兄吧,全都由你说了算。

巴玉藻一听顿时将脑袋摇晃起来:使不得,使不得张兄信任我,我自然是高兴,只是我实在是没有精力管这些了,学业负担就很重,还要照顾一下那些学徒工人,再去管钱,我可没这个本事。

张廷兰一听也点点头,这个基金以后会不断扩大,资助的人员也会越来越多,为了让每一分钱都花到刀刃上,的确需要专门的管理机构,看来自己还要找联系一下弗雷德,让他找找管理基金的人才。

他们又谈了几个小时,十分投机,邝荣光也彻底心甘情愿的去奉天,同时还还答应在奉天站稳脚跟之后,就去联系其他的留美幼童,争取拉来更多的人才。

昔日的留美幼童不少都已经功成名就,想要让他们给自己办事,就要有足够大的平台,不然庙小了可容不下这些大神,张廷兰踌躇满志,就准备着回奉天大干一场。

将大事情谈的差不多了,张廷兰才辞别邝荣光,回六国饭店。一路上张学良也若有所思,他突然问道:廷兰哥,我要是不和于凤至结婚,会不会也像杨述庆一样卑劣

张学良一生毁誉参半,但是又一点不得不让人羡慕,那就是于凤至和赵四两位红颜不离不弃,堪称人间的美谈,能娶到于凤至那样的奇女子,是张学良的福气。

汉卿,你和于凤至仅仅是订婚,与杨述庆已经成亲,且有了孩子完全不同,你有追求恋爱自由的权力。但是你能保证找到更好的么,七大爷力主你和于姑娘的婚事,就是看好了对方,我建议你多了解一下于姑娘,说不定你会愿意呢

大哥,如果六哥真的喜欢上了于姑娘,那么他们到底算是包办婚姻,还是自由恋爱张廷枢也凑热闹的说道。

的确是分不清,有个合适的伴侣相伴一生就足够了,何必拘泥那些形式上的东西呢

大哥说得真有道理,不过你什么时候给我找个嫂子啊

张廷枢虽然说得是玩笑话,但是张廷兰也差不多到了娶妻的年纪,这年头结婚都早啊,十六七岁抱儿子的遍地都是,只是张廷兰还真没想好要找个什么样的。

他们说笑着回到了六国饭店,张廷兰向老张介绍了邝荣光和巴玉藻的情况。能够招揽邝荣光这样的大才,张作霖当然十分高兴,老张在几个月前就上书袁世凯,希望能在奉天建立一所国立师范学校。

目前中国只有五所国立师范学校,如果第六所落户到了奉天,对于奉天的教育发展是一个大好事,老张甚至提议让邝荣光出任校长。

我年轻的时候,没读过几天书,人生一大遗憾,以后奉天都要拿出大笔的钱,让想读书的孩子都能读书识字,就算少养几万兵,也要办大学。

张作霖这个草莽英雄对于教育是十分重视的,张廷兰也十分感慨,老张执政东北之后的确是这么做的,县市政府要将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四十拿出来办教育,投入之大超乎想象。

不过从效果来看并不好,奉天没有培养出急需的工业人才,工厂之中依旧要大量聘用日本技师,离开日本人的帮助,东北的工业就几乎玩不转。

这就和重视文科,忽视理工有着重要的关系,老张把钱投出去了,但是却没有管好这笔钱,换句话说,就是张作霖太信任那些读书人,认为教育要足够的自由,结果把钱都浪费在了错误的方向,没有收到足够的成效。

奉天的底子很薄,就算拿出财政的百分之四十,也很难满足教育的需要,因此教育的重点就应该放在实用人才的培养上面,重点发展师范,理工,以及医学之类的专业,为奉天的工业化提供人才,至于文史之类的专业则要放一放,张廷兰突然觉得很有必要和老张谈一谈教育的问题。

他正在思索着呢,张学良则是绘声绘色的将痛骂杨述庆的情况说了出来,老张听了之后,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廷兰,杨教授是知名学者,未必有你说的那么不堪吧,对于有学问,有本事的人我们还要尊重,人家是国士。

老张这一批军阀对于读书人都有相当的尊重,执政后也给予他们太多优待,甚至到了纵容的地步,因此听到张廷兰痛骂一个教授,他本能的反对,只是张廷兰地位特殊,如果换成别人老张只怕就要开骂了。

黄河水浊,长江水清,但长江水也可泛滥成灾,淹没数省之地,黄河水也灌溉两岸数省之田地,泽被苍生,不能只因水清而偏用,也不能只因水浊而偏废,一切都在一个度。

张廷兰把嘉靖皇帝的黄河长江之论拿了出来,放在眼下的情形,正好十分合适,学术要自由,教育也要重视人文,但是一方面要看所处的时代,一方面要控制程度。

如今中国被枪炮打开了大门,九州国土任由洋人横行,黎民百姓饥寒交迫,这个时候自然要将所有的力量都用在与强国有关的东西上面,靠吟诗,靠写文章是赶不走侵略者的,只有铁血,只有枪炮才能振兴国家。

而带来先进武器,强大的军力的就是理工科人才,就是工业化的生产能力,这个时候再把宝贵的资金投在文科上面,实际上是对民族的犯罪。

七大爷,这些文人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就比如繁简字之争,繁体字书写认读都困难,一个人要想熟练使用繁体字,至少要五年时间。对于普通人家,他们根本无法让一个孩子五年的时间不做任何事情,光是读书,这就是一道无形的大门,阻断了普通人求知之路,只有那些家庭殷实,有读书传统的人家的后代才能识字学习。

张廷兰说到这里,老张眼中突然闪过一丝精芒,神情有些痛苦,张廷兰正好说中了他的心事,老张年轻时靠着先生的施舍,才念了一段时间的私塾。不只是他,张作相也是如此,只念了两三年私塾,就不得不放弃学业。

七大爷,如果使用简体字,只要三年左右的时间就能认全常用字,学会基本的读写,也能够继续深造。如果大范围的推广简体字,很多普通百姓的子弟就能够入学读书,他们就拥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但是偏偏有一大批文人死命的阻止,他们说什么文化传统,说什么书法美观,说什么造字法,不论有借口多少,我只总结一点,那就是提高门槛,垄断知识

老张何等精明,他只是没有往这方面想而已,张廷兰点破之后,老张豁然开朗,没错,那些读书人的确有着自己的算盘。繁体字难学难写,耗费时间长,普通人家承受不起,自然就只有他们的后代能够去读书学习,他们这个圈子的竞争压力就小了很多。

纵观民国,父子兄弟都为文化名人的现象十分普遍,这就是垄断知识的结果。而后世教育普及之后,这种情况就没有了,即使父辈名望卓著,子女不努力,一样会被淘汰,贫家子弟和富人虽然处在不同的起跑线上,有些吃亏,但是放在民国,他们连入场竞争的资格都没有。

明白了,明白了,这些读书人果然心眼儿太多老张苦笑着说道:廷兰,你脑子就是机敏,看得透彻啊,以后奉天办教育就要推广简体字,美不美观老子不管,老子只管实用。

张廷兰在北大大闹一场,很快就成为了最大的新闻,著名教授被无名小辈挑战,绝对是爆炸性的东西。

当时在场的学生凭借着记忆,将两个人的对话都写了出来,尤其是张廷兰所说的东西,更是尽可能的做到一字不漏,全部登载在了报纸上,杨述庆也呼朋引伴,联络了一大批文人,开始写文章,讨伐军阀崽子污蔑教育,玷辱学者,一时间这股舆论风潮之大,竟然超过了对君宪的讨论。

这让张廷兰都始料未及,大太子袁克定在了解了情况之后,特意找到了张廷兰。

廷兰,还是你有本事,这么多年,那些教授指着鼻子骂我们,我们却不知道怎么还击,你可是给我出了一口气啊。

大公子,我认为对付这些文人,不必打,也不用怕。而是要去争,争夺舆论权力,不能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说得太好了,廷兰,我眼下有点难处,你帮我想个办法吧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