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古言小说 > 烽烟尽处 > 第三章 天与地 (六 上)全文阅读

第三章 天与地 (六 上)

大部分马车上,装的都是肥皂、胶漆、毡子这些价格低廉的杂货。根据地的产品已经打出了一定名头,只要商贩们能平安从草原上运出去,就不用为销路发愁。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因素是,眼下在华的各大日本商号注意力都集中在矿山、铁路这些高利润行业,有点儿看不上日常杂货的单薄利润,不会暗中勾结鬼子和汉奸给大伙使坏,所以商贩们在杂货贸易上,多少还能赚到一点儿糊口之资。

一小部分装了橡胶轮胎的轻便马车上,则用油布或者箱子将货物牢牢的盖了起来。这些马车通常都隶属于“大商号”,关系网四通八达。冒着被土匪打劫的风险来一趟草原,当然不满足于像寻常小商小贩那样倒腾几吨肥皂。他们盯上的是浴盐、蒙古成药和刚开发出来没多久的皮革制品。前一种向来是游击队吸引商贩前来交易的拳头,虽然配方早就与小王爷白音共享了,但是繁琐的生产工艺和草原地区落后生产水平,严重限制了货物的产能。因此始终供不应求。后两种货物,则是方国强到来之后才开始诞生的新鲜玩意。据说在伪满洲国的长春和口里的北平、天津一带,已经打开了销路,走货量正在节节攀高。

无论是木头轱辘大车,还是橡胶轱辘马车,甚至还包括挑着担子赚一把脚力钱的苦哈哈,只要进出根据地,都必须接受岗哨的仔细检验。并且类似的岗哨还不止一处,从月牙湖畔开始,越接近喇嘛沟基地越为严格。以至于很多关卡前等待接受检查的人都要排出一条长队,令商贩们直骂娘。好在这年头,日本人和伪满洲国的各类关卡,通过起来更为麻烦。因此这些商贩们才没有被复杂的过关手续吓倒,发泄完了心头的烦躁后,便又赶起大车继续排队过关。而那些负责关卡检查的游击队战士,也早已习惯了商贩们的做派。无论对方将话说得再难听,都始终陪着笑脸,绝不会因为几句出格的牢骚话,就故意给对方小鞋穿。

张松龄等人当然不在被检查之列,游击队的战士们早就得到通知,自家大队长这两天就会回来,心里头都非常兴奋。远远地看到了自己人的队伍,立刻放开了哨卡旁边的特别通道。然后带领前来帮忙的民兵们在通道两侧持枪立正,以军人之礼欢迎大队长的归来。

这一手,让张松龄既觉得亲切,又觉得有些陌生。亲切的是,自己终于又回到了阔别一年多的游击队,见到了这些曾经生死与共的面孔。陌生的是,眼前的这些弟兄们,在精、气、神上,比分别时都提高了老大一截。特别是他们持枪敬礼时的姿势,绝对是正规军标准,丝毫不像原来那样率性随意。

至于这种变化到底好还是不好?张松龄自己也有点儿困惑。理智上,他知道越是纪律严明,令行禁止的军队,战斗力越强。这一点,他在晋察冀二十四团做见习连副时,已经深有体会。二十四团是冀中军区的王牌,在整个八路军中也算得上精锐。在那里,除了经常出入连部的几个人之外,大多数干部战士跟他都不熟悉。然而,当他和连长做出一项决定之后,却总能不折不扣地得到执行。哪怕是执行过程中遇到某些意外,战士们也会竭尽全力地克服,不说任何怨言。作为基层指挥人员来说,带领这样的部队打仗,当然是格外的顺手。顺手到了只要预先构思好了战斗的方案,几乎就可以放任不管的地步。自然有各级干部和战斗单位,像机器上的齿轮般,按部就班地走完整个战斗过程。

然而在感情上,他却更喜欢以前游击队的战斗方式。没有那么强的职位等级概念,身边每个人都是兄弟。当你将手中钢刀举起来,他们就会跟着你一道去冲锋。即便挡在前方的敌军是自己的数倍,甚至数十倍,即便看不到任何获胜的可能!

他们只是催动坐骑,生死相随。只要你自己不调转马头,他们绝不会抢先离开。他们都将生命交给了你,他们是你,你就是他们,当将钢刀举起来的那一刻,就完全成为一个整体。在这个由数百名热血男儿组成的钢铁丛林当中,没有恐惧,没有背叛,没有犹豫和彷徨,甚至连生命和死亡都彻底失去了概念。你们只是一起战斗,战斗,肩膀挨着肩膀,手臂擦着手臂。将挡在面前的对手一个接一个砍翻,用马蹄将敌人踏成肉酱,踏成齑粉。将恐惧和屈辱,永远刻进敌人的心里。敌人瑟缩,颤抖,拖着武器抱头鼠窜,而你则从背后追上他们,就像老虎追逐羊羔。狂放、骄傲、酣畅,每一次都如饮琼浆!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骑兵,天生就是个充满激情的兵种,从某种程度而言,纪律反而要退居其次。一群按照程序上马,下马,举刀,放枪的骑兵,打不出酣畅淋漓的气势。而一名严苟、死板的将领,也无法带队发起一场有我无敌的冲锋!

“也许我只是不习惯没有亲眼看到变化发生的过程!”当将最后一道关卡甩在身后时,张松龄在心里讪讪地想。好胜与嫉妒,是每个年青男子刻在骨头里的天性,他自己亦不能免俗。更何况方国强目前取得的所有成绩,都是建立于他和红胡子两个打下的基础上。将喇嘛沟山寨,扩展为黑石游击区,进而在条件成熟时变成黑石根据地,乃为红胡子的毕生梦想,也是他张松龄接受游击队后的努力目标。只可惜红胡子没等看到梦想实现就倒下了,而他,在接手游击队才两三个月,就带领队伍杀向了锡林郭勒大草原,由北到南转战千里,随即就被推荐去了抗大,错过了最后的临门一脚!

有遗憾,也一点点嫉妒。方国强的运气太好了,来得正是时候。非但黑石游击队自身已经在前面的战斗当中积累了足够的底蕴和经验,城里的小鬼子,最近一年来也恰恰处于最虚弱时期。

但是此时此刻,在张松龄内心深处除了嫉妒外,更多的还是高兴与自豪。他很高兴能看到那么满载货物的马车和心满意足的笑脸,从靠近麒麟岭的位置慢慢走出来。他很高兴看到一根又一根不算太粗大,但在沿途任何地区都看不到的土坯烟囱,将黑色的浓烟喷向蔚蓝的天空。这些都意味着财源,意味着人气,意味着游击队已经摆脱了对别人的依赖,开始自给自足。同时也意味着根据地百姓的生活方式,已经开始逐渐脱离数千年来看老天爷脸色吃饭的传统。虽然步履蹒跚,但毕竟已经走在了路上。

很多很多年之后,当张松龄回忆起自己第一次看喇嘛沟中到那群喷着滚滚浓烟的土坯烟囱时,心中依旧有一些激动。虽然这个时候,他已经明白了什么叫环境保护,什么叫高能耗产业,什么掠夺性开发。明白自己和方国强等人费尽心血搞出来的土作坊,在后世绝对属于五小产业,属于被政府勒令关停的对象。但是,在生存的问题没解决之前,没有谁能考虑得那么长远。况且在年青时候的他和二十世纪中叶绝大多数读书人眼里,遍地都是大烟囱,才是一个现代化国家的象征。壮美之处,超过自然界里的任何风景。(注1)

-同行的年青学子们,也深深为自己刚刚看见一切而感到震撼。在连续听到了李老九和青莲两人的“控诉”之后,他们心中,对此行的中转站黑石根据地,原本已经不报任何希望。政委方国强的形象,在他们心中,也变成了一个死板、刻薄、不近人情的抽象符号,甚至还要再加上争权夺利,阴险狡诈等负面形容词。然而,游击队控制范围内,远超过沿途其他草原地区的繁荣景象,却令他们对自己先前的想法深感怀疑。特别当在麒麟岭附近,看到那些原始却颇具规模的土作坊后,这种怀疑已经慢慢变成了惭愧。

大伙很可能是先入为主,错怪方政委了。一个死板、刻薄且喜欢弄权的家伙,绝对不可能把根据地治理得如此欣欣向荣。至于李老九和蒙古女孩青莲的控诉,则非常容易解释。李老九乃国民党的营副,他的嘴里,当然不会吐出什么象牙。而蒙古女孩青莲,则属于未成年的孩子,话语中掺杂了过多的个人感情,根本不足以采信!

所以当青莲决定留在麒麟岭下的蒙古牧民家,不再继续跟着大伙一道时,几乎所有人,都觉得她有些过于任性了。劝解的话,当然从几个女学生嘴里脱口而出:“一起上去吧,都到游击队的家门口了,你留在山下总是不太好。”

“是啊,你不用怕。有我们在,谁也不敢拿你怎么样!”

“对啊,方政委如果做错了什么,你刚好当面提出来。他既然是游击队的政委,心胸应该不会太差......”

“不去,不去,就是死,我也不会死在山上!”青莲的心思非常敏感,立刻察觉到众人拿自己当成了信口雌黄的小孩子,红着眼睛,用力跺脚:“张大哥,我在哈斯家等你一天,明天这个时候,不管你下不下山,我都骑着马离开!你别替姓方的说好话,我们王府的人,不想跟他再有任何瓜葛!”

注1:关于这点,可以参考五十年代儿歌,《小燕子》。“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这里的春天更美丽.....”。在张松龄年青时的中国,很多工业品,前面都有个洋字,洋铁、洋蜡、洋钉子......。所以迅速进入工业化,几乎当时大多数知识分子心中的最高梦想。